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改變(1 / 1)

劍徒之路 惰墮 1062 字 1個月前

李績想到的改變是:坐標。

神魂,在修真世界的應用,最主要的大概分為兩個方麵,

一,感知,探測,這種程度的應用對神魂的消耗微乎其微,這也是大部分修士幾乎在任何時刻都能保持一份最起碼的警戒的原因,在這種狀態下,回複能跟上消耗,李績稱之為神魂感應。

二,真正的使用,就象簡單的神魂操縱隔空攝物,法修施放法術,劍修出飛劍,煉丹的控製火候,製符的貫注神識,這些消耗明顯和神魂感應不在一個數量級,根本無法依靠隨時的回複來達到神魂平衡,隻能在事後休息運轉功法回複,李績把這個才真正叫作神魂消耗。

劍修的神魂消耗從飛劍一出泥丸宮便開始了,一直到擊中對手或者中途被破,隨著飛劍的威力越大,速度越快,距離越遠,這種神魂消耗也越來越大。

李績的想法,便是用神魂感應的強度,以自身為原點,建立一個立體的三維坐標係,讓飛劍在衝出泥丸宮的初,中期,都按照坐標所示飛向對方的大概方向,隻有到了末端,才由他以神魂消耗的程度來接管飛劍,以利於最後的微調。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這樣的坐標體係中放飛劍,神魂消耗可以至少降低六,七成,甚至更多。

這也許是個偉大的體係,也許毫無實用價值,在沒有親身實踐前,誰又知道呢?

要做到這一切,前提便是把自己平時放出的神識,改變成一個以自身為原點的三維坐標係,並堅持每日每時每刻每息都用坐標係來觀察這個世界,初期的坐標係刻度可以搞的粗糙些,未來再慢慢細化,這是個艱難而耗時長久的計劃,但李績想試試,誰讓他現在擁有九宮界這樣的時間加倍器呢?

李績第二個要解決的,是隕石群出現雷霆的應對,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先進去試試再說。

一刻鐘後,一臉焦黑,頭發直豎,道袍幾處還冒著黑煙的李績狼狽逃回原石,幸虧千丈處的雷霆威力不大,否則他李績已經變成屍體,和隕石群共舞了。

雷霆威力雖不大,但勝在速度無倫,而且極難在物理層麵上摧毀,他的飛劍速度雖快,但還未到音速,雷霆則是光速,這怎麼比?用王八去追兔子來形容,都是小瞧了兩方麵巨大的差距。

休息片刻,感覺再進去也沒什麼兩樣,在事隔近一年後,李績再次請求幫助,”阿九,阿九在麼?“

”在。“阿九還是那麼惜言,好在它沒嘲笑李績,也許是不能理解這樣的狼狽?

”阿九,一彆一年,你過的可好?“李績也許是被雷擊的不輕,腦子有些糊塗,竟如和常人般的先拉拉關係。

”說重點,彆廢話,阿九一萬年都是這樣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阿九很不客氣。

”好吧,我想問的是,當初你隨你主人一起看衛忌師祖練劍,可曾出了千丈範圍?“

”主人看他練劍,看了很多次,大部分都在千丈之外,最遠一次好像到了三千丈,好像是的。“

李績心中一喜,”那你可看到他如何應對雷霆?我知道你不懂功法,我的意思是,衛忌師祖對付雷霆,是用飛劍擊散?還是另有它法?比如,吸收什麼的。“

阿九沉默了半晌,似乎在回憶,李績沒有催它,然後阿九說”我沒看到衛忌擊散已成形的雷霆,他身上似乎有一層亮晶晶的東西,雷光落下時,似乎對他無效?“

這是一句很有價值的話,反複確定後,阿九堅持他的記憶。

這句話中透露出兩點很重要的信息:沒有擊散已成形的雷霆?意思可能是已成形的雷霆不可擊散?或者,可以擊散成形之前的雷霆?這一點李績其實疏忽了,也許是他有些緊張,沒有注意到隕石群深處雷霆形成的過程。

第二個重要信息是:一層亮晶晶的東西,阿九說不清楚那是什麼,甚至什麼顏色也記不得了,但在李績施展出衣劍訣時,阿九明確表示不是這層東西……亮晶晶?這到底是什麼?術法?法衣?還是彆的什麼?

李績決定先去確認第一點,雷霆的形成過程。

他遊移在千丈深處的隕石群中,大部分注意力卻放在千丈之外,好在這個位置隕石群的攻擊他已能做到應對自如,故此能解放出大部分神識用於探查,千丈外空間每一絲細小的能量波動變化。

很快的,他捕捉到了第一處能量波動,黑暗空間中的一處虛無,由誕生到成長成一道不大的雷霆,不過三,四息的功夫;有了第一次的感悟,再發現雷霆的形成變的簡單了許多,在觀察多次後,在一處虛無能量開始波動之初,李績一道飛劍過去,成功的消毀了這道雷霆的形成。

……李績再一次灰頭土臉的回到原石,成功打斷雷霆的形成並不能幫助他繼續深入下去,因為在對付數不儘的隕石群後,他實在騰不出手來打斷更多的雷霆形成,除非他能一息出二十劍,三十劍,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隨著繼續深入下去,隕石群的數量和威力依然在持續增加中;更彆提更多威力更大的雷霆;所以,問題又回來了,那層亮晶晶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不搞清楚這個,千丈深處便是他的極限,九宮界也無法再為他提供更有效的修煉環境。

時間便這麼在修練中過去,現在距上次九宮界開啟已過去一年,時間倍數現在才真正達到了十倍,李績有充足的時間去修練術法,去構建維持坐標係,去猜測那層亮晶晶的來路。

幸運的是,這麼些年下來,對樊樓書簡異常熟悉的李績有了模糊的,初步的判斷。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在這個世界同樣無比正確;這也源自於李績每到一個新環境,都會汲取當地書庫的習慣。

回到洞府,繼續修煉黃庭內景經,六識之術;第二日一大早,做完功課的李績沒有急於進入九宮界,而是直奔聞廣峰天選堂樊樓。

在這裡,也許他會找到答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