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將,生能得帝王器重,大權在握,在戰場上肆意揮灑才能,死能陪葬帝陵之側,占據功臣墓第一第二的絕佳位置,還能由皇帝親自監督陵墓裝修事宜,這似乎已經是古代將領能夠達到的最完美的結局。
但問題是,前後朝的皇帝都不做人呐,縱觀曆朝曆代,莫說是能得善終的將軍了,隻要是君臣組,能HE的已然是鳳毛麟角。
再加上劉家最為著名的刻薄寡恩,再看看隔壁豬豬在文臣part大殺四方的樣子,漢武帝怎麼能跟重兵在握的將軍君臣相得呢?還是兩個?這不可能。
這其中一定有陰謀!
畢竟搞君臣的,大家的口味都比較一致,都是酸爽派的,怎麼就你們漢武朝與眾不同?那不存在的。】
什麼陰謀?
劉徹一頭霧水。
誰刻薄寡恩了,你全家才刻薄寡恩呢!
他不承認,分明他是一個多麼關愛臣子的皇帝啊,反對打仗的,他都親切友好地送人去邊疆好好體會了一把當地的風土人情。
想要早日與祖宗相見的,他擔心臣子一個人上路多麼孤單寂寞,還經常讓家人一起陪同呢。
他雖然處置起人來毫不手軟,可他從來都不會無理由地憑喜好殺人的。
再說了,就算他是憑喜好執掌生殺大權的真暴君。
那他跟仲卿和去病之間也不會有什麼陰謀啊。
太離譜了。
【你看漠北之戰之後,直到衛青病逝這十多年,衛青再也沒上過戰場,寶刀塵封於劍鞘之中,這是為什麼?這一定是因為漢武帝忌憚衛青功高震主,所以才強行將人軟禁在長安之中的,就跟他曾祖父是一模一樣的。
至於為什麼衛青至死是這個Bug一般的大司馬大將軍,自衛青死後大司馬大將軍一職一直空缺到武帝托孤?
嗯,那是因為要安撫衛氏集團,不能做得太明顯了,否則衛氏集團顛覆了他的政權怎麼辦?】
原本聽了劉季曾孫和他兩個大將軍的故事很是有些酸的韓信剛聽完前半句,竟然還真的險些信了。
畢竟劉季就是這麼做的嘛。
他們劉家的皇帝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聽完後半句的韓信表示,人麻了。
果然隻有劉季不是好東西。
漢武朝鴉雀無聲。
困惑是今天的漢武朝。
啊這,後世之人是對他們陛下有什麼誤解嗎?
他們陛下還有走暗戳戳忌憚,明麵提拔暗裡架空的路子的時候嗎?
可是,可是天幕之前不還說他們陛下特意創建了大將軍驂乘的製度嗎?這叫什麼軟禁?
衛青更加困惑不解。
雖然他願意為了陛下拋頭顱撒熱血,至死征戰沙場。可是上戰場真的是什麼美妙的差事嗎?
能在京中坐鎮指揮他不香嗎?
【還有人說,彆看衛青官職高,其實早就被架空啦,
所謂大司馬大將軍隻是名頭好聽而已。
衛青後半生一直鬱鬱不得誌(),飽受猜忌呢。
至於為什麼漢武朝的武功這麼巧就從元封五年開始斷崖下跌⒈()_[()]⒈『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這麼巧漢武帝就在元封五年下了那道著名的求賢詔,表示文武之臣欲儘?
巧合還要解釋嗎,就是巧合。】
啊這,一時之間竟然槽多無口。
漢朝之後的其他皇帝紛紛懷疑人生一般地看向自己的大司馬大將軍。
這種不顧後代子孫死活的該死的官職,竟然到了後人口中,變成了名頭好聽?
認識霍光嗎?知道霍光是在什麼官職上廢立皇帝的嗎?
巧了,就是大司馬大將軍呢。
衛青卻眼前一亮。
什麼,還有此等好事?
這不相當於隻拿錢不乾活嗎?
他願意!
至於什麼功高震主,啊,還有這種可能啊?可是他的一切全都仰賴陛下深恩,他便是再功高,也是因為陛下高瞻遠矚選中了他。
這一點,他和去病心裡還是很有數的。
衛青眼睛一彎,劉徹就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頓時無言以對。
他為什麼要拿大司馬大將軍取代太尉之職,就是因為要大司馬大將軍做內朝的實際掌管者,架空丞相的權力,他辛辛苦苦搞好了製度,結果就是為了給人白送俸祿。
你看他臉上是不是寫滿了“冤種”二字啊?
【嗯嗯嗯,你們說的都對,一生在製度建設上殺瘋了的漢武帝在製度上最大的敗筆就是這個逆天官職的設立,某種程度上來說,給了生命垂危的漢朝最後一腳。
易中天曾經評價過,漢武帝之所以沒能敏銳地發現問題,很大概率就是因為第一任大司馬大將軍的擔任者是衛青。
看看可憐的沫沫的待遇,就該知道,其實大司馬大將軍是個怎樣的官職了,頗有一些不顧他人死活的美。
漢武朝的製度後世學了這麼多,可再也沒有一個朝代敢設立這麼一個官職,一定是他們沒想到還能這麼忌憚武將吧。】
劉徹:……
不是,後世子孫自己不爭氣搞不定自己的大司馬大將軍,為什麼要怪這個官職本身呢?
你們不會用關他劉徹何事?
【衛青死後,衛家再也不複昔日的繁榮,看吧看吧,漢武帝一定是裝的,你怎麼不愛屋及烏呢?甚至還在衛青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