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欽定人教版(1 / 1)

張亮並不知道,自己的弗萊格立得有多準。

李素走後,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初六,又是大朝會的日子。

這次的朝會上,討論了很多千頭萬緒的日常公務。但其中也夾雜了一條,便是對五日前那個“任命劉備為廣昌縣長”敕命的反饋。

三月三號的時候,有司就已經知道劉備棄官了,但今天才算是在朝會上提到了一句。然後知道這事兒的範圍,也就從有關部門,擴大到了整個朝堂。稍微有點品級的京官,都確保聽說過了劉備這個名字,不少人暗暗讚歎其孝義足以為楷模。

還有些對漢朝孝廉造假比較敏感的人,則覺得將來肯定會冒出一股新的孝廉行徑跟風潮。

說不定從此以後,那些異地做官、還是做不值錢小官、沒有正經孝廉出身的人,都會拚命發掘一下,自己家裡有沒有什麼長輩親戚、是生活在如今有亂賊猖獗的戰亂地區的。然後就會找個借口,棄官去賊占區組織鄉勇抗擊、博取孝義名聲。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劉備這種孝義行徑,好歹是有門檻的。正如當年劉繇劉正禮的孝義行徑,也是有門檻的。

你首先得知兵、能打仗,才能模仿這種孝行。

不然到了張純、區星、或者將來的葛陂黃巾軍地盤上,打不過對方,直接被反賊一刀砍死,孝義的戲也就白演了。

而且,模仿者終究是需要觀望一段時間的,所謂不見兔子不撒鷹。

得大家都看到劉備因為這個棄官孝義的舉動,得到了更大的好處,落袋為安了,大家才會放心跟風。

所以至少今年上半年,是絕對不會有人跟風了。

……

大朝會次日,三月初七清晨。

張亮作為甄家商號在雒陽的大管事,並不用親自起早去各處商鋪、工坊巡視。

所以他按照往常的作息時間,睡到卯時末刻,才施施然起床,然後在辰時吃過早飯,正常節奏出門做事。

然而,大約辰時過半,他剛穿戴洗漱整齊、還在家中吃著羊肉湯餅,屬下一名管賬的夥計急吼吼上門,跟他通報了一個好消息。

“管事!西城那家賣紙的商號,都擠滿了客人了!早上才開門不到一個時辰,就賣出去幾百卷《孝義錄》了。

店裡擺的存貨都賣光了!連帶著李先生在咱那兒造的那批左伯紙,有還沒拿去印的,也都有不少太學士子買了去,說是要自己傳抄!咱趕緊從庫房和工坊裡調貨過去吧!”

甄家在西城的商號,正是主營賣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以及其他一些文人常會光顧的珍玩雅趣之物,如今賣書也是在那家店。因為西城那家店的位置臨近太學,雒陽有好幾萬進過太學的讀書人,在那兒做這種生意特彆附和市場定位,生意也好。

張亮一聽這好消息,驚訝得竹筷子都掉在桌上了。

這不可能啊!前天還隻能一整天賣十幾卷呢,怎麼才兩天工夫,就忽然風向大變,一早上就賣出去幾百卷了?

這漲幅也太誇張了吧。

“咱一共印了多少?”張亮連忙追問。

“一共印了一千卷,當時您還是說,給李先生一個麵子,多印點兒慢慢賣,哪怕砸一些在手上,就當是給李先生劉縣尉賣個人情了。

另外還有幾千張大尺寸的左伯紙,也是這一批的,造好了放在那邊晾著,李先生也沒提走,說是賣完了隨時讓咱幫著加印。”

張亮連忙吩咐:“快快快!立刻把工坊裡的存貨全部調到太學旁邊那家店!剩下的紙墨也調度起來,召回匠人趕緊加印!我親自去西城店裡查看!”

張亮撿起桌上的筷子,把湯餅碗中最後兩塊羊肉夾吃了,剩下就丟給家中仆人,自己急吼吼地帶著夥計出門。

仆人雖然沒吃到肉,但能喝到淳厚的羊肉燉湯煮的餅,也是非常難得了。主人走後,立刻就端起剩碗稀裡嘩啦吃完,連羊湯都全部喝儘。

半刻鐘之後,張亮就騎著驢趕到了太學附近那家商鋪——他倒不是坐不起車,而是作為商人,一貫要懂得低調。京師豪門太多,商人在城裡坐車太過顯擺,容易被人惦記。

到了店門口,他就看到了驚人的一幕,起碼還有好幾十個太學生在那閒逛。店裡存貨的《孝義錄》應該是賣完了,最後還有兩卷也被其中兩人買走,但其他沒買到的太學生堵著他們不讓走,讓這倆人暫時當眾朗誦,好讓大夥兒聽聽書中講的究竟是什麼事跡。

那倆搶到最後幾本書的買家,怕拉仇恨得罪人,也就半推半就從了。

一時間,店門口搖頭晃腦的讀書聲不絕於耳,惹得旁邊鋪子的商人也都側目過來圍觀。

張亮幫甄家打理雒陽的生意還不滿兩年,雒陽富商藏龍臥虎。甄家在冀州或許是排得上號的豪商,但在京師卻也未必壓得過頂級的競爭對手。

所以兩年來,他從沒見過這種程度的被同行羨慕的盛況。此時此刻,他內心當然是又慚愧又激動:

“幸虧當初我還想賣個人情給李先生,答應讓匠人多印一點呢……生意居然這麼好,給甄家都長臉了,回去主母定然會愈發重用我的。”

心中如是思忖著,他便看到與他同來的一名夥計,押著一批貨送進店內,大約又有兩三百卷,總算把圍在門口的幾十個人打發走了。大夥買到了書卷之後,紛紛準備散去。

張亮趁機拉住一名準備離去的太學生問道:“這位兄台,你們今日怎得如此齊心、都來買這新書?可是聽聞了什麼商戶的宣揚麼?”

那太學生用看無知者的眼神,上下打量他兩眼:“你是讀書人麼?”

張亮一尷尬,他當然不算讀書人。

但漢朝士人和非士人的衣冠差彆也不大,也不像後世科舉朝代那樣,弄點兒方巾之類隻有秀才才能穿的衣服禮製。此刻他穿著還算樸素大氣,要假裝讀書人倒也能做到。

於是他連忙托詞:“小弟是外鄉人,初來乍到不明所以……”

那太學生立刻頗為驕傲:“原來是鄉下人,難怪了——你可知,昨日朝議之時,滿朝公卿都在議論幽州張純作亂、漁陽糜爛的事兒。就有人提到上次朝廷征辟的一名平叛官員的孝義之舉。

那人叫劉備,居然為了救自己老家的叔叔、不從朝廷調遣,放棄了外地的官職非要回老家殺賊。滿朝公卿都為之感慨,如今我大漢朝正在危機多事之秋,正要弘揚如此忠義之士,以家國為重!

朝議之後,太常卿親自嘉許,說要在太學弘揚其義舉,將來說不定還要查問士子們的感想呢。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覺其香。我輩忠義之人,怎能不學這些忠義事跡?”

說罷,那太學生就拿著買到的書,傲然飄然而去。

張亮一臉懵逼,震驚久久不散。

自己當初的瞎幾把意淫,居然一語成讖了!

那李素,究竟有何等手段,竟能讓太常卿親自嘉許他所寫的書和事跡?

要知道,太常卿就等於後世的禮部尚書,也就相當於管禮法和教育部門。

用後世的話來說,李素就相當於一個初出茅廬、剛寫了一點粗淺文章,想要去發表出版、賺點稀飯錢。

但他的作品,剛上市的前幾天,根本無人問津,至少是覺得“當故事讀讀還行,花錢買就算了”。

但是,僅僅幾天之後,這本書就被教育主管部門的大領導,直接欽定為“人教版”、要求全國教育部門學習。還是讀完要寫讀後感那種、寫你從這個先進事跡裡學到了什麼文件精神。

這特麼能不熱賣麼!

京師累積的、上過太學的讀書人,怕不有數萬之眾,難怪太常卿發話之後,第一天上午就賣光一千卷都毫無壓力!

一卷書賺一百多錢的純利潤,一卷紙也要賺三十幾錢。這一天下來,恐怕能賺幾十萬錢。

錢還不是關鍵,關鍵是這背後的人情、能量,以及能掀起的影響。

“一定要把這兒發生的事情告訴主母和少主,這李先生之能,太可怕了,跟他合作,絕對是天下最賺的生意。”張亮心中,已然把李素敬若神明。

一個隨便寫本書就能讓教育部門大領導為他站台的存在,富商們還不趕緊下重注抱大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