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是何意?
曆代君王一愣,隨即按字麵意思理解:後人想票?
宋
趙匡胤下意識地攤開雙手,指節粗糲卻無任何票麵,他眸掃過殿內大臣:“如何為後人投票?”
自神跡降臨後,大宋頻頻被後人攻擊,與宋相關的消息有隻言片語言,他抓心撓肝地想讓天幕解剖大宋陳弊,又怕後人惡宋不願講解。
他想問後人大宋到底如何,可惜所有求問都石沉大海...若他能為後人投票,定能贏得後人好感,方能求天幕展述大宋國祚政事。
為大宋國祚根基,他願折天子尊嚴讓後人說笑。
隻是他的疑問群臣無人回答,平章事趙普沉默幾息後,才猜測道出:“或許後人需要的是同窗支持,而非我等。”
如今天幕講述已有二次,朝廷上下對神跡降臨多有猜測,天幕賜秦漢唐撥亂反正之機,卻又捂住後世學子眼耳,不讓他們知道老祖宗的存在。
所以學子所求定不在曆朝身上,而是同窗,或者與他們同觀講述的其他同朝人。
否則無法解釋後世學子見到曆朝疑問,非但不起疑,還有問必答。
唐
唐初群臣亦在討論此事,房玄齡斟酌道:“看來是陳雪小友想要勝過大秦、大漢的講述者,才會當眾對同窗要票。”
後世這位陳雪小友講得真不錯呀,性子坦率直白,明君典範、千古名相…這些詞用得真好,他喜歡!
至於她講述時的戲謔語言,嗯…就清風拂耳,即過便散,他一老人家耳背什麼也沒聽見。
可惜朕不能為後人投票,李世民語氣遺憾:“可惜後人厚愛朕,朕卻不能回報一二。”
他能做的隻有把大唐治理得更好,方不負後人殷殷深情。
見陛下遺憾,程咬金一拍腦袋出了個主意:“要不給她立祠?”
雖然後人在陳述中有很多不符合大唐時下想法,但也真真切切指出大唐深處弊端,既然咱們無法給她投票,那朝廷就給她建祠立長生牌,怎麼樣?
能被神跡選中的後人,必定天生還有福運,大唐敬她並不折損朝廷顏麵,還能證明大唐受上蒼司命庇佑。
天命在唐!
額…李世民聽到立長生牌的主意一時啞然,微微思索後欣然同意,並決定讓刑部侍郎閻本立親畫後人相貌,以示大唐謝意。
李氏先祖為老家老子,是道家化身;今有又神跡講述自己平生偉事,不就是表明他李世民是天授神權,當得唐王一職?
待今日神跡傳出,天下儘服李家,自己亦能堵住世家悠悠之口…
想到平日裡崔鄭等世族的做派,李世民眸中閃過一絲厭惡,隋末不遠天下安穩不過幾年,那些世家大族又端起架子想要掣肘他。
嗬~
他可不上太上皇,平生最不受的就是威脅!
不知陛下想法的房玄齡很是讚同程咬金的話,他撚微笑的同時,雙腳悄
悄地踮腳,麵上卻正經道:“可惜神跡不允許我等幫投,否則...”
他們必助陛下成為‘鳳龍豬’之首。
漢
劉徹他待天幕轉為黑暗又逐漸消失不見後,才複整神色,徐徐環視過殿內群臣:“說說吧!這投票何解?”
丞相公孫弘略略思索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若大漢篇在各類講述中勝出,神跡會不會福澤大漢?”
一旁的司馬相如猛地張大雙眼:“丞相你真敢想!”
麵對滿臣疑問,公孫弘理直氣壯道:“天下無奇不有,後人堅信世間無神,那神跡降臨又如何解釋?”
後人要票他們就該想辦法為其拉票,說不定大漢篇登頂後,大漢還能受到福澤。
劉徹摩挲著下巴思慮半晌,最後一錘定音:“那丞相變設法為朕後世子孫投票,朕靜候佳音。”
若大漢受登頂福澤,朕就將後人記入皇室族譜,賜爵封侯!
公孫弘:…不是,我是想讓諸位一同商議此事,而不是他全權負責。
陛下…陛下!
劉徹才不聽地辯解,擺擺手翻到下樁事:“後人曾言占城稻兩熟,眾卿可曾聽說過此稻?”
糧食是安天下的利器,朝廷若有此稻定能鞏固邊疆,行大帝國之事。
已思考許久的張騫遲疑猜測:“天幕曾言大唐氣候溫熱,讓糧食加快成熟,而溫度高者除了西域外,還有越南、滇越及衰牢等地。”
他從西域返漢,卻從未聽過兩熟稻,因此占城稻定生長在南方溫熱等地。
他的話引得汲黯等人的認同,幾番商議後決定派人南下尋找兩熟稻,把它作為朝廷頭等大事辦理。
明
朱標從外衙回宮,穿過皇極門輕提下擺腳步輕快地踏上階梯,剛走上宮廊就聽到身後的侍從悄聲提醒:“殿下,該踮腳了。”
朱標無奈,他爹得知自己早逝後,得到天幕教的養生法子,就逼他每日隨時踮腳,甚至還特意派人隨時提醒他。
見他不應,身後的小侍從趕緊上前半步,恭聲提醒:“殿下,身體為重啊!”
“好”朱標哭笑不得地原地踮了八次腳,才抬步繼續往前走。
才轉過宮牆,就見自己隨親侍從稟報今日宮事。
老四又被罵了?
朱標聽著親爹又罰四弟朱棣時,前邁的腳步微頓,麵上浮起一抹複雜。
自天幕結束後,親爹看四弟哪哪都不順眼,時常挑刺為難。
罷了…天幕未來是未來,隻要自己好好活著,老四隻能老實地為他辦事!
再則…他垂下眼,親爹存有父子情誼。
既然如此…他身為大明太子,總要護底下弟妹一二。
“去乾清宮!”
“是”
秦
早在十天以前,大秦玄生大會已經結束,大會結束後秦始皇特意召見了書吏‘喜’,一番君臣對話後,拜喜為廷尉地獄掾,掌管刑獄,
為他大秦梳理變法之基。
為大秦尋求出路,秦始皇決定要再行商鞅之舉,借變法整頓天下,網儘六國不服遺民。
而力導改革之人.他心中已有人選。
宴會上秦始皇闔目聽著樂府彈奏後世樂曲,搭在膝上的指尖輕輕打著節拍,曲終後才慢慢道:“這複曲終是少了後世韻味。”
他在趙國為質時多聽民樂,登基後特立樂府為他奏六國遺區,可惜...在神跡輕柔、磅礴或是激昂仙音對比下,不堪一擊。
馮去疾飲儘杯中酒,笑道:“後世樂曲經神跡渲染,自命不凡,豈是六國遺曲可比?”
他微眯雙眼,似乎在回味剛才的樂曲:“要臣說,還是咱們秦聲受後人喜愛。”
後人二次講述,僅大秦講述所用尾樂是大秦‘無衣’,而漢唐尾音一聽就是後人作曲,比不得他們大秦錚錚秦聲。
秦始皇笑笑,放到手中酒樽起聲環視群臣,最將視線落到李斯身上,語氣淡然卻不容置喙:“朕欲學孝公行變法之舉,廷尉可願助朕?”
霎時間滿殿俱靜,孝公變法成了嗎?
成了!
那主導變法之人呢?
身死後被運至鹹陽車裂!
終於等到自己命運走向的李斯身軀微顫,半息後斂肅神勾色,起身深深叩拜他的陛下:“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天幕再次降臨時,李世民正在聽他的嫡長女李麗質抱怨:“耶耶,自從練了那踮腳法,女兒的腿肚結實得難看。”
她搖晃著李世民的手:“耶耶,女兒不踮腳了好不好?”
李世民對女兒的撒嬌很受用,但想到自家遺傳病,還是硬起心腸拒絕:“不可以!”
長樂公主還想撒嬌據爭時,天空猛地暗了下來。
天幕降臨!
元
忽必烈正在書房內批閱奏折,突然聽到殿口一陣喧嘩,剛要發怒就聽到侍宦驚呼:“陛下,陛下!神跡又降臨了!”
他一愣,神跡在半年前出現,但留給他的不是福澤而是讖緯言:大明代元!
為了滅其言,他下旨捉拿傳言者,可惜未果。
而今…他微微皺眉,神跡又要乾什麼?
忽必烈壓下心中不安,對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