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2章 驚喜?(1 / 1)

焚金山莊相較於千機閣,承擔的大多是更為成熟的武器冶煉,從礦石開采到最終藏鋒鞘內,自成體係。孟良俊剛剛升火點燃高爐,回望作坊大門,瞧見一道身披龍鱗甲清瘦身影走過來了,手裡還拎著一捆細棉布。“敢問神尊何事?”“找你鐫刻一幅符紋。”辰天把手裡的東西遞給他,“你應該見過三首蛟吧?”“見過,臨江城趙家的族徽便是此物。”孟良俊心中已有預感,解開細棉布一看,還真是三尖兩刃刀,“這是趙屏山的武器?”“沒錯,現在鐫刻一幅三首蛟需要等多久?”聽到這裡,孟良俊愣了愣,倒不是因為鐫刻符紋有難度,而是說,趙屏山正是玄甲砧字營的主將,上次在牧野之戰與其殺得難舍難分。神尊更是以一人之力,縱劍斬殺其武魂,算是結下大仇了。現在神尊又用趙屏山的武器鐫刻武魂三首蛟,意欲何為?難道想在陣前交戰之時,羞辱他嗎?孟良俊還沒來得及問,結果辰天一番話讓他大為震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麼?”“神尊準備將三尖兩刃刀修繕如新,贈回趙屏山?”“行了,你快說要多久吧。”辰天笑了笑,並不解釋,撚指具現一簇三昧真火投入熔爐,催促道,“再晚我就跟不上先行軍了。”“快得很!敢請神尊稍候!”孟良俊很識趣的沒有深究。焚金山莊得益於辰天的海量投資,以及永泰軍與南廂軍旺盛的武備采購,發展得極為迅速。以前對焚金山莊而言,鐫刻一幅武魂符紋算是內門弟子的絕學,但現在已經變成每個人的必修課了,甚至還將符紋技術普及到民間,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寒冰符紋,嘯風符紋,清輝符紋,依次改變生鮮運輸行,水運船舶行,土木建設行。當然這些符紋的興起不僅是工丞展開技術交流的結果,還有丈菊產量大為提高的功勞,畢竟符紋歸根結底也是一種小型陣法,仍要靈力驅動。丈菊所生產的玉籽,雖然比不過品質最低的瑉玉靈石,但低廉的成本剛好滿足日常需要,迅速催生一大批民間符紋師。如果不是空間紋符太過玄妙,難以參透,永泰城平民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必將更上一層樓,冠絕滄汐天下之最。孟良俊的手藝很精湛,一邊向辰天彙報焚金山莊的近況,一邊操刀成風,短短半柱香的時間已經將三首蛟刻得栩栩如生了。“望蒼兵人的工程不是很龐大嗎?”辰天接過三尖兩刃刀,疑惑道,“為何焚金山莊與千機閣搬往斜月穀,仍能在此鑄造?”“哈哈,神尊有所不知。”孟良俊拂袖擦了擦汗,撫掌而笑。“牧野之戰共計有二十餘萬殷氏聯軍被殺,留下的武器堆積如山,不僅省去為望蒼兵人冶煉原料的時間,蘊藏其中的殺氣更是讓其威力倍增!”“此事辦得不錯,當記你大功。”辰天拍拍他的肩膀。“多謝神尊!”辭彆孟良俊走出熱火朝天的焚金山莊,辰天翻身上馬,趕在晨鐘敲響之前,追上已經行軍到牧野腹地的永字營。早霧藹藹。草蛛遊絲伴隨河風飄**不定。十餘口鉚釘鐵皮箱壓得地麵映出深深的車轍,一路延伸向玄甲砧字營,這正是昨天應允偏將趙宏英的兩千白銀。當然,辰天借七萬流民之名,又附贈八千兩白銀湊足整數,準備交由趙宏英。其實一萬兩白銀不算多,但也絕不算少,送給身為偏將的趙宏英,怎麼也足夠表明心意了。“好可惜啊,白花花的銀子送給敵人了。”樊長翔拍馬與辰天並肩而行,滿臉不情願,“神尊,砧字營真值得咱們下血本?”辰天素來出手大方,但樊長翔清楚,他隻是對自己人單方麵如此而已,可是對於敵人,樊長翔還是頭一遭見他這樣。“敢問神尊,其中是否有所謀劃,不妨告訴末將。”樊長翔擂響胸膛,保證道,“末將肯定不會泄密!”“真想聽?”“對啊!”“事後再說吧。”“呃——”樊長翔愕然,撓著後腦勺半天也說不出話,顯然有些懵愣。藍蘭瞧他的憨樣,噗嗤笑出聲,瞬間引起周遭眾人一陣哄笑,晨霧也為之驟散。“你倆不會騎馬?”辰天見藍蘭與赤株深一腳淺一腳走在身邊,順手將她們撈上馬背,他則牽挽韁繩走在路邊。樊長翔也翻身下馬,邊走邊說:“前兩天招收流民之時,神尊所說的驚喜,末將已經找到了。”“哦?細說吧。”“神尊其實不知道驚喜是何物?”樊長翔驚訝。辰天莞爾:“其實我隻知道七萬流民肯定有問題,至於細節,我哪能猜得到?”“原來如此。”樊長翔點點頭,補充道,“七萬流民之中混有不少眼線探子,他們剛到塢堡,當然便翻進軍營摸底,結果被暗哨全部抓住了。”“經過審問,知事堂以其家財為要挾,若是探得有用情報,知事堂便悉數返還,並記為軍功。”“難怪這眼線探子漏洞百出。”辰天嗤笑,“知事堂倒是精於無本的買賣。”樊長翔附和,歎息道:“滄汐殷氏表麵上是名門正派,暗地裡的齷齪手段真是不少,太下作了,欺負平民老百姓算什麼英雄?”辰天不動聲色,再次問:“除開眼線探子,還有什麼驚喜?”“七萬流民全是牧野灘塗附近的農戶,熟知地形,說是西北方向有一處沼澤,鄉勇驅趕之前,不少人都將家財沉入其中,數量很可觀。”所謂的眼線探子,其實正是一群走投無路的可憐人,他們又沒經過殘酷訓練,怎麼可能做得好刺探工作?知事堂此舉,無非是想吊住流民急切回家的心思,以期搞亂塢堡內部。辰天感覺亂倒是不亂。反而被知事堂的所做所為搞得有點惡心了。但凡知事堂對附近的平民百姓好一點,少起殺戮,牧野塢堡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廣大農戶察知,豈不比硬生生逼為眼線探子更為有效?然而出身北域殷氏的知事堂,注定無法重視底層,這套無孔不入的情報網絡,也注定無法實施了。倒是辰天撿得現成便宜,根據七萬流民口述,繪製一張極為詳儘的牧野地形圖。西北沼澤?深陷牛馬?辰天注意到關鍵信息,下意識的銘記在心,留作後謀,以備不時之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