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靈山佛國寺升刹的排位戰正式打響!
一根和尚原來對此懵懵懂懂,從來不感興趣,所以對此所知不多,等排位戰即將開始時,一根大師兄才初步了解了整個排位戰的戰鬥方式。
不是賽會製,而是主客場製!
即使在這個安全感十足的佛國,要把所有參加的僧人們聚在一起,並容納足夠多的觀看者,也是件相當麻煩,不太可能做到的事。
足夠巨大的場地,可能需要至少上百個的場地,觀戰席,賽程安排,傷者救護,吃喝拉撒,基本還算是凡人的他們有無數的麻煩,沒有哪個寺,甚至刹和宮,能舉辦如此規模空前的集中競賽。
偏偏那個大偉力者還想讓所有普通僧人都參與進這樣的盛會當中,於是就讓他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主客場比賽。
具體的規則是這樣的,按照八宮各自控製的區域劃分,每個佛宮大概都會分到五十,到八十個寺院不等,就各自形成了八個賽區。
每個賽區內進行單循環的比鬥,所以這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客場,而隻是一種變相的移動比賽方式,比如佛隱寺,第一場在本寺迎戰甲寺,第二場就會去數百裡之外挑戰乙寺,挑戰完後再回到佛隱寺準備迎戰丙寺,以此類推,直到把這個佛宮賽區內的所有寺院都碰個遍。
最後,成績最差的五十座寺院直接降格為廟,由廟宇中最好的五十座來接替;而成績最好的十座寺院則順利晉升為刹,如果成績雷同,就相互比鬥決個勝負。
這樣做有個好處,就是所有寺院的普通僧人都有機會看到這樣激烈的比鬥,以此激勵他們的上進之心,哪怕是打掃毛廁的清掃僧人,如果是賽會的集中製,就注定了有絕大部分普通僧人無緣這樣的盛會,也就失去了升級激勵的意義。
至於跑跑腿的問題,對修士來說就不是事,有的是大型飛行法器,就和前世的噴氣機一樣,還不用擔心發生空難;在佛宮周圍分區域比鬥,這個距離也遠不到哪裡去。
本來以一根前世的常識,五百座寺院這要是挨個打下來的話,沒個數年都不能完成這樣的壯舉,還要文比武比,以十年為期,整個靈山佛國也不用再做彆的了,大家就天天比這玩意好了。
還好,是分區比,也不用所有的對手都碰,看來那個佛門偉力者經過漫長時間的運行佛國,已經為自己的比鬥進程做了最合適的優化。
即使這樣,一座寺院要完成這樣的一次循環,也需要大概一年的時間,不過在十年為期的前提下,也算是能夠接受。
佛隱寺屬於田園佛宮的管屬,區域內有寺院六十一座,屬於不多不少的區域,對佛隱寺來說一年內要打六十場,會不會造成疲勞過度,麻木懈怠,萎靡不振,等等後遺症,一根也說不清(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