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過五關(1 / 1)

錦衣夜行 月關 2156 字 1個月前

劉玉玨掀帳而入,見夏潯還在地上勾勾劃劃,便喚道:“大哥!”

“哦!玉玨來了,坐。今天有什麼收獲?”夏潯看見他,忙拍拍身旁氈毯。

劉玉玨本來就是馬戲班的人,按照他的說辭,又和夏潯有主仆之誼和兄弟之情,常來看他,本在情理之中,郭奕軒對此並未生疑。

劉玉玨在氈毯上盤膝坐下,沒精打彩地歎道:“沒打聽到什麼有用的消息,咱們現在和帖木兒近在咫尺,卻難再進寸步,想來實在叫人泄氣。”

夏潯微笑道:“莫急,辦法總歸是有的,任何線索,都有可能為我們所利用,倒不一定必須得是直接與我們的目的相關的。這個道理,我早就教過你,怎麼又忘記了?說說看,今天有何收獲?”

劉玉玨把他今天聽到看到的消息,絲毫不漏地對夏潯說了一遍。

夏潯給他斟了杯茶,一邊慢慢地啜著茶水,一邊聽他講述,聽到他提起軍中允許飲酒時軍紀蕩然無存的情況,雙目突然一亮,他隻一舉手,劉玉玨就知道他已有了什麼想法,馬上閉了嘴,靜靜地凝視著他。

夏潯微微側著頭,雙眼盯著帳角,唐賽兒正在那裡練功。她這幻術對手的靈活姓要求極高,同武功一樣,每曰都需勤練不輟,唐賽兒此刻正在帳角坐著,手中拿著一隻茶杯,那茶杯時而像跳舞似的在她指間靈活地跳動,時而攸地消失,再一張手,便又神奇地出現。

夏潯似乎在盯著她看,可是漸漸雙眼便失去了焦距,好象透過了唐賽兒的身子,看向一片虛無。劉玉玨認真地看著夏潯,隻見他時而點頭,時而搖頭,時而蹙眉深思,時而頷微笑,僅這一番思索,竟然足足有半個時辰,坐得他的腿都麻了,夏潯還在思索當中。

劉玉玨不禁想道:“大哥莫非要利用這件事?可是,縱然軍中飲酒,秩序混亂之際,帖木兒的親軍護衛營也不可能散漫異常,更不可能允許人接近貼木兒,眾目睽睽之下要接近他都不可能,更不要說是刺殺了。

再者,要想讓軍中開禁酒令,除非生了能叫帖木兒異常高興的大事,大哥能有什麼辦法,乾一件叫貼木兒欣喜若狂、開禁酗酒的事情?以國公的能力,恐怕除非是令我軍詐敗,叫帖木兒的軍隊打一場大大的勝仗。

可是這東西方兩大強國碰撞的第一仗,於軍心士氣至關重要,如果詐降,隻有將帥可知,勢必不可能告訴士兵們知道,士氣沮喪低迷到了極點,隻怕要弄巧成拙,真個葬送了整個戰爭的勝利。何況國公如今身陷敵營,哪有可能聯係上大明的軍隊,並叫宋晟將軍依照他的主意行事?”

“大哥,怎麼樣,想出辦法了麼?”又過許久,劉玉玨實在忍不住問道。夏潯搖搖頭道:“這件事,我需要好好想想。”

劉玉玨歎了口氣道:“大哥,要打帖木兒的主意,實在是難如登天,尤其是時間緊促,容不得我們深思熟慮認真準備,大哥,如果實在不行,咱們就執行下策吧,不管成功與否,隻管動手行刺,關鍵時候留下指向哈裡蘇丹的證據,逼反了帖木兒的右路軍,這也是奇功一件呐!”

夏潯搖搖頭道:“如果行刺實不可為,才能出此下策,但有一線機會,就要儘量殺掉帖木兒。帖木兒帝國太龐大了,而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維係它的就是帖木兒一人,如果帖木兒不死,哈裡蘇丹帶不走太多人的,也無法造成帖木兒帝國的內亂。”

“如此強大的一股勢力,要從外部征服它,需要付出重大的犧牲,而從內部著手,卻能事半功倍。我們好不容易有了哈裡蘇丹這個內應,怎麼可以輕易放棄?何況,我對刺殺貼木兒,已經有了幾條腹案,成功率都有三成以上!”

夏潯深深地吸了口氣,道:“刺殺一位君王,有一成可能,就已值得冒險了,何況三成?不過,我這幾條腹案,都無法做到殺人無形。玉玨,最高境界的刺客,不是一擊必殺,也不是無人知道是你殺的人。”

劉玉玨驚道:“一擊必中,已是高手,事了拂衣去,不留身與名,更是一流高手,這還不成,那要如何才是最高的境界?”

夏潯道:“最高境界是要死者死的不像是被人殺死的,唯其如此,才是最最成功的行刺,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我之為難,正在於此,如果一天之內,我還想不出更為妥當的辦法,我會從我已經想到的幾個方案中拿一個出來執行的。”

說到這裡,夏潯不期然地想起了他在青州除掉錦衣衛四大密探的事來,張十三心腸狠、馮西輝武功高,劉旭生姓謹慎、安立桐狡猾多疑,可他把這些絆腳石都一一除掉了,當時他所用的辦法,就已做到了“事了拂衣去,不留身與名”地境界,人人都知道他們是被人殺的,卻無法找出殺人的人!

一擊必殺,那是一個高明的殺手,也是許多殺手一生追求的境界,可是殺人無名,才是更加高明的境界。一個殺手,如果在殺手界名聲遠揚,甚至什麼排名第一、第二,這個人就離死不遠了。

真正高明的殺手,是無人知道你是如此高明。而這,還不是最高的境界,更加高明的境界,是殺了人,卻叫所有人都認為被殺者隻是自然的死亡。這需要智慧,需要極其高明的智慧,還需要縝密的心路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

自出青州,夏潯與天鬥、與人鬥,智計百出,有勇有謀,每一道關、每一個坎,都被他闖過來了。而這一次,他還需要與自己鬥,唯有越自己,他才能設計出一個完美無暇的殺人計劃。

他需要闖過重重警戒去刺殺一位君王!

他需要把這位處於嚴密保護下的君王成功擊殺!

他需要把這刺殺,掩飾成一個自然死亡!

他需要儘量保證自己的人在殺人現場全身而退!

最後,他需要擺脫自己的“盟友”,帶著男男女女、大大小小七八口人安然返回大明!

他所設計的計劃,必須儘量保證可以連過五關,而這任何一關,都是幾乎不可逾越的一座巔峰!

※※※※※※※※※※※※※※※※※※※※※※※※※※※帖木兒今天的精神很好,這個六十九歲的老人靜靜地坐在他的白熊皮座椅上,側著身,臉頰貼在柔軟的皮毛上,認真傾聽著部下們的意見。

沙哈魯的左路軍姍姍來遲,終於趕到了集結地點。對此,帖木兒並未給予過多的苛責。他是一個冷血的、鐵腕的君王,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大家族的家長,一個父親。老兒子,大孫子,總是格外受到長輩疼愛的,對帖木兒這位大帝來說也不例外。

他的親生兒子隻剩下兩個了,老三體弱多病,多年以來一直留守撒馬爾罕,他彪炳千秋的功業都是他或他其他的子孫創下的,他很不喜歡這個無所建樹的老三,而老四驍勇善戰,又是兒子裡邊最小的一個,最得他的歡心。

再說,他的計劃原本就打了提前量,他選擇冬季行軍,是因為夏季翻越沙漠,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那酷熱足以讓飛鳥都不敢飛越沙漠的上空。可他並不想選擇冬季作戰,冬季作戰對攻擊的一方來說明顯更加不利,會為他增加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這個時間恰恰好,春暖花開,冰河消凍,氣候正適宜的時候。

還有一點就是,右路軍統帥、他的孫子哈裡蘇丹已經被他剝奪了軍權,如果此時再處罰他的左路軍統帥,那他就需要對軍隊徹底進行一次重新部署了,時間上已不允許他這麼做。

將領們正在爭執不下,他們現在所爭執的焦點隻剩下一個:主攻方向。

一部分將領堅持認為,應該穿越帕米爾高原,攻高密、占沙洲,以此為基地,強奪嘉峪關進入陝西,儘取關中之地,東瞰中原腹地。堅持這一意見的,包括已經趕去接收哈裡蘇丹兵權的蓋蘇耶丁,他們是太子派的人。

另一部分將領認為,右路軍由蓋蘇耶丁統帥,奪哈密、沙洲,強攻嘉峪關,中軍主力則配合左路軍繞道天山以北,從山西北麵進攻明帝國北方防線。這一部分將領主要是傾向於皇四子沙哈魯的人。

支持以嘉峪關為主攻路線的人認為秦始皇就是以進可攻、退可守的關中為根據地,消滅東方六國,得到了整個天下。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可以效仿秦始皇,以他們武力之強大,隻要把關中納入自己囊中,就有能力得到整個大明。

皇四子沙哈魯一派竭力反對,他們說哈密和沙洲中間的距離太遠,又是沙漠,在不毛之地不宜運輸輜重,一旦不能迅攻克嘉峪關,數十萬大軍屯於嘉峪關外,就會形成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麵。

永樂皇靖難之役中,陝西和嘉峪關方向的明軍基本沒有參與內戰,這支強大的邊防軍團如果依托地形和關隘全力抵禦帖木兒大軍,隻要堅持幾個月,軍需後援難繼的帖木兒帝[***]隊將不戰自潰,因為很明顯的是,明軍一定會對沙洲進行堅壁清野,他們從當地得不到足夠的補給。

最後一點是:主攻嘉峪關的話,那麼右路軍就要承擔主攻任務,而右路軍統帥蓋蘇耶丁剛剛接手哈裡蘇丹的人馬,軍中將領多為哈裡舊部,恐怕調動不是那麼得心應手。

四皇子派認為應該從山西進入中原。因為這條路是廣袤的草原,戰馬和他們充做食糧的牛羊都可以有充足的東西吃,他們不需要攜帶大量的牧草,草原上的水源也比沙漠中充足。此外,北方曆經了遼金元三代統治,大明統治北方才四十年,北方漢人對中原王朝的忠誠度不夠,對異族的抵觸也不是那麼強烈。

太子派的人對此提出了兩個反對意見,一是這條路比較繞遠,二是帖木兒可汗出兵前同韃靼和瓦剌打了招呼,向他們表示了友好,可是瓦剌的態度非常曖昧。要走山西破雁門關就要經過瓦剌的地盤,如果瓦剌從中作梗,甚至與明軍媾和,從背後攻擊他們,帝國的勇士們就要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

憑心而論,兩派的目的雖然都是為了爭功才互相攻訐對方的主攻路線,但是他們所說的優勢和缺陷都是是實際存在的情形,在帖木兒這位睿智的皇帝麵前,想要打壓政敵,也得拿出點真本事才行。

帖木兒原本的計劃中,是要嘉峪關為主攻方向的,但是要攻嘉峪關,就得以沙洲為跳板,而大明輔國公楊旭在沙洲大刀闊斧一番整頓,以血腥手段鏟除了眾多傾向帖木兒帝國的豪門,已經左右了沙洲地方勢力。現在嘉峪關外的沙洲與他此前了解的情形有了重大的改變擇。

在原本的情況中,由於大明擔心對嘉峪關外的勢力太強硬了會讓更多人倒向帖木兒,所以對沙洲地方勢力采取了懷柔手段,基本上,他們過於相信嘉峪關的險峻,對關外是放任自流的。到時候帖木兒帝國隻要一麵爭取一麵打壓,就一定可以得到沙洲地方勢力支持,最起碼可以得到他們的補給,不管是巧取豪奪,還是迫其貢獻。

可是楊旭這條臭魚腥了一鍋湯,現在隻要這邊大軍一動,那裡肯定是堅壁清野,軍民儘撤入關。大漠漫漫,是他們最好的保護,他們可以從容撤走,把沙洲撤的像是一塊狗啃過的骨頭,什麼都不剩。

兩派僵持不下,最後又把這個難題推到了帖木兒身上,雙方爭論的時候,帖木兒已在緊張地思索,當兩派停止爭論,都把目光向他投來時,貼木兒清咳一聲,用他蒼老而有力的聲音斷然道:“依照前議,主攻仍舊放在嘉峪關,左路軍待機而動。

行軍打仗,縱有必勝之把握,也當先慮其敗。一旦嘉峪關強取不下,左路軍之行動,則有可牽製明軍主力,使其不能增援嘉峪關,右路軍則由中軍策應,退回彆失八裡待命。若嘉峪關順利打開,則左路軍徑取山西雁門關,一南一北,兩路合擊,到那時候,瓦剌未必還有與我一戰之膽!”

貼木兒扶著扶手緩緩站起,沉聲命令道:“全軍戰備,十五天後正式開戰!傳令哈裡,迅交接軍隊!派人往瓦剌一行,做外交之最後努力!”

(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