第449章 審閱和小酌(1 / 1)

第449章 審閱和小酌

這幾天,王琦正在和徐光啟等人一起審查學會的第二季度計劃彙報。

“第一項是關於良種培育計劃,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目前來看結果喜人,大大超過了原本的預期,每畝產糧,要比預計還高兩成。”

“第二項是關於煉鋼廠擴產計劃,目前科學學會名下的通州投資會,已經將通州周邊的三千畝荒地,改造成為建設地塊,用於煉鋼廠的二期建設,用於增加北京鋼廠的產能,若是成功落地,則每年英順天府的鋼產量,能達到十萬噸!”

十三個計劃,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堪堪初步審閱完成。

今天,是最後一個計劃的審閱會。

王琦和徐光啟等人早早的便來到了會場。

“今天的計劃是關於蒸汽機研製,”徐光啟和王琦相鄰而坐,會議開始之前,照例聊上兩句:“前些日子,北京科學會派了一批專家去往南京,協助馮至開展研製計劃,聽說效果不錯,現在北京城這邊也要開始了。”

“北京城和南京城研究的是兩個方向,”王琦一邊翻看著審閱書,一邊回道:“南京城那邊是火力擠壓空氣,造成內外差,而產生動力,而北京城雖然也是通過內外氣壓差,但是其研究通過更為複雜的傳動軸,獲取更強大的動力!”

“兩個都有著極大的前景,”徐光啟笑了笑,對王琦道:“而且,現在民間的研究熱情也很大,學會在半年時間裡,也從民間吸取了跟多的專利和好的經驗”

“嗯,”徐光啟說的事情,王琦自然知道,而且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王琦都覺得民間的創造力,其實是遠遠大於學院的。

畢竟,對於民間那些資本家來說來說,一點點的技術進步,帶來的便是白花花的銀子,這種誘惑,比什麼都重要,都具有誘惑力。

“兩位大人,蒸汽機項目前期彙報,已經準備好了,”侍者上前請示。

“開始吧,”王琦稍稍頷首。

不多時,身著白色緞袍的熊二率領一眾助手昂首挺胸的走進了大殿,先是對著王琦等人一拜:“拜見諸位大人!”

“下官熊二,而諸位大人彙報蒸汽機傳動的前景及實施方案!”

熊二是隨著劉定一起從沛縣來到北京城的。

劉定現在已經是科學學會特級專家,特約議會常務理事,相當於前朝的六部侍郎,更是得到執政官的提攜和看重,可以說是天下聞名,前途一片光明。

而熊二,一直以來便是默默無聞,整日鑽在充滿嗆人氣味的坑道,山坳裡,研究關於整齊設備的運行。

但是,不論彆人如何作想,熊二堅信,蒸汽機關乎未來華夏的前途!今日,便是一看究竟的時候了!

“蒸汽機利用內外氣壓的動力,將傳動軸推動,從而可以四兩撥千斤,產生數以萬斤的推動力!屆時,移山造海,日行千裡,並非神話!”

熊二用了兩個時辰的時間,將自己的計劃完整的向整個審閱委員會呈現出來。

舔了舔有些乾澀的嘴唇,熊二對著委員會眾人道:“下官講完了。”

說實話,移山造海,日行千裡這幾個字,熊二原本是不想寫上去的,畢竟,這兩個詞太過誇張了。

但是前些天好友劉定在和自己喝酒時候,看到了這份計劃說,便提議加上這兩個詞。

至於理由嘛。

劉定說:蒸汽乃是未來世界之動力,天下之發展核心,若不是有移山造海的威能,日行千裡的奇跡,如何擔得起如此看重?有好友如此支持,熊二想了想,便將兩個詞加了上來。

現在,熊二望著主席台方向,隻覺得自己的手心都在冒汗。

“沒關係,喝口水,”王琦將手中的審閱書放下,笑道:“你的計劃不錯,前景也算光明。”

有王琦開口,其餘人自然閉嘴豎耳。

台下的熊二下意識的點頭。

“但是說實話,最為打動我的,便是移山造海,日行千裡這兩個詞,”王琦望著熊二:“你有如此認識,有如此的信心,那我相信,蒸汽機計劃,便能夠完成,也能夠且是落地,為華夏九州再造奇跡!”

王琦舉起手中的項目書,扭頭看向其餘委員會成員:“你們覺得如何?”

“蒸汽機項目,通過!”徐光啟率先回到。

其餘人,儘皆附和。

“通過!”

“通過!”

“屬下亦通過!”

當熊二拿著經由學會學會和議會共同簽閱的文件走出大殿的時候,猶然感覺身在夢中一般。

“恭喜熊總管!能到執政大人看重.”

“蒸汽機計劃必能順利成功,為華夏再添新功。”

“是呀是呀,恭喜大人了。”

熊二精於研究,喜於小酌,但是對於突然這麼多人的示好,有些不適應,是能尷尬的舉手,表示感謝:“多謝諸位,多謝諸位!”

“熊二!”劉定站在不遠處:“怎麼樣,我說伱一定可以吧!”

正在尷尬不知所措的熊二,見到劉定站在那裡,立刻露出笑容:“你小子”

————

議會和學會的發展漸漸步入正軌,王琦的精力也逐漸的由穩定政局,轉移到了更加精細的框架搭建上來。

說實話,現在的議會,還是屬於草台班子一般。

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政體。

畢竟,哪一個政體又比得傳承千餘年的封建帝王體製呢?說到底,還是要慢慢來。

“你何必如此著急?順其自然,不好嗎?你雖不信道,但是你難道不知道世間萬物,自有其規律嗎?揠苗助長,可不算是一個好辦法,”許久不見,李羊山不知道又從什麼地方來,揣了一壺酒,便找王琦坐下閒聊。

“現在的議會,王某更像是一個沒有皇帝名號的皇帝”王琦眉頭緊鎖,端起酒杯滿飲而儘。

“但是,你終究是沒有稱帝,不是嗎?”李羊山笑道:“你做的很好了,但是有些事,仍舊需要時間去潛移默化。你才二十二歲,你還有至少五十年的政治生命,何不坐看風雲?”

微微抿著嘴,王琦手指輕輕瞧著桌麵:“五十年。”

“夠了,”李羊山眯著眼,帶著老道特有的神棍氣息。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