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擋在星箭國際麵前的大小BOSS們】(1 / 1)

今年三月中旬,星箭重型火箭首次發射成功並且成功回收了芯一級和助推器二手火箭,讓航天發射時隔多年後再次登上了全球新聞網站的頭條。

星箭國際也是收獲了無數的欽佩和讚美,研發曆程僅耗時五年且完全獨立自主,實現了運載能力超越獵鷹9號重型火箭成了現役世界第一。

這次“星箭1703”發射成功而在全球範圍能刷屏,不僅僅讓一同較量但發射失敗的獵鷹9號火箭和SapceX公司顏麵儘失,也讓NASA的親兒子SLS很尷尬,更讓美歐日俄等國的老牌航天公司壓力山大,要知道,歐洲人正在研製的“阿裡安6號”火箭耗資50多億美元,星箭國際的研發效率的確讓他們倍感震驚。

而隨著商業航天越來越成功,最尷尬的是NASA的SLS了,SLS是航天飛機時代的產物,目標是新一代鎂國重型火箭係統,NASA希望它超越傳奇的“土星5號”配合另一個超級燒錢的大獵戶座飛船成為鎂國探月、探火和深空探索的新一代大殺器。

SLS在2011年立項並順利通過,從此每年20億美元左右的速度在吸金。

星箭國際的一枚重型火箭的造價大約億美元左右,二手的現在可以打6折,如果終極版的“星箭17E”重型火箭首次試飛成功,發射費用還會進一步的降低,SLS的日子就更難辦了,因為其發射費用保守估計也在10個億左右,能不尷尬麼。

星箭國際的消息開始傳開了,國內媒體都在大書特寫的報道,尤其是自媒體更是起了各種誇張的標題。

吃瓜網友們也是喜聞樂見的把SpaceX公司翻車和星箭國際創造曆史這兩者拿來對比,這一次星箭國際總算是上了一頭條新聞了。

國內媒體都在大書特寫的報道,內地吃瓜群眾們也是自豪之情難以言表,以前總是酸SpaceX公司,現在終於輪到被酸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外媒的文章都是頗為酸醋,這一輪較量以星箭國際勝利而告終,對他們來說看熱鬨的心情也極大的降低了體驗。

現在壓力轉到了埃隆·馬斯克和SpaceX公司身上來了,畢竟成立的早,有NASA的技術支持,自己標榜為業內的領航者,結果是這樣的局麵,既壓力山大也很尷尬。

畢竟,你SpaceX成立時間已經十五個年頭了,而星箭國際成立至今才走過五六年,現在的技術水平已經和SpaceX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小幅度領先。

這說明星箭國際的進步速度是遠遠高於SpaceX公司,照這個速度再過五年豈不是全麵領跑所有的同行了?

而星箭國際背後的那個人叫羅晟,一個善於不斷創造奇跡的男人,和這樣的人真刀真槍地展開直麵競爭,SpaceX這次發射實驗翻車,頭彩被星箭國際給搶了過去,埃隆·馬斯克現在的壓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要命的是,現在不僅僅是在私人太空探索領域與羅晟展開競爭,雙方在電動汽車領域也是對手,羅晟的蔚藍純電汽車公司現在的市值一萬多億美元,市值是汽車行業第一,世界第二的存在。

反觀特斯拉公司的市值,如今到了上市第七年,市值還不如蔚藍純電汽車公司的一個零頭。

不能量產是特斯拉電動汽車最大的傷痛,當年要不是靠著SpaceX公司拿到NASA的26億美元訂單合同的錢拆借挪用到特斯拉,恐怕現在這家純電汽車公司已經倒閉破產了。

……

星箭重型火箭發射計劃成功落幕,羅晟也沒有在瓊州逗留太久,第二天就回到了蘇城,工作重心也暫時放到星箭國際這一塊來。

“這次發射計劃的過程當中雖然出了點小插曲,但結果是大獲成功,為公司博得頭彩,總算是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榮譽了。”星箭國際總部的內部會議裡,羅晟對著與會的幾個高管和楊建安等技術大拿們笑說著。

眾人也都頗為高興,之前一直被SpaceX公司壓一頭,日子過的不是滋味,看到前天獵鷹火箭翻車,昨天星箭飛天成功形成鮮明對比,當然是倍兒舒爽的事情了。

這時羅晟補充道:“偶有領先,但差距還是要正視,星箭國際現在取得的榮譽和成就是片麵的,目前我國在材料工藝等基礎技術水平較弱是不爭的事實,可回收火箭技術仍需航天人繼續奮鬥,星箭國際目前是完全100%的國產研製技術走過來的,我不希望也麵臨向蔚藍海岸一樣在關鍵的基礎技術這塊被老外卡脖子。”

眾人一聽羅晟這位掌門人如此冷靜,並沒有因此過於自得,也讓大家把成功的喜悅暫時收在一邊,回歸現實來。

羅晟再次發言道:“稍微領先SpaceX並不意味著什麼,星箭國際在太空探索領域總的經費投入平均每年高達162億美元,僅次於NASA的193億美元,而單單‘星箭’項目的總研發投入就超過60億美元,對標SpaceX?不行,我們要對標的是NASA。”

這話說的讓在場的人既感到震撼,又仿佛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如果是彆人這麼說可能覺得是在癡心妄想,但說這話的人是當代世界首富,身價幾千億美元的存在的,手裡更是管理這幾萬億美元資產的存在。

對標NASA,至少在經費預算上麵是絕對不虛的,也知道羅晟舍得下血本。

羅晟繼續說道:“重型火箭‘星箭17E’是為了能讓我們在太空探索領域立足,而真正讓我們傲然於世的則是超重型火箭‘星箭20S’。”

這所謂的“星箭20S”,數字“20”代表的是預計在2020年定型,而這款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將達到160噸,這是史無前例的數據,不但超越了“土星5號”的127噸近軌運力,也將超越目前NASA的SLS,SLS三個版本(BlockI、IB、II)近地軌道運力從95噸到140噸不等。

“目前而言,NASA的SLS雖然還沒有正式首飛服役,但從技術領先程度和能力上,每年20億美元也比星箭的投入大,基本都是都秒殺全球,隻有我們的‘星箭20S’能夠鎮壓它,所以我們還不值得驕傲。”

眾人默默的點點頭。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這已經值的驕傲了,NASA的背後可是當今的世界霸主,星箭國際的背後指使當今的世界首富,除了星箭國際,還沒有任何一家私人太空公司敢和NASA對標的。

但也正因為如此,讓星箭國際的航天人戰意澎湃。

事實上,羅晟對於現在的競爭者SpaceX公司也好,藍色起源也好,亦或者內華達山脈、軌道科學等等這些私營航天公司也好,都隻是視為中途關卡的小BOSS而已,贏了他們是應該的,這些小BOSS都是NASA養的小弟弟,NASA才是大BOSS。

而終極BOSS則是北美軍工體係,是那幾大王牌企業,是波音公司、是諾格、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外界都把星箭國際和SpaceX公司、藍色起源、軌道科學這些私營航天公司對標,根本就沒有往NASA或北美軍工體係去想,因為是個人都覺得這不靠譜。

但星箭國際就是有這麼大膽的想法,夢想總歸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否則能對得起每年160多億美元的經費預算?

不過,羅晟倒也並不著急,BOSS要一個一個刷,關卡要一個一個通過。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