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華洲,州城!
微風吹拂,野草隨之高低起伏。
朝陽自東方升起,散發著萬道光芒。
州城高大的城門,傳出嘎吱嘎吱聲音,厚重的鐵門緩緩開啟,一隊士卒自城中走出,開始站在城門兩旁,維持著城門外的秩序。
早已等待多時的一些百姓,紛紛有條不亂的朝著城中走去。
一位神祇,高居於上,此時神態肅穆,一雙神目,炯炯的注視著城門處不斷開始走入的百姓,那一雙神目中泛起光澤,每一位百姓的相貌特征,皆是被其觀看在眼中。
此時一位官吏裝束的小吏,侍立於一旁,神祇嘴唇微微蠕動吐露話語;“城門開啟入城者,一共七十八人,其中六十三人為本地人,十五人為外來者。”
“這十五人需要記錄特征,去尋找記錄,是否有備案。”
小吏看著城門處人一空,應聲講道:“諾!”
日遊神一揮手,小吏點了點頭,手持著書籍快速離開了,日遊神目光炯炯,雙眸之光不斷掃視,四方一切儘皆映入眼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四方生出的響動,也不斷傳入耳中。
目光不斷巡視四方,開始履行著自身神職,監控州城。
很快,小吏就已經返回,語氣沉聲開口講道:“大人!”
“十五人當中有著記載十人,五人沒有記載,看來是沒有來過應華洲。”
日遊神伸手接過紙張,看著沒有確切記載的五人,目光中浮現出凝重之色,語氣平淡講道:“五人中三者為本地口音,餘下二者為外地口音。”
一日時間,徐徐而過。
西方天色火紅,天地昏暗,迷離的夜色開始籠罩大地,一尊身披黑袍的神祇,已經緩步走來,日遊神看見夜遊神前來交替職務,微微點頭,語氣平淡講道:“交給你了。”
“大人放心!”
日遊神伸手,一旁記錄的書籍,懸浮而起,落入日遊神手中,手持著一卷書籍,日遊神幾步之間,就已經消失不見。
看著前方一座神廟,獨立於一條街道上麵,占地輝煌雄偉,閣樓庭院,應有儘有。
日遊神緩步走入神廟,一步邁出,下一步就已經來到一處神域,神域閣樓飛簷鬥角,較為壯闊,其中一座大殿上書:遊神司!
日遊神看著一旁不斷走出的神祇,他們一席黑袍,神色肅穆,手持令牌,全部都是夜遊神。
昔日,自己也是其中一員,不過如今已經自夜遊神,晉升為日遊神,隻要再進一步,就能夠獲取品級,成為一名真正的神祇。
時至今日,不同當初,昔年陳大人,直接一步成為九品神祇,這讓人驚羨,可惜這等好事已經少之又少了。
來到大殿中,看著一位文官,端坐於桌案之後,桌案上麵擺放著一本本書籍,此時正在處理,日遊神知道這是其他日遊神的傑作,一座州城自然不止一位日遊神。
把東西放下後,日遊神徐徐退開,文官拿起書籍,開始彙總,最後整理好站起身來,走入到了後麵一處偏殿中,陳青鬆看著文官放下文書,拿起文書開始查看起來。
本地人,不能確認身份。
端詳了一會,陳青鬆站起身來,手持著文書走出了偏殿,看著一旁一道神光,自上而下落下,陳青鬆一步踩踏在神光中,陳青鬆成功來到一處寬闊的廣場中,玉石鋪地,河水湍流不息,一條螭龍無精打采的橫躺在水流上。
陳青鬆已經從自己神域,成功的來到了尊神的神域中。
前方一座大殿,巍峨屹立,陳青鬆徑直來到大殿旁,此時大殿大門洞開,一卷似晶石組成的書籍,正懸浮於半空中。
書籍晶瑩剔透,純淨宛如琉璃,封皮上麵一隻獨眼,靈動的不斷眨動著,散發著玄奧之氣,赫然正是神道重寶,生死簿。
此生死簿已經邁入到仙器級彆,光是靜止不動,一股彌漫而出的氣息,就已經讓陳青鬆感覺到壓抑不自在。
陳青鬆雙眸凝重,這生死簿自前不久尊神重新煉製後,一舉突破準仙器的界限,成功的成為了一件仙器,具備著無窮的偉力。
目光不由向天穹看去,白雲環繞的天空中,一具龐大的屍體,如今正在緩緩改變著模樣,尊神自幽冥地界獲取的造化,還有此物,要打造一艘方舟,不解其意。
陳青鬆把文書雙手高舉,一道光芒自生死簿中生出,光芒一閃,頃刻之間文書化為粉碎。
生死簿徐徐翻動,一頁出現在眼前,一行行文字,開始不斷顯現。
根據其口音相貌,還有一些其他特征,生死簿自動開始匹配,快速的檢索起來,外地人不好判斷,但應華洲一地的人,全部無法逃脫掉生死簿的追查。
很快陌生不確定身份者,他們的身份開始一一出現於生死簿上。
李達,三十九,應郡人。
方二,二十九,長水郡人。
王軍,三十一,應郡人。
陳青鬆目光停留,看著這一位王軍,其顯示的訊息詳細內容出現。
應郡王家,家生子。
太平一年,四月,隨主王俊成南下從軍,七月斬首立功,晉升為隊率。
太平二年,八月,因率先入江口,功升曲長。
陳青鬆浮現出冷笑之色,目光越過王軍,看向下一位,看著王俊成三字出現。
應郡王家,二子。
這幾個字出現,陳青鬆寬鬆的衣袖一揮,生死簿光芒徐徐消散,文字逐漸開始崩潰,消散的無影無蹤。
生死簿寂靜下來,懸浮於半空中,陳青鬆看了生死簿一眼,然後朝著遠方天宮走去。
王俊成為劉通麾下大將,江口一戰,名震南方,一戰下江口,再戰下長湖,一路攻城拔寨,直至靖陵城下,這才被阻擋於此。
短短幾戰,名聲傳遍天下,陳青鬆自然曉得。
王俊成回來了,肯定不懷好意,這一位情報中上承武曲之命,不可輕視。
相比較王俊成,征戰沙場,已經成了氣候,陳宏立要差太多,由不得陳青鬆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