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7章 都在努力自救(1 / 1)

第2347章都在努力自救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意大利人口4500萬。

參考兩次世界大戰,意大利可以動員的兵力大概在600萬左右。

彆驚訝,就是能動員這麼多,任何國家到了生死存亡關頭,戰爭潛力都是極其恐怖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的戰前人口約億,動員兵力為萬。

同盟國戰前人口共億,動員兵力共計2285萬。

俄德戰爭爆發時,俄羅斯人口億,最終動員兵力2700萬。

德國在二戰前總人口大約8000萬,動員兵力大約1700萬。

參考德國的動員力度,意大利可以動員的兵力接近1000萬。

所以理論上來說,托尼·皮奧拉說的也沒錯。

但是在實際中,托尼·皮奧拉就是把牛皮吹上天。

另一個時空,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總兵力一共200萬。

這200萬包括意大利派到北非的60萬人,以及派到阿比西尼亞的50萬人。

英國現在已經動員了500人加入軍隊,這個數據包括英國從殖民地和海外領征招的仆從軍。

南部非洲現在已經征召了大約550萬人,其中包括南部非洲聯盟國家部隊。

美國現在征召了650萬人,而且還在快速增加中。

所以說技術,說資源都沒說到點子上,盟軍能贏得勝利,靠的就是人多。

意大利要是窮兵黷武,確實能征一千萬人,不過征完之後意大利人估計要造反,意大利人就是這麼愛好和平。

托尼·皮奧拉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就是在忽悠維塔利,能嚇住最好,嚇不住再說。

維塔利無所謂,他隻是執行者,沒權利做出決定,有權利做決定的人在卡薩布蘭卡。

其實托尼·皮奧拉自己也知道,他現在情況不妙。

阿尼姆和梅賽先後投降,這倆的重要性比托尼·皮奧拉高很多。

尤其是梅賽,伏爾加格勒戰役結束後,梅賽已經成為意大利的英雄,在意大利國內的影響力大增,要不然胖光頭也不至於匆忙把梅賽派到北非。

梅賽和阿尼姆現在已經被送往卡薩布蘭卡,他們也必須和盟軍合作,才能獲得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

羅斯福抵達卡薩布蘭卡的第二天,會議正式開始。

會議的第一個成果是英、美、南一致決定,要加大對俄羅斯的援助力度,幫助俄羅斯儘快擊敗德國,徹底扭轉戰爭局麵。

這個要求是莫洛托夫提出的,卡薩布蘭卡會議召開的同時,俄羅斯空軍和德國空軍在北高加索地區展開激烈空戰,雙方都傷亡慘重,俄羅斯亟需空中援助。

俄羅斯現在缺少的不僅是先進戰機,而且還嚴重缺少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剛剛從航空學校畢業的新手飛行員,在空中遭遇德軍的王牌飛行員,結果通常很糟糕。

德國的埃裡希·哈特曼,就是在這一時期湧現的。

今年才21歲的埃裡希·哈特曼,去年10月第一次參加空戰,11月拿到第一個戰果,現在已經成為王牌飛行員,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年輕的王牌飛行員之一。

另一個時空,埃裡希·哈特曼一共擊落了352架飛機,創造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世界紀錄。

莫洛托夫希望得到更多戰鬥機援助的同時,也希望南部非洲和美國能派出飛行員前往俄羅斯直接參戰,尤其是南部非洲,擁有的飛行員數量全世界第一。

一直以來,南部非洲都很重視對飛行員的培養,飛機剛出現不久,南部非洲就出現了很多飛行俱樂部,這些飛行俱樂部得到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的大力支持,當時南部非洲的飛機限製出口,很多軍方淘汰的戰鬥機被折價賣給飛行俱樂部,南部非洲軍方的很多優秀飛行員,就是飛行俱樂部培養出來的。

南部非洲的飛行員雇傭兵也曆史悠久,早在意土戰爭期間,意大利和奧斯曼帝國就分彆前往南部非洲招募飛行員雇傭兵,以至於北非戰場上一度出現南部非洲飛行員分彆駕駛著意大利飛機和奧斯曼帝國飛機作戰的奇觀。

不得對跳傘的飛行員射擊這個規則,最初就是在北非形成的。

畢竟參戰雙方的很多飛行員都是南部非洲人,雖然雇傭兵們都有戰死的覺悟,但可以避免的傷亡還是要儘量減少。

羅克部分同意莫洛托夫的要求,可以援助給俄羅斯更多的戰鬥機,但是不同意派出飛行員前往俄羅斯戰場作戰。

不是羅克不關心俄羅斯,而是羅克不喜歡俄羅斯人贏得勝利的方式。

南部非洲一向是能用武器裝備優勢贏得的勝利,從來不用人命去堆。

俄羅斯人對待生命的態度讓羅克無法接受,對待敵人就像秋風所落葉一樣無情也就算了,對待自己人也冷酷無情就讓羅克實在無法接受。

不知道大胡子看到戰報上一行行冰冷的數字是什麼心情。

羅克的心情很難過。

如果俄羅斯是實力不濟,真的打不過德國人也就認了,換成南部非洲也會戰鬥到底,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贏得最後勝利。

俄羅斯原本是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偏偏把仗打成這樣,羅克擔心南部非洲飛行員到了俄羅斯,也會被大胡子當成耗材使用,所以援助裝備可以,人就算了。

巧合的是,羅斯福的決定和羅克差不多,也是同意援助武器裝備,不同意派飛行員直接參戰。

相對來說,莫洛托夫對美國裝備的熱情,比南部非洲裝備少很多。

美國人援助俄羅斯,其實也夾雜了很多私貨,《租借法案》名義上是援助,其實每一粒子彈都是要付錢的,而且還得加上利息。

甚至美國人還以次充好,租借給俄羅斯的戰鬥機都是比較落後的型號,換句話說就是清庫存。

美國援助俄羅斯的戰鬥機大多是P-36、P-40這些老舊型號,根本無法抗衡德國的BF-109,俄羅斯人迫於無奈才不得不接收。

P-36是美國寇蒂斯公司在1936年研發的型號,1938年服役,到1943年已經遠遠落伍,美國人自己都看不上,大部分都用於出口。

P-40是P-36的升級版本,性能較P-36有一定提升,不過並沒有根本性改善,尤其是在高空作戰中,P-40缺陷明顯。

P-40在中低空的表現還算不錯,高度一旦超過6000米,P-40的速度和操控性就會急劇下跌。

德國的BF-109G由於使用了駕駛艙增壓裝置,使BF-109G的高空作戰性能大大提升,與之相比,P-40的缺點愈發明顯,這讓俄羅斯非常不滿。

花了比正常價格高很多的錢,買了一堆次品貨,這就是拿俄羅斯人當冤大頭。

南部非洲的武器裝備雖然價格昂貴,但是質量可靠技術先進,一分價錢一分貨。

美國的武器裝備也昂貴,性能還不好,明顯趁火打劫,俄羅斯空軍實戰中發現,P-40的表現甚至還不如同為38年服役的P-39,這就讓人很尷尬。

P-39是美國貝爾公司推出的戰鬥機,該機裝有4挺機槍,同時還裝有一門25毫米機炮,這使P-39擁有時下數一數二的強大火力,深受俄羅斯飛行員的喜愛。

沒辦法,俄羅斯人就喜歡暴力輸出,火力夠不夠強大是衡量飛機好不好的唯一標準,俄羅斯外購的戰鬥機,有大約一半都是P-39,P-40隻接收了48架。

另一半就是南部非洲戰鬥機了。

和P-39相比,南部非洲戰鬥機的火力更均衡,20毫米機炮的口徑,雖然比P-39的25毫米小,威力也還不錯,跟BF109的機炮口徑一樣,航空機槍則是兩挺毫米,威力比BF109裝備的毫米MG17強不少。

P-39裝備的機槍口徑是毫米,備彈4000發,25毫米機炮的備彈隻有50發。

針對俄羅斯人的喜好,美國人正在對P-39的武備係統進行再次升級,升級之後的P-39同樣采用兩挺毫米口徑機槍,機炮的口徑增加到37毫米。

這樣做的代價是備彈量大大減少,在使用毫米機槍之後,P-39的備彈量下降到400發,37毫米機炮的備彈量隻有30發。

也不知道這點子彈,夠俄羅斯飛行員們打幾分鐘。

和羅克一樣,羅斯福雖然不派軍方飛行員前往俄羅斯參戰,卻不禁止俄羅斯從美國征招飛行員雇傭兵。

美國培養飛行員的方式跟南部非洲差不多,國內同樣有大量飛行俱樂部,不過美國飛行員的技術,普遍比南部非洲飛行員要差一些。

莫洛托夫當然也不是一無所獲。

羅克和羅斯福不幫忙,戴高樂卻準備把“諾曼底”航空大隊派往俄羅斯參戰,這個決定獲得了莫洛托夫的好感。

俄羅斯跟法國的關係是比較特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光榮孤立的時候,法國就是和俄羅斯報團取暖,對抗德、奧、意三國同盟,英國一直到1907年才加入三國協約。

第一天的會議結束後,羅克和溫斯頓共進晚餐,溫斯頓對戴高樂冷嘲熱諷。

“怎麼樣,有沒有一種被出賣的感覺?”溫斯頓笑問羅克,“諾曼底”航空大隊的大部分飛行員,都在南部非洲接受過訓練,可以說是南部非洲空軍一手培養起來的。

溫斯頓不喜歡戴高樂,和羅斯福一樣都傾向於吉羅,吉羅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同樣代表自由法國。

所以羅克能理解戴高樂為什麼把“諾曼底”航空大隊派到俄羅斯去,因為戴高樂需要俄羅斯的支持。

吉羅同時獲得了羅斯福和溫斯頓的支持,戴高樂深感不安,他和吉羅的關係其實不太好,吉羅身為自由法國部隊總司令,卻一直和維希法國保持著密切聯係,這讓戴高樂很不滿。

戴高樂成立自由法國後,維希法國對戴高樂進行了缺席審判,以叛國罪叛出戴高樂死刑。

雖然貝當隨後就簽署了對戴高樂的特赦令,不過戴高樂很清楚,如果戰後自由法國和維希法國組建聯合政府,那麼戴高樂多半是要被排斥在新政府之外的。

戴高樂肯定不會接受,否則他就不會成立自由法國了。

吉羅在這種情況下還和維希法國藕斷絲連,戴高樂肯定很生氣。

“你想多了溫斯頓,戴高樂將軍怎麼做,是他的自由。”羅克不生氣,羅斯福和溫斯頓也是不安好心。

真要為了盟軍內部的穩定,全力對抗軸心國,羅斯福和溫斯頓就應該全心全意支持戴高樂,而不是從中挑撥離間。

戴高樂是自由法國總統,放著總統不支持,支持軍隊總司令,這不是挑撥離間是什麼。

吉羅也是蠢,跟維希法國眉來眼去就算了,居然還被戴高樂抓住把柄,軍人玩政治確實不擅長,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我沒有給戴高樂將軍足夠的支持,你不會生氣吧。”溫斯頓還是很重視羅克的,用這種語氣說出來,羅克有氣也不好發火。

“我理解,大陸均衡政策嘛——”羅克直接挑明,大家都是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沒什麼好指責的。

當然理解歸理解,羅克並不讚成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

“謝謝,大英帝國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危險時刻,作為英國首相,我必須這樣做。”溫斯頓一聲長歎,時間如果停留在溫斯頓擔任南部非洲總督那時候多好。

溫斯頓擔任南部非洲總督的時候,南部非洲和英國的關係處於前所未有的蜜月期,溫斯頓和羅克的關係也更進一步,那是溫斯頓最美好的回憶。

現在溫斯頓和羅克,要分彆為英國和南部非洲的利益而努力,不可避免的互挖牆腳,溫斯頓正在努力維護和羅克的友情。

羅克也一樣。

“溫斯頓,有一點你要明白,無論你努力多少,聯合王國的衰弱都已經無法逆轉。”羅克不是嘲笑溫斯頓,而是在提醒。

溫斯頓對於英國的忠誠毋庸置疑。

不過個人能力終究是有限的,溫斯頓終究沒有金手指,無法跳出這個時代的桎梏。

就算有,溫斯頓能做的也很有限。

一個朝代的衰落,並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全社會各階層都出了問題,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才隻能打破一切重頭再來。

英國現在就是這樣,內部利益傾軋亂成一團麻,各階層都想獲得更多的權利,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領紛紛鬨獨立,外部麵臨敵對國家的威脅,以及盟友國家的強力挑戰——

上帝下凡都救不了英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