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能出多少錢?”
趙曙問道。
韓絳毫不猶豫的道:“陛下放心,能買多少鴨子,三司全數付賬,絕不含糊!”
“好!”
趙曙就欣賞韓絳這種態度,“該節省時,能直麵朕的嗬斥而不動搖。該花錢時,哪怕咬牙也要四處籌措,韓卿……”
眾人下意識的看向了最前麵的那個位置。
韓琦不在。
“你很好。”趙曙很欣慰的道:“如此就去買,韓琦在奏疏裡建言鼓勵各處養鴨,朕準備行文各地,讓當地官府鼓勵百姓養鴨……大郎。”
趙頊出來,一臉的純良。
這是一夥兒的!
趙曙看到這個純良就想到了沈安的純良。
“大宋近些年來的蝗災大多發生在何處?”
這個問題在場的大多都不知道,所以就好奇的看著趙頊,想看看這位不顯山露水的皇子知道多少。
趙頊從容的道:“陛下,大宋立國百年以來蝗災不斷,其中開封府,河南府……”
一連串的府名被報了出來,最後趙頊說道:“其中以京東、京西、河北、河南、河東等地最為頻繁,災害也最重,臣以為,可在這幾處地方多養鴨子。”
趙曙滿意的頷首,等見到群臣有些驚訝於自己兒子對於蝗災的了解時,就更多了幾分歡喜和得意。
“可有建言?”趙曙隻是順口一說,可趙頊卻真有,“陛下,敢問朝中可知道如何養鴨嗎?”
呃!
這個問題問的很突兀,趙曙笑道:“多半不知吧。”
這裡的都是重臣,大夥兒都是從小苦讀,養鴨子……這事兒不沾邊啊!
趙曙問道:“難道還有什麼講究?”
“是。”在沈安收購鴨子之後,趙頊就和他聊了許久,隨後去了養鴨戶實地考察,心得頗多,“陛下,百姓家中養幾隻鴨子也就罷了,若是數目多一些,圈養養不起,沒那麼多食物……”
趙曙捂額,“是了,若是地方官府強令百姓養鴨,百姓本就是勉強溫飽,哪還有多少東西去喂鴨子?錯了錯了,朕險些犯下大錯。”
說著他看了呂誨等人一眼。
新政在地方實施不斷有各種消息反饋,正麵的不少,負麵的也不少。
而負麵的起因最多的就是官吏。
若是沒有趙頊的提醒,他真的行文下去,那真的會成為害民之法。
他不禁暗自心驚,提醒自己以後做決策要再三思慮。
“今日多虧了大郎。”
曾公亮讚道:“大王聰慧,臣為陛下賀。”
“臣為陛下賀!”
新黨的官員們都覺得有些後怕,而舊黨的官員們卻不知道該是什麼心情。
“那鴨子……罷了!”
趙曙歎道:“此等事要以利誘之,不能強令。”
趙頊說道:“陛下,其實也用不著地方……臣最近去看了那些養鴨戶,又去琢磨了一番,有些心得。”
“哦,那你可說來。”趙曙的心情輕鬆了些。
“圈養不行(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