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1章 梵淨山(1 / 1)

劍徒之路 惰墮 1065 字 1個月前

梵淨山,內景天第一佛山。

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坡陡穀深,群峰高聳;溪流縱橫,飛瀑懸瀉。

萬千氣象,沐浴在佛性光輝下,是內景天中最璀璨的佛珠。

內景天三千六百座古跡,屬於佛門的在八百座上下,論風景,論佛性光輝,論所出高僧菩提的果位實力,梵淨山都排不上第一,但梵淨山卻是近數千年來最穩定的內圈常客,再有梵淨山人坐鎮,山以仙貴,於是便成為了內景天第一佛山。

李績才一靠近梵淨山,便有佛音飄渺,鮮花朵朵,自山巔鋪向雲端,就像他當初對待天秀,這是主人的好客之道,李績也不遲疑,便沿鮮花之道下行,緩緩向一片紅牆綠瓦降去。

每個修士,也包括和尚們,都有自己行事作風的那一套,有豪奢的,就有簡樸的,有雕琢的,就有自然的,有莊重的,就有浮誇的,行事各不相同。隻要是順從本心,一以貫之,就也談不上高低境界之分,說稷下殼的簡樸就一定強於梵淨山人的莊重,這是非常片麵的看法。

坐鮮花之路,和插泥水之秧,又哪裡有區彆了?

鮮花之路的儘頭,便是一座幽樸靜深的寺院,處處顯露出佛性光輝的厚重,哪怕是平凡的一磚一瓦,一階一梯,放在這裡都有了深深的曆史厚重感。

一名月白僧袍老僧站在大雄寶殿前,雙手合什,口宣佛號,麵色莊重,

李績端正衣袍,唱了個肥喏,

“後輩劍修,勞大師出迎,實在心中不安;但願這次造訪,沒有影響大師清修吧?

晚輩此來,為說真話,為求真言,以定真行!”

梵淨山人微笑,“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語者。

在梵靜山,施主欲聽謊言,怕是很難!”

李績心中吐槽,那是佛,不是你!

兩人步入大雄寶殿,有沙彌獻上香茗,不大的殿堂內,檀香飄渺,遠處鐘寺聲鳴,真是一個閒扯淡的好環境。

李績很少接觸佛門,類似的場景他仔細回憶,還得追溯到二千餘年前在方丈島大覺禪寺作客的那段經曆,實話說,很壓抑,他天生對佛門無感,不是憎厭,就隻是覺的與自己格格不入。

所以,長話短說,直截了當,“晚輩和內景天佛門之怨,無非在兩點,

一為上次離開時失手斬了雷音大師,二為此次前來壞了佛門仙跡,我知佛門眾高僧對晚輩頗有怨言,故此前來解釋一,二。

若得諒解,當如釋重負;若不能,晚輩也好在未來相見時知道該如何做!”

雖然二百餘年的風平浪靜,但李績始終不認為佛門當真對上次仙跡漠不關心,越不露聲色,可能就越是介懷;紙是包不住火的,尤其是在一個強大的體係力量麵前。

他一般習慣的應對就是主動承認,總比某一天被動的被人捏住把柄來得好,當然,(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