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識範圍內,出現了一條中型浮筏,從波動規律,速度,形製來看,是坤道離界無疑;這是他們在深空晃蕩數月才碰到的機會,哪裡肯放過,完全不顧自己一方僅隻三人的事實,遁速全開,便從側方兜了過去。
這是對坤道離界修士戰鬥力的無視,修真世界就是這麼現實。
中型浮筏驟然加速,顯然,她們也注意到了這三個不懷好意的接近者;最近些年,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倒不是會出現不講道理的殺戮,而是這些法修勢力每攔截她們一次,就要收取可觀的過路費用,美其名曰,維護左周安全,杜絕不軌行為。
真正是滿口胡扯,借題發揮;其根本用意就是,一來逼她們和劍修一脈斷絕關係,二來逼她們主動讓出和杲枈的互助關係,哪怕這樣的關係其實也並沒有真正幫到她們,但就算隻是名義上的,也必須讓出來,否則,這樣的騷擾就永無止境。
三人一筏在深空中互相追逐,坤道離界在浮筏一道上的實力很是不凡,但中型浮筏不比小型浮筏,速度再快也快不到哪去,它根本就是以載人為主而設計,用來跑路有些差強人意。
浮筏上有五名坤道修士,兩名真君,三名元嬰,但她們卻絲毫沒有停下來比個高低的想法;她們隻是普通的坤修,所學博雜,涉獵廣泛,但單論戰鬥,又哪裡是這三個習慣了殺伐的傳須修士的對手?
就隻能跑,但這樣的逃竄卻未必能堅持多久。
浮筏上,除一名真君在操控浮筏外,其他四人皆臉色陰沉,哪怕是不好戰鬥的坤修,也自有其驕傲所在,這樣被人追的和兔子一樣的狀況,沒人能心平氣和的泰然處之。
一名元嬰坤修憤然道:“師叔,這樣跑如何有個結果?彆說到杲枈君的影響範圍,恐怕就是一半路程都跑不到,豈不是白白浪費精力?就不如奮起一戰,起碼讓他們知道我坤道離界不屈的精神!”
另一名元嬰卻有不同意見,“我看,就不如舍了這條中型浮筏,咱們各自使用自己的小型速筏,總能跑出幾個……”
最後一個元嬰歎道:“奮起還擊?打的過當然好,問題是真的有希望麼?咱們修行中人最忌莽撞行事,沒有自知之明,如此做,除了把道途陷在這裡,又能得到什麼?連段抗爭故事都傳不出,隻能列為失蹤人士!
換浮筏?你知道這條中型浮筏價值幾許麼?與其換筏,還不如繳靈機免災,還能來的便宜些。
要我說,根本問題不在這裡,而在於我們這樣跟著劍修一脈走到底值不值得!我們其實也是法脈啊!”
靜思的真君沒說話,操筏的倒先開了口,“我們坤道離界,向哪個方向走,是堅持還是改變,需要群議群策!
但在沒有結論前,我們必須是一個整體,而不是雞一嘴鴨一嘴的各有各的想法!
我們坤道的價值,就在於是一個整體,失去了這個,我們什麼都不是!
甚至,連坤道離界都未必能夠保全,這一點,切記切記!”
幾名元嬰虛心受教,很淺顯的道理;當初坤道離界之所以投向軒轅,不僅是某些高層大修和李績有交情,也是在眾星之城來犯時,法修一脈沒幫手,反倒是在後縱容,隻有劍修們雪中送炭,這份情誼最終讓坤道修士做出了選擇。
但事情是會變化的,彼時不是當初,一個門派還有無數的雜音,就更彆提一個界域的眾多門派,有讚成的,就必然有反對的,原來那大蟲在時,反對的聲音不敢冒頭,現在大蟲不在了,便又死灰複燃。
一直沉默不語的真君開口道:“等!這就是我們坤道的唯一對策!
你們要搞清楚,就算我們不與軒轅結盟,現在的狀況又能好到哪裡去?
自己弱,就不要怪彆人!
現在這些虛空劫掠者還隻敢攔路勒索,就說明他們心中還是忌憚的,什麼時候開始當空殺人了,那才是要做出決定的時間。
所以,說什麼也沒用,何不靜觀其變?”
這是最笨的對策,可能也是最明智的辦法,一個界域終也不可能如牆頭草那樣的變來換去,她們已經從法修一脈倒向了劍修一脈,現在可能還有一次機會倒回去,也就一次,再要選擇錯誤的話,就沒有改變的機會。
沒誰會真正接受一個立場不穩的界域,這就是弱者的悲哀。
氣氛壓抑而尷尬,舷窗外流星飛速劃過,數十萬裡外,三名傳須下修士正緊緊追趕,維持著每個時辰逼近萬裡的節奏,照這個速度,四,五日後,她們就將進入對手的攻擊射程。
其中一名虛空遊曆的元嬰忽然驚‘咦’一聲,她發現浮筏的方向好像不對,並不是她曾經去過的杲枈古樹的方向。
“師叔,這是去哪裡?好像方向不對!”
操筏真君不為所動,那名少言靜思的真君則解釋道:“這確實不是杲枈的方向,因為隻要他們還在追,我們就永遠不可能一絲靈機不交的安全去到杲枈。
我們現在去的地方是一座孤懸深空的仙宮,它叫天外天;這座仙宮其實就是我們坤道離界的前輩所建,她們的事跡,她們與天抗爭,寧死不屈的精神你們其實都聽到過……”
三名元嬰頻頻點頭,怎麼可能沒聽到過?七名坤修不受屈辱道消天外天,這是坤道離界一直在宣傳的事跡,為了激礪後人,為了振奮精神;她們的道統幾乎就包括了坤道離界現在最強大的幾個道統,現在浮筏中的幾位,個個都是她們的師門後輩,
“自留香師姐強殺罪魁禍首西塞之後,這座天外天就洗刷淨了它的恥辱,成為我們坤道離界精神的象征,為人流傳,經久不衰!
雅思,蠛韞,蝶舞,你們三個都是坤道離界元嬰年輕一代中最優秀的種子,要記住曆史,否則就不會有未來,這也是我們最終和劍脈走到一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