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9章 鞭撻(1 / 1)

章惇覺得自己還是適合做官,做官有下屬管,能實現抱負。

可在聽過沈安的一番話之後,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

“彆懷疑,你等就是新政的號手……”

有人舉手,“國公,什麼是號?”

沈安忍住扔這貨一臉茶水的衝動,“牛角號,不懂?”

那人覺得不對勁,趕緊說道:“懂了。”

沈安繼續說道:“新政浩大,需要無數人為之奮鬥,官家和宰輔們在製定新法,在殫精竭慮的改進新法。而下麵的官吏們在執行新法,可你們呢?”

他一臉認真的道:“百姓大多蒙昧,怎麼辦?他們不懂新法的好壞,不懂新法說了什麼,準備怎麼做?怎麼辦?”

久違的激情來了,沈安漲紅著臉說道:“這就是你等的職責,用筆,用最簡單的文章去告訴他們,什麼是新法,新法要做什麼。讓他們知道,新法是在為了他們牟利。”

眾人不禁興奮了起來。

這裡地處鬨市,談不上清淨地,但此刻所有人都專注的聽著沈安的話,再無雜音。

“隻要百姓知道了新法的詳細,知道了新法的目的,那些官吏們,那些豪紳們再想哄騙他們,能嗎?”

“不能!”一個編輯舉手高呼,看那神色,分明就是激動了。

新政到了地方之後,出現了不少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官吏上下其手。

比如說新政規定放貸給百姓是兩分利,可地方官吏就敢放五分利,這等膽大包天的行徑還不止一起,可見這些人的瘋狂。

若是有一個渠道讓百姓們都知道新法的詳細,知道自己去官方借貸隻需兩分利,那誰還能上下其手?

你要說那些官吏敢欺壓百姓,讓他們不敢吭聲。可巡查禦史呢?

按照規定,巡查禦史必須要到民間去訪查,去詢問弊端。

就算是這一批禦史被收買了,可按照輪換製度,他們會被換到其它地方去,新禦史一來,馬上就得去地方巡查……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手段堪稱是縝密。

關鍵是這些禦史要想升官,唯一的辦法就是功績。而他們的功績是什麼?就是抓到官吏的錯處。

“你等在此不隻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大宋在呐喊,在為新政助威!”

編輯們激動了,隨後都去各處采風。

三天後,最新一期樣報給送到了沈安的案頭。

“這個字……韓相寫的字不行啊!”

沈安覺得北邙報三個字該讓名家來寫,可蘇軾不打眼,文彥博的字不錯,但估摸著會把北邙報寫的鬼氣森森的。

“罷了,就這樣吧。”

隨後書店就開足馬力印刷報紙。

……

“北邙報出來了?”有王安石在上麵蹲著,呂誨在禦史台的日子並不好過,聽到了這個消息就冷笑道:“小報能弄些什麼?去買一份來看看。”

晚些一份北邙報就擺在了他的案頭。

“這個字不怎麼(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