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書院開門是件大事,按理官家該來的。
大清早,改造一新的書院外麵,趙允良被簇擁在中間,神色淡然。
他穿著一身道袍,身邊是孫兒趙仲礦,看著就像是個慈祥的祖父。
“昨日沈安去求見官家,想請官家來書院指導一番,可官家事情太多……最近西夏和遼人打的太厲害了,官家不敢分心。”
趙曙假如來了,這便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大家都會覺得前途無量。
可他竟然不來。
“遼人此次吃了大虧。”
趙宗諤來了,周圍的人頓時都避開了五步開外的距離,沒人敢靠近他。
他得意洋洋的道:“大宋在雁門關屯兵,耶律洪基擔心大宋開關出擊,所以在朔州留下了大軍,結果……結果……嘿嘿嘿……”
這人在笑,可周圍的人都麵無表情的沒有追問。
捧哏的不給力啊!
趙宗諤悄無聲息的放了個屁,兩個不怕死的宗室眼睛瞪大,乾嘔了一下之後就敗下陣來。
“遼人的大軍本是準備去西夏的,可耶律洪基嘚瑟來威脅大宋,被大宋打掉了門牙,這下可好了,大宋不怕他,他卻在西夏坐蠟了。”
“西夏穩住戰局了?”
趙允良顧不得屁臭,就走近一步問道。
趙宗諤看來是得了消息,很是篤定,“穩住了,遼人的補給太長了些,不斷被西夏人襲擾,前方西夏人又來了個什麼堅壁清野……遼人如今糧草不夠吃,據聞已經開始和戰馬搶食了。”
“嘖!”
“原先他們護衛糧道的大軍被牽製在了朔州,耶律洪基可曾後悔了?”
“他肯定後悔了,隻是要麵子不肯說。”
“雁門關一敗,遼人的勢頭就大不如前嘍!”
“包拯穩重,沈安鋒銳,他們倆在雁門關聯手讓耶律洪基吃了一次大虧。”
“那沈安年紀輕輕的就是名將,想某當年也曾飽讀詩書,兵書也看過幾本,怎麼就沒機會去廝殺呢?否則宗室出個名將如何?”
一個男子得意洋洋的說著。
趙允良看了他一眼,說道:“不錯。”
男子大喜,“回頭某就把兵書翻出來,好歹尋機報國才是。”
這些人哪裡知道什麼報國,唯一的想法就是弄好處。
趙允良對此心知肚明,他淡淡的道:“你想掌兵?”
男子一怔,趙允良撫須道:“宗室掌兵,皇子都不能,你憑什麼?”
男子乾笑道:“某玩笑的,玩笑的。”
有人冷冷的道:“這也是能玩笑的?”
這是要上綱上線,男子懊惱,正想彌補,有人說道:“扯這些作甚!那沈安身為山長,竟然連官家都請不來,這個書院還有什麼搞頭?”
“是啊!沒有官家來,冷冷清清的,那些人又要嘲笑咱們了。”
一個新興事物剛開始時,來的人越大牌,以後的前途就越大。
今日在場的都是宗室,他們陪著兒孫來書院,就是想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