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捉,這麥苗可是比長安的長得還好啊!”麥苗一出來,那些經驗豐富的士卒馬上就看出了不同,這地裡的麥苗根粗葉肥,透著一股子精神,和這些相比,長安良田裡長出來的那些麥苗就顯得瘦弱了。
“這是咋回事?雖說旁邊有河,可這地明顯沒長安的肥啊?”這是他們才開墾出來的生地,哪裡比得上長安的熟地,可眼前的麥苗就是長得這麼好,大家夥兒都有些納悶。
“是麥種好,還有大家肯下力氣,才有了這麼壯實的麥苗,不過也不能放鬆啊,日後還得施肥除草,這樣大家夥兒才吃得飽。”當然不一樣了,後世經過科學育苗培育出來的高產良種那是唐代的麥種能比的?
這還是沈隆特意在後世當地所購買的適合當地氣候的麥種,放在如今這個年代,那就是大殺器,產量不敢說比關中平原最好的土地翻上一番,多一半兒那是絕對沒有問題;另外,除了麥種,沈隆還準備了其它大殺器,這個要是弄好了,翻上一番也不是沒希望。
“前段時間大夥兒辛苦了,不過咱們還不能歇啊,接下來我帶你們養地龍。”沈隆在後世考察過,這片土地同樣有人飼養蚯蚓,用來喂雞和製造肥料,有了肥料,這些小麥就能取得更高的產量,而有了大量的雞,就可以讓士兵們多吃肉,吃飽了才有力氣打仗的道理,沈隆當然明白。
現在地裡已經種下了小麥和土豆,在一些邊緣地帶,沈隆還讓人種了一些辣椒,現在又有蚯蚓可以喂雞,等將來一收獲,大家夥兒就可以美滋滋地吃大盤雞了,這道名菜大概要提前千餘年誕生在西域了。
到時候滿滿一大盆大盤雞端上來,先把雞肉和土豆吃了,再用油汪汪的菜汁拌上一盤拉條子,這味道,嘖嘖,想想就讓人流口水啊?
“守捉,這地龍還能養?養來有啥用?是要配藥治病麼?”蚯蚓在中藥上叫地龍,中醫經常用來入藥。
“也算是治病吧,不過不是治你們想的那些病,而是治餓病和饞肉病的。”沈隆笑嗬嗬說道,見士兵們紛紛變了臉色,他趕緊補充道,“養地龍可不是直接給你們吃的,你們在家的時候也挖過地龍喂**?咱們養出大堆地龍來,就能喂上成千上萬隻雞了,到時候我等一天一個雞子也不是不可能,隔三差五還能吃頓雞肉!”
當然,規模化養殖會麵臨疫病的危險,不過沈隆在梁山的時候,就專門搞過這個項目,積累了一些經驗,基本能利用現有的技術水平來遏製這些問題;養羊需要的時間太長,所以隻能先從大盤雞開始,要想吃上羊肉串和手抓肉估計還得等一陣兒。
挖蚯蚓喂雞的活兒不少人小時候都乾過,隻是從來沒想過蚯蚓還能養,但看到如今地裡那綠油油的麥苗,大家夥兒都對沈隆充滿了信心,守捉連這麼好的麥苗都種出來了,那他說地龍能養就肯定能養,大家夥兒跟著他乾就完了。
這些日子沈隆每次乾活都身先士卒,現在又有實例擺在麵前,大家夥兒對他極其信任,於是就跟著沈隆乾了起來。
先選陰暗潮濕、腐殖層厚的地塊,鬆土混入更多的腐殖,然後將從後世帶來的高產蚯蚓苗放進去……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夥兒心裡都有些憋屈,因為這活兒實在是有些不舒服,可等到蚯蚓慢慢長出來,大家夥都給嚇到了。
“守捉,這地裡咋能長出這麼多地龍來?”隨便挖出一捧泥土,就能看到無數條蚯蚓在土裡扭動,再一看蚯蚓田的麵積,士卒們都驚呆了,“這麼多的地龍,該能養多少雞呀?”
此刻,他們才真的相信今後每天能吃上一個雞蛋,隔三差五就能吃上雞肉了!一想到這些,士卒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再看這些蚯蚓也覺得沒那麼可惡了,反而變得可愛起來。
儘管他們是全天下最為富裕的大唐子民,可在封建時代,普通人想吃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按沈隆先前所說的標準,一般的地主都做不到;看看蚯蚓田,再看看不遠處長勢喜人的麥苗,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過上這般神仙日子,士卒們都充滿了鬥誌。
“守捉,你讓俺們找的東西找到了!”回到城中,又一個好消息傳來,沈隆撒出去的隊伍帶著一些奇奇怪怪的石頭回來了,有的如同黑炭一般,有的上麵閃著黃熒熒的金光。
“好,有了這些東西,咱們終於可以真正站穩腳跟了!”這些是煤礦和黃鐵礦,根據後世的資料,俱六城附近有多種礦藏,煤礦和黃鐵礦就是其中比較主要的礦藏,沈隆選了俱六城守捉這個官職,可不僅僅因為附近能種地而已。
有了糧食,將士們才有力氣打仗,而有了鐵礦和煤礦,他就可以開爐冶鐵,將麾下的將士全副武裝起來,吃得飽還有更加精銳的武器,到那時候就不是他們擔心敵人來進攻,而是要考慮該進攻那個方向敵人的問題了。
數月後,駐守龜茲的郭昕再次和手下親信聊起了沈隆,“元正到俱六城這麼長時間了,不知道他們帶的糧食還夠吃不夠吃,咱們算算自己的糧食,看看能不能給元正擠一些過去?”
“大都護,我們都老了,少吃點也沒啥,能讓兒郎們吃好咱們餓上一兩頓也心甘情願啊!”糧食對他們來說同樣寶貴,可這些白發老兵都把沈隆帶來的長安少年當成了自己的子侄,為此他們寧願自己挨餓,也要讓子侄們吃飽。
“隻是多少得留些軍糧,楊都護傳來消息,頡於伽斯最近似乎又有要進攻吐蕃的打算,到時候肯定得拉上咱們。”有人提醒道。
正商議期間,有人興衝衝跑進來,“大都護,大都護,俱六城派人來了,他們還給咱們送來了糧食!”
嗯?啥情況?他們怎麼反倒給我們送糧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