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1 / 1)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929 字 1個月前

聖彼得堡

突然收到撒丁王國的宣戰書,氣的沙皇政府就氣炸了。英法奧斯曼帝國也就算了,都是世界上的強國,撒丁王國算什麼?

真以為俄羅斯沒落了,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過來搞事情了?生氣歸生氣,由於距離太遠,俄羅斯也奈何不了撒丁王國。

尼古拉一世冷喝一聲:“哼!”

“命令前線的部隊,給我好好的招呼一下撒丁人,讓他們知道俄羅斯帝國不可輕辱!”

“是,陛下。”陸軍大臣連忙回答道

誰都想不到尼古拉一世憤怒之下的命令,居然成為了未來俄軍破局的關鍵,贏得了一次大勝。

1852年7月18日,俄軍在高加索地區發起了進攻,打得土軍節節後退。受限於地形,俄軍打的勝仗不少,可惜戰線向前推進卻非常的緩慢。

奧斯曼帝國也是有聰明人的,知道高加索地區的有利地形不能夠放棄,他們囤積了大量的兵力在這裡,前線的部隊潰敗了,馬上又派新的部隊頂上。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可謂是寸土不讓。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後,到了8月份俄軍被迫停下了進攻。

傷亡太大了,半個多月的戰鬥傷亡人數就超過了七萬,平均每天五千多人的傷亡,勝利卻遙遙無期,俄國人也受不了。

想要增兵,受限於地形,後勤補給是一個問題,能夠集中二十萬軍隊,這都是提前囤積戰略物資的結果。

打了半個月武器彈藥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也就是俄軍武器裝備落後,才能夠保障基本後勤供應,要是換了英法奧地利軍隊,後勤壓力要增加四分之一。

高加索地區無法突破,俄國人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巴爾乾半島,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修整,俄軍已經恢複了戰鬥力,總兵力也上升到了48萬。

聯軍一方的兵力更多,法軍17萬、英軍2萬、奧斯曼軍隊54萬,撒丁軍隊還沒有趕過來,總兵力高達73萬。

不過俄國人也不是太吃虧,保加利亞人組建了五萬軍隊,奧地利還是幫忙拖住七八萬奧斯曼軍隊,黑山公國也動員了兩萬軍隊,加上準備背後捅刀子的希臘人也組織了七萬軍隊。

總的來說,雙方的戰鬥力近乎齊平,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於雙方指揮官間的較量。

“物資都到位了沒有?”緬什可夫問道

上一次保加利亞會戰,沒有能夠擴大戰果,除了法軍的突然出現打破了他們的計劃外,還有就是後勤物資跟不上了。

事先俄軍對戰場上的彈藥消耗量估算錯誤,忽略了部隊換裝過後,武器彈藥消耗量也會大幅度提高。

俄國人的武器裝備落後,作為盟友弗朗茨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了。近東戰爭一爆發,奧地利就向俄國人推銷了大量新式武器裝備。

俄國人沒有財力大麵積換裝,不過他們還是采購了一批武器裝備給主力部隊使用,大約有三個步兵師換上了奧械武器,又采購了三百多門火炮增加火力。

事實證明,這些武器裝備還是值這個價的,換裝過後俄軍的戰鬥力提高了不少,這幾個主力師就是最早撕開奧斯曼軍隊防線的部隊。

戰場上打的爽了,彈藥消耗量自然也就大了。以增加的三百門大炮為例,隻需要一輪齊射,一噸彈藥就沒有了。

消耗大那是後勤的問題,對比問題頻發的俄械裝備,軍官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奧械裝備,紛紛要求更換裝備。

如果是和平年代,大規模采購奧地利的武器裝備,從事武器生產的利益集團肯定會拚命反對。

戰爭時期就不一樣了,為了這場戰爭都付出了這麼多,尼古拉一世絕對不能容忍有人在這個時候拖後腿,強勢通過了軍方換裝要求。

在修整的這幾個月中,俄國人也沒有閒著,又陸續更換了一些部隊的裝備,到了現在這48萬俄軍中,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奧械裝備了。

主力部隊在武器裝備上拉齊了和英法的差距,就算是訓練上有所不足,靠著戰鬥民族的戰鬥意誌也可以彌補兩三分。

像上一次那種九萬俄軍主力,在野戰中啃不動五萬法軍的事情,現在是很難發生了。

“已經全部到位了,部分物資甚至已經超出了我們事先的計劃,足以支撐我們全軍大戰三個月時間。”軍需官回答道

緬什可夫滿意的點了點頭,對這場戰爭他可是有足夠的信心。上一次保加利亞會戰中,已經重創了奧斯曼軍隊的主力。

那怕現在的軍隊數量並沒有下降,可是戰鬥力還是不可避免的滑落了。新兵和老兵的戰鬥力完全不一樣,精銳和炮灰的戰鬥力差距更是懸殊。

緬什可夫自信滿滿的說:“很好,隻要後勤到位了,這場戰爭我們贏得了一半。

國內已經批準了我們的作戰計劃,在烏克蘭地區還要三十萬軍隊,隨時可以補充我們在戰場上消耗。

奧斯曼人不足為慮,撒丁王國隻是英國人拉來湊數的,我們的主要敵人是英法。

這次會戰的戰略目標,就是在巴爾乾半島上殲滅英法的主力,將戰線推進到埃迪爾內,為了攻克君士坦丁堡奠定基礎。

為了最終的勝利,這次戰爭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不計傷亡,在最短的時間內撕破敵人的防線,圍殲英法聯軍。

隻有把他們打痛了,我們才能夠贏得這場戰爭。”

俄國的軍製有些亂,沙皇政府用人也很隨性。緬什可夫原本是陸軍出身,擔任過駐維也納的外交武官,參加過反法戰爭、第八次俄土戰爭,擔任過沙皇的侍從官。

從陸軍退役過後,進入外交部混過。然後進入了海軍服役,先後擔任過黑海艦隊司令官、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海軍大臣,現在是海軍上將。

能夠從陸軍跨越到海軍,並且成為上將,或許有人會認為他的海軍天賦超強,才有了破例提拔,實際上恰恰相反,他就是去添亂的。

緬什可夫進入海軍的直接後果,就是拖延了俄羅斯海軍技術進步和戰鬥訓練,把陸軍的訓練模式運用到了海軍身上,算得上是俄羅斯海軍的掘墓人。

這個時候他這位海軍上將,被派來指揮幾十萬陸軍作戰,擔任巴爾乾半島的遠征軍總司令官,自然不會讓人服氣。

儘管他是陸軍出身,可是離開了陸軍十幾二十年,專業能力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退化,不能令人信服。

現在說他是軍人,不如說他是一名政客,更加貼切。沙皇政府的用人機製,給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蒙上了一層陰影。

俄軍參謀長費茲羅伊·薩默塞反對道:“司令官閣下,柿子要找軟的捏,要贏得這次戰爭,最容易的突破口明顯在奧斯曼人身上。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尋找機會,將奧斯曼軍隊給打殘,然後再來啃英法這塊硬骨頭。

沒有了奧斯曼軍隊做附庸,英法這不到二十萬軍隊,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乾掉他們。”

緬什可夫胸有成竹的解釋道:“如果我們重點打擊奧斯曼人,英法軍隊見勢頭不對就會開溜,我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同時留下他們。

如果不能打疼英法兩國,就算是我們占領君士坦丁堡,這場戰爭依然會持續下去。

他們可以通過海路,源源不斷的把軍隊送到巴爾乾半島,這場將變得遙遙無期。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我們至少付出了1.3億盧布的軍費,如果加上前期的戰爭籌備,我們的軍費開銷已經突破2億盧布了,這是俄羅斯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

如果戰爭長時間持續下去,我們的財政就會難以為繼。在財力上,我們是拚不過英法的,就算是加上奧地利人也不行。”

拚財力,這個年代英國人是無敵的,那怕隻看財政收入,他們都是一騎絕塵。處於第二梯隊的法奧俄清四國,是拍馬也趕不上的,大家都隻有英國人的六七層。

這個差距,要各國完成工業革命過後,才能夠慢慢追上去。

“可是司令官閣下,現在我們並沒有優勢,戰爭的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達不到最終目的。”費茲羅伊·薩默塞皺著眉頭說道

緬什可夫搖了搖頭說:“兩敗俱傷也必須要打,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必須要打英法打痛,逼他們退出戰爭。

如果按部就班的打下去,這場戰爭我們是準備打一年、兩年,還是十年、八年?

現在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當年一次戰爭,我們可以和奧斯曼帝國打上十幾年,可是現在可能麼?

高昂的戰爭成本已經告訴了我們,速戰速決是最好的選擇,要是拖延下去,我們付出的代價隻會更加慘重。”

軍人看問題,隻是從軍事上出發就夠了。政客看問題,更多的還是從政治上考慮。

緬什可夫已經向政客過度了,他可以不在乎俄軍的損失,但是他無法接受這場戰爭持續下去。

俄國政府上下都清楚,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對他們越不利。到了後期,那就隻能看誰的承受能力更強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戰場上慘烈的傷亡,嚇到英法兩國,逼迫他們讓步。

曆史上克裡米亞戰爭過後,英國人乾涉歐洲事務,就收斂了很多,儘可能的避免自己親自參與,為普魯士統一德意誌地區墊底了基礎。

可以說克裡米亞戰爭是幫德國人打的。戰爭過後,俄羅斯內部矛盾辦法,必須進行改革,十幾年時間都沒有走出來;英法兩個勝利者也心有餘悸,沒有第一時間乾涉普魯士發起的統一戰爭。

統一的認識,俄軍就開始準備了起來。好在這個年代信息傳遞不方便,有線電報雖然出現了,但是隻在大城市中有,巴爾乾半島還沒有普及。

不然,以俄國人現在的做法,他們的行動還沒有開始,敵人收到消息,就準備好了。

……

戰爭都是需要對比的,俄國人再指揮混亂,也比英法奧斯曼聯軍要好,他們可是三頭並進。

英法互不退讓,奧斯曼帝國隻能中立,他們生怕一個不好讓英法退出了,那麼他們就完蛋了。

曆史上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擔任了聯軍統帥,勉強能夠指揮聯軍作戰,現在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隻是三大指揮官之一。

後遺症就是,需要協同作戰的時候,大家必須要上報到聯軍指揮部,經過三位總指揮達成一致過後,才能夠進行。

俄軍準備發起進攻了,聯軍一方卻什麼也不知道。奧斯曼帝國不重視情報工作,所有的情報來源,都是國人主動提供。

在官僚體係之下,這些情報很多都沒有進行核實,都直接拿來用了。可惜俄國人也不重視情報工作,不然的話傳遞一些假消息過去,就可以讓聯軍吃大虧。

英法都是過江龍,沒有搜集情報的能力,他們的官僚主義同樣不容小覷,直接認為奧斯曼帝國會解決這方麵的問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