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乾脆利落地謝幕讓眾人一驚:“啊?這麼快就完了?”

劉莊(漢明帝)一愣,隨即道:“後人不講西方諸事了?”

雖然西方遠在千裡之外,對大漢並無幫助,但誰能拒絕觀世界萬事的機會呢?

正想著就見天幕陷入黑暗,幾息後屏幕微微抖動出現一桀驁少年,滿臉不耐地催促:

【快說說你們感想,說完好放學吃飯!】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你說不說你自己的理想嗎?

這少年性子急得磨磨,彆老想著吃飯。

正點評間就見先前要做主席的少女站起來:【你們組研究得太偏科了,講宋該以社會經濟、文化整體和發展水平高低來作為標準,而不是曆史定論來講定性時代】

田羽抬起下巴輕笑:【一個國家時刻麵對國將不國時,它的社會經濟、文化都是無根浮萍,至於發展?”

國家都沒有何來發展?

宋科技是近古發展巔峰,但經金元摧毀明繼承了多少?發展了多少?

講到宋都是宋詞、當官很爽、商業發達,然後呢?】

這話朱元璋萬個不同意,曆朝曆代都有長短之處,後世繼承也隻會承有用之處,而不是全部保存。

就如漢朝鼓車,有用嗎?

有用,天子出行必備鼓車。

但它與後人出租車有些類似,都能計算路程。

但對民間無用不能得利,自然無人改進它的做法。

要改進它的前提條件是百姓有餘錢乘車,朝廷有能力平整路麵,以及能在鼓車中獲利。

沒有這些條件加持,鼓車永遠困於天子出行。

不過…朱元璋眯起眼琢磨:祖師篇可是說了很多好東西,有些物件還是得研究起來,他無法用給大明後世兒孫後也好。

吳曉思見兩人有針鋒相對之意,連忙拿起話筒插話:【元脫脫修史時,曾言:宋徽宗什麼都好,就是做不好皇帝,如果他不是皇帝,那教科書上也有他一席之地。

畢竟他藝術細胞太厲害,特彆是書法,22歲就造出字體纖細、勁瘦在力的‘筋體’(瘦金體),四十歲時書法大成又寫出‘天骨鶴體’,既有王羲之中和之美,亦有瘦硬之美...但是】

田羽不等她話說完,直接打斷:【他字最初叫筋體,後來被改名叫金,意為剛強之意。

可他治國卻半點沒剛強之意,本職工作做不好,副業再好有個屁用?

難道金兵臨城他寫兩張字帖就能退敵嗎?

藝術隻存在和平時期,我們提及唐太宗會順便誇誇他的飛白體,提到漢章帝劉炟會驚訝:哇撒,他書法好厲害,創出章草字,說到瘦金體創造者隻會:垃圾!】

突然被點名的劉炟眨眨眼:自己禦書傳至後世了?

那他不得多寫幾張傳世?

不對,按後人之意,他這皇帝做得還不錯?在後世留有好名

與劉炟暗喜不同,趙煦指著趙佶鼻子罵:“平日你輕佻浪蕩,愛筆墨丹青,沒想到你做了皇帝還不正經,害宋末路你還有何話可說?”

被打得隻剩半口氣的趙佶掙紮地抱住兄長大腿,大聲哀嚎:“哥你得保重身體啊!千萬千萬彆讓弟弟登基啊!”

他剛剛聽到了,他不做皇帝一樣能流芳百世,做了皇帝不僅要受辱還被遺臭萬年,能得美名為什麼要受萬人唾罵?

想到這他顧不得自個傷勢,扯著嗓子大吼:“太醫呢?太醫在哪?”

等太醫到殿準備給他問診時,趙佶一把推開他:“給本王看什麼?給兄長看!”

說罷他轉頭眼巴巴地望著趙煦:“兄長,你可得好好的啊!”

趙煦忍不住一腳踢開他:“滾吧你!”

田羽的搶白讓吳曉思火大:【你不想說宋讓彆人講啊!你講了又不耐煩,搞什麼?】

吳曉思這話讓宋君臣陷入尷尬:後人對宋也太嫌棄了吧?

他們有那麼差嗎?

【對不起是我的錯,至於換人講?他們都不願意,誰讓我遊戲輸了隻能上台】

劉徹好奇地看著田羽比起中指:“這是何意?”

說著他也豎起中指試了試,卻半點不解其意。

難道是很努力的意思?

【華夏民族文化造極於宋,對於宋是恨鐵不成鋼,本人無低血壓不想讓自個難受,剛才我態度不好抱歉!】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點點頭:不錯,會及時止損,此子不錯。

吳曉思輕哼一聲,把話題遞給其他同學,眾人見一小胖墩站起來道:

【宋欽宗真的不是人,開封被圍召各地勤王,不給賞賜也就算了,連吃的也不給。

天寒地凍地,就讓勤王部隊以正氣抵冷氣,結果很多勤王部隊直接變身土匪,這兩父子造的孽夠大。

趙構呢?

隻想維持好自己的一畝二分地,至於抗金、父母兄弟皆不在心上。

他心中既無黎民百姓,也國家大義,隻是一個求安穩的自私聰明人】

無形的耳光再次扇在宋君臣臉上,特彆是趙佶和趙構,恨不能找條縫鑽進去:說他們做什麼?

說秦檜彆提朕!

【宋朝畸形的製度不信任武將,結果軍事指揮混亂,對文臣又過於放縱,造成士大夫沒血氣!

從北宋起,宋朝君臣看不到宋危險之處嗎?

看得到啊!

各種弊政論文一堆接一堆,甚至還能總結:

天下生民之衣食,皆在八項盤剝:曰公田、曰民田、曰城邑、曰雜變、曰丁口。曰鹽、曰茗、曰酒。

甚至還進一步總結的:宋四大弊政‘曰民窮、曰兵弱、曰財匱、曰士大夫無恥’。

但有什麼用?嘴上說著又不累,真乾實事?

&n-->>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