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玩遊戲的緣故,曾經有段時間,楊浩很迷個人崇拜。甚至包括他在寫的時候,往往就很喜歡寫挖一個人才,就能如何如何。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提升,思想也越來越成熟,尤其是經曆和見識得多了,他發現這根本就行不通。就好像塞維利亞的蒙奇。如果是他年輕時候寫足球,那鐵定是要搶在塞維利亞之前,把蒙奇這位大拿給搞定。但現在,他根本就沒這個心思。不是蒙奇不行,而是楊浩很清楚,挖一個蒙奇沒用。在楊浩的前世,蒙奇後來也去了其他俱樂部工作,結果並不如意,最後還是返回了塞維利亞,這說明塞維利亞這套體係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蒙奇。說穿了,蒙奇不過就是在那個時間點,坐在了塞維利亞的那個位置上。楊浩曾經為了寫一本書,看了不少管理方麵的書和文章,他發現現代管理學裡麵總是在強調體係作戰。什麼意思呢?如果依賴於個人,那不好意思,當這個人被競爭對手挖走了,你整個公司都垮了。這是一種非常落後的管理模式。現代化管理講究的就是分工合作,體係作戰,每一個人都像是一顆螺絲釘,就算某一個崗位上的人被挖角了,也不會影響到整個體係的運作,更無法被複製。而崗位上的每一個人都隻能管中窺豹地看到整套體係的一部分,怎麼複製全貌?塞維利亞的這套係統就是如此。……既然決定要入股馬競,那很多事情就得變一變了。以前,楊浩是以打工人的心態來看待馬競的事情,跟小希爾關係不錯,能幫就幫點,反正也不費什麼事。可現在不同了,這可是咱家的產業,那肯定得多上點心。那些未來的球星什麼的,肯定是能挖儘量挖。職業足球說穿了,就是人才比拚,未來的每一位巨星妥妥都是頂尖的人才,不挖他們挖誰?還有巴薩,這簇羊毛肯定是玩命地薅。未來幾年,正是巴薩動**時期,不薅巴薩的羊毛,薅誰的?至於將來是否還有夢三隊,關我屁事?沒有最好!到時候西超就是馬德裡雙雄的天下了。想到這裡,楊浩也有了決斷。次日早晨,他出門時看到了塞薩爾·門迪奧多,立馬把他喊進了辦公室。昨晚球隊奪冠後,環城大遊行,整個馬德裡都震動了。而今天早晨,西班牙乃至歐洲,各大媒體都在報道著馬競的奪冠。這不僅僅是馬德裡德比,馬競擊敗的可是新料歐冠冠軍。楊浩的名字也再度出現在了各大報紙的重要版麵上,所有人都對這位年僅25歲的神秘少帥充滿了興趣,尤其是對他那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