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明同誌,歡迎回國!”然而一直到前來接機的領導過來,沈隆也沒有從腦海中聽到係統的提示音,似乎就算他拿到了奧斯卡獎、格萊美獎,帶領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過,也沒有達到任務完成的要求。
“非常感謝領導前來迎接……”現在領導還在自己麵前呢,沈隆暫時沒時間琢磨這些事情,趕緊上前和領導握手表示感謝。
機場講話,記者拍攝,然後去酒店參加宴會,一通流程走下來,一直到沈隆回到上次回京城順手買下來的四合院,躺在床上的時候,他才有時間來琢磨這事兒。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沈隆回憶了下王起明的願望,他是想重新拾起自己的夢想,他的夢想除了音樂和家人還能有什麼?現在寧寧已經在美國上大學了,郭燕也好好的,順帶著連王起天的仕途都順利了不少,他還有什麼遺憾?
難道是湘院樓的老板娘阿春?電視劇裡她倆倒是走到了一起,但是你對郭燕也是真感情吧?現在已經快二十一世紀了,你總不能琢磨著倆都要吧?相較而言,似乎維持原配要更好一些,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吧?
也許……也許是自己之前的成功都是在國外的緣故吧?王起明並不隻想在美國獲得成功,他也想在國內獲得認可,要不然他日後也不會選擇回國了!
是了,應該就是這樣,中國人在美國不管怎麼發展,總會遇到玻璃天花板,要是真想做出一番事業來,終究還是得回國啊。
一想到這些,沈隆頓時就明白了,要是真如同他所預料的那般,那還得在這個世界多待上一段兒時間啊。
那麼啥時候回國呢?要是等到新世紀到來,中國的經濟已經有了很大起色的時候回國,好像就有些遲了,更彆說等到一幾年再回國了,那時候回國就是純粹享受便利來了;同樣是從美國歸國的科學家,楊振寧和錢學森在國內的地位和評價能一樣麼?
要想獲得更高的認可,那就得在沒起步的時候就一直陪著祖國走過來,《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裡麵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想當將軍夫人,就得先嫁給中尉,跟他在邊境、森林、沙漠,甚至槍林彈雨中過上二十年風餐露宿的日子。
同樣的道理,你要是想成為國內音樂界的扛鼎人物,那麼就得陪著國家一起奮鬥,要不然就算你實力更強,也沒辦法得到國家和民眾的認可。
那就早點回來吧,我現在在美國已經彆無所求了,反正我現在已經接近美國的玻璃天花板,除非是更換國籍,要不然想再進一步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就算是加入了美國國籍,那也頂多是再把玻璃天花板稍微抬高一點兒罷了,過上幾年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何必再受那些鬱悶呢,反正這些年在音樂上賺得錢和在美國股市上割韭菜賺得錢已經夠了,繼續留在美國已經沒多大意義了,那麼等這次回去,就準備準備,考慮下回國的事情吧。
不過在美國呆了那麼久,也不是說回來就能回來的,而且寧寧將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呢,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等回去後和郭燕好好商量下吧。
睡一覺醒來,沈隆繼續參加各種慶功活動,這回他帶著這些民樂大師可是在國際上大大地出了一把風頭,回來之後需要忙活的事兒可多著呢。
領導接見你得去吧?既然日後想回來,怎麼不得給領導留個好印象?之前人家就對沈隆的印象不錯,不能在這時候掉鏈子.
學校演講你也得去吧,怎麼說你也拿了音樂學院的榮譽教授學位,回母校去給年青一代分享一些自己的人生經驗也是應該的;和受領導接見相比,沈隆反倒是更看重這件事,畢竟這些年輕人才代表著音樂的未來。
於是沈隆在演講會上分享了不少乾貨,尤其是關於國外音樂界的運行規則,一來是給那些想要出國的孩子指點迷津,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出國後的生活,避免許多彎路;二來對那些留在國內的學生同樣有用,讓他們能夠了解英美國家音樂行業的發展曆程,以及國內存在的差距,知道了這些,等他們開始工作之後就能避免同樣的問題,幫助國內的音樂行業更快地發展。
還有去國內的音樂機構做報告,利用自己的經驗促進他們進行改革,好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現如今各家樂團都收到電視、電影、港台音樂等各方麵的衝擊,觀眾不斷流失,再這麼持續下來,還不知道會倒閉多少家機構,不變革可是不行啊。
到了最後,沈隆帶著樂團成員在京城給中國觀眾進行了兩場演出,讓中國的音樂愛好者也能欣賞到世界頂級水平的演出。
儘管環球巡演已經很累了,可一想到這次是給祖國的觀眾進行演出,方錦龍等人都很開心,說實話之前雖然在國外受到了熱烈歡迎,但那些觀眾那能懂得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要說還是得看國內的觀眾。
帶著這樣的心情,他們個個都拿出了最好的狀態,這次表演達到了他們自從開始演出以來的最高水平,讓國內的觀眾也是大飽耳福,美滋滋地欣賞了一波。
完成這項任務,沈隆終於可以先回紐約了,方錦龍等人也各自回了各自的單位,有了這次的經曆,他們不僅在經濟上得到了豐收的收益,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紮實的資曆,料想等回去之後肯定能得到飛速提升。
回到紐約,發現寧寧剛好也放假回來了,一家人重新團聚在一起,沈隆在飯桌上給她們分享了一番全球巡演過程中的趣事。
等吃完飯,他把郭燕和寧寧叫到書房裡,說起了正事兒,“這次全球巡演結束,我認真考慮了下,然後有點想回國了,不知道你倆是怎麼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