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五年兩百萬(1 / 1)

華夏對外貿易的曆史悠久,比如說著名的絲綢之路,那是最早的商路。

而到了前唐中後期時,國事衰微,陸地上的商路被堵住了,於是海商就開始粉墨登場。

趙光義滅掉了南漢後,第一件事就是開廣州為對外貿易的港口,設置市舶司。

這是大宋對外貿易的開端,及至如今,海洋貿易賺取到的錢已經成了大宋不可或缺的財政收入。

可大宋現在主要是召集外藩商人來貿易,自家出海貿易所占比例不大。

大宋的海船實際上並不差,可商路卻被外藩商人掌握,利潤會被盤剝……

沈安早就對此有看法,隻是趙禎為帝,許多想法他都不能實施。

“市舶司那邊還能再弄弄。”

沈安自信的道:“海外有不少國家,許多國家不許大宋海商前去,隻是自家運送貨物前來。這不公平。”

“你想如何?”

包拯依舊冷靜。

沈安說道:“比如說博買,這好倒是好,可卻沒什麼激勵。”

大宋的對外貿易方式很簡單:你送貨來,先抽解,隨後大宋官方估價出錢買下,這事兒就算是完了,至於被官方買下的貨物,會被統一發賣給大宋商人。

實則大明以後的對外商貿製度就是在這個的基礎上施行的。

這種模式利潤非常高,但卻是建立在盤剝本國商人的基礎上實現的。

而沈安的想法卻是釜底抽薪:“憑什麼他們販賣貨物過來,又帶著大宋的貨物回去販賣?這肉都被他們吃了,大宋卻隻是喝湯,這不公平!”

他的聲音很是激昂,包拯突然打個寒顫,問道:“你是想把那些外藩商人給趕走?”

沈安詫異的看著他,說道:“這不對嗎?”

包拯平靜了下來,說道:“你這太狠了。當初太宗皇帝差遣內侍出海,去海外諸國請那些商人來貿易,此刻趕走,名聲還要不要了?”

“名聲?”

沈安驚訝的道:“包公,那些商人壟斷了貿易,賺了多少黑心錢?名聲?和名聲比起來,某更想多掙些錢。不說旁的,一年兩百萬貫!”

他伸出兩根手指頭,包拯一巴掌打掉了一根,說道:“一百萬……”

目前三家市舶司一年能進賬六七十萬貫,目標定為一百萬貫,這算是比較穩健。

“很難。”

包拯卻認為這很難:“三家市舶司都做了多年,有什麼能掙錢的他們早就去弄了,這三十萬的差額,你怎麼弄?”

“好弄啊!”

沈安輕鬆的道:“包公,隻要那些商人站在某的麵前,三十萬貫,某就能弄回來。”

包拯冷笑道:“說的輕巧,你以為自己能點石成金嗎?”

“能啊!”

沈安很篤定的道:“比如說看似簡單的沙粒就能煉成琉璃,還能加工成鏡子。那鏡子纖毫畢現……包公,真的能點石成金。”

“鏡子?”

老包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不過卻(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