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斕的鳳還在空中飛舞,柔和的音樂驟然一變,變得磅礴大氣,懾人心魂。

影像裡的鳳凰梧桐樹漸漸隱去,取而代之的是萬家燈火,華光滿目!

天幕細景無法看得真切,但並不妨礙他們讚歎:好一派盛世場景!

【華夏從三皇五帝始,世人便總結出了不同形態下的統治之道。

堯舜之道是治國聖人之道,名為帝道。

周朝源源之治,是禮樂文明開端,是為王道。

秦漢以軍國崛起,強勢席卷天下,稱為霸道。

三道之中又分為治世和亂世,直到東漢人們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並把它名為:盛世!

盛世是什麼?

在古人的想象中,君王修德到極致,做下超千年功績,才叫做盛世!

於是'欣逢盛世',成了人們夢寐以求的向往】

天幕頓了頓換了個說法:【用樸素的話講: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長久的盛世到底什麼樣?

帝道王道又是何種風華?

自漢以後無人知曉…直到他出現。

他創造出的治世卻追比盛世,他用具體的治國方略和施政措施,向後代展示了什麼叫作帝道王道!

自他以後,世人不再把五帝三王視為楷模,而是把他——唐太宗,視為典範!】

治世?

秦始皇一愣,治世都指前承開創、國運穩定,讓民休養生息。

而唐太宗治世卻追盛世?

不等他思索明白,天幕又出現熟悉的人物介紹:

【姓名:李世民

民族:華夏族,唐朝人

彆名:天可汗、二鳳、鳳崽;

獲得成就:改革三省六部、精簡官職、創貞觀之世...

愛好:打獵、烈馬、書法、哭】

朕的耀耀聖君呢?

那麼大個耀耀聖君呢?

李世民連欣喜都來不及升起,全副身心都放在彆名上。

二鳳震驚,二鳳不解,他委屈地抬手按住胸口…朕真的很心儀耀耀聖君啊!

群臣趕忙勸解:“或許是後人粗心錯漏。

咱們看看其他彆號,瞧,天可漢也很霸氣啊!”

天可漢哪裡有耀耀聖君好聽?

群臣無奈:陛下實在喜歡,待天下海晏河清時,我等在上奏誇讚陛下是耀耀聖君?

抱住‘耀耀聖君’不放的二鳳表示:你們說的跟後人取的能一樣嘛?

李世民委屈,劉徹卻氣炸了肺:天幕,給朕說清楚,他鳳的彆號怎麼來的?

給朕說清楚…

給朕說…

說…

或許是怨念太過巨大,天幕竟然真的給了回複:

【把唐太宗稱為二鳳,是因為他曾經寫過一首‘威鳳賦’,賦中他自詡為一隻威儀的鳳鳥,歇息在東方…】

眾人看著天幕重新出現鳳凰影像,在天際翱翔,結合威鳳賦中的描述,明白鳳凰下凡到人間匡濟亂世,最後功高名揚,回到樹枝被同伴嫉妒抵觸。

風雨飄颻打濕了鳳凰華麗翅膀,霜花凍傷了它的羽翼。

弓箭憂患齊齊而至,本想了卻此生,幸好人間有德君子,給予信任並支持它,他才提起勇氣登臨九天…

就這?

劉徹原以鳳號是千古功績垂範而得,結果就這?

漢武帝不可置否,漢武帝瞬間破防,漢武帝再次發怒翻桌:難道朕的秋風辭比不讓他的威鳳賦?

當年誰不誇他的秋風辭,意境優美,音韻流暢?

“龍鳳都是祥瑞,秋風加進去有點奇怪?”霍去病瞅準機會,頭鐵地插入話題,期望陛下收走他的宮牌,讓他不用入宮。

自天幕說出什麼電視劇後,他一旬都沒敢踏入皇宮。

他怕啊!

怕某天突然愛上一宮女,然後為了她跟李敢打架?

那還是他嗎?

並且向往建功立業的李敢,會沉迷小愛?

原本他不滿對李敢打傷舅舅,知道他也被後人糟蹋後,心中倒對他升起丁點同情。

要不是今日陛下特意遣人詔他進宮,他恨不得離此地遠遠地。

劉徹猛地轉頭,咬牙切齒:“霍、去、病!”

見陛下將要發怒,衛青連忙提議:“要不陛下再寫賦一首?”

這樣後來就不會采用小說語言?

對!

朕現在就寫上...劉徹氣衝衝地提筆蘸墨,未了問衛青:“仲卿,你說朕自詡何種神獸比較好?”

龍鳳都是祥瑞...他自詡鯤鵬?龍鳳鵬?還是龍鳳鯤?

要不自詡麒麟?龍鳳麒?龍鳳麟?

不對,劉徹瞬間驚醒:朕為何要排最末?

【此賦是唐太宗寫給身邊重臣,舊唐書稱:太宗追思王業艱難,作‘威鳳賦’給長孫無忌。

而貞觀要政言:太宗作‘威鳳賦’以自喻,賜玄齡;

到底賜予誰,目前尚無定論】

當威鳳賦全文展示時,長孫無忌搶先開口:“陛下,這是你寫給臣的吧?”

房玄齡不落人後,直接一錘定音:“原來陛下是寫給微臣,臣在此謝過陛下。”

“房玄齡你...”長孫無忌怒視他,你好不要臉,竟行如此小人之事!

對此房玄齡表示:隻要能定下歸屬,沒臉便沒臉吧。

此賦道出陛下對他的潺潺深情,君臣情誼始終友善,史書怎麼就沒定論呢!

當流傳千古的君臣佳話啊!

麵對兩位愛臣的相逼,李世民表情瞬間空白,他也不知寫給誰的啊!

不過…他眼珠一轉,指著杜如晦禍移東水:“你們看,克明在嘲笑你們。”

杜如晦笑容瞬間凝滯:……

天幕

語氣忍笑:【加之唐太宗行二,於是便稱為二鳳。

至於鳳崽...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喜歡他的粉絲對他的昵稱,另一種是因二鳳實在太愛哭了!】

秦始皇皺眉:愛哭?帝王愛哭泣何來威嚴?

劉徹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