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實驗啟動(1 / 1)

研討會結束之後,陸舟也隨著人潮離開了會場。

然而就在他正準備向實驗樓的方向走去的時候,忽然有人從身後叫住了自己。

“陸教授,好久不見啊。”

回過頭看去,隻見李榮恩教授正麵帶笑容地向自己這邊走來。

想到前段時間自己剛剛從老先生這裡挖走了兩員大將,陸舟一時間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不由笑著問好。

“好久不見,您身體還好吧。”

“彆的都好,就是這心臟不太好,”看著陸舟,李教授雖然是笑著,但語氣還是頗有些怨念,“好不容易帶出來兩個徒弟,這下好了,全都給你拐跑了。”

“這個……怎麼能叫是拐跑了。”陸舟乾咳了一聲說道,“而且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您一定會找到更好的——”

李教授搖了搖頭:“行了,我不是來找你興師問罪的,他們能有一個好的去處,我也算是放心了。雖然沒讀博有些可惜,但在你這兒,能學到的東西不比在我這兒學到的少。”

要說就因為挖走了兩個學生興師而問罪,那也太誇張了點。誰也不能說自己帶出來的學生,畢業了就一定得在自己這兒打工,即便他確實有將兩人吸納進中山新材做研究的想法。

跟著陸舟明顯更有前途,在薪資待遇不壞的情況下,任何打算在這一行有所發展的年輕人,都會做出類似的選擇。對於兩位學生的選擇,李榮恩雖然不舍,卻也是支持的。

他的研究團隊,還不至於因為少了兩個碩士而出現什麼影響。

停頓了片刻,老先生看著陸舟認真問道,“說實話,你在研討會上證明的過程,我看的不是太懂。關於那個空心碳球的結論,你是認真的?”

陸舟點了點頭:“我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亂講。”

在碳硫複合材料中,空心碳球算是比較新穎的一個思路,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且得益於碳納米技術的突破,類似於碳納米管、富勒烯、石墨烯材料的價格每年都在下跌,應用到工業生產中也並非沒有現實基礎。

盯著陸舟看了好一會兒,李教授忽然笑著搖了搖頭:“……孫洪標那個老家夥的眼睛還是毒辣,看來他說的沒錯,你小子確實胸有成竹了。”

陸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謙虛道:“胸有成竹誇張了,我也隻是有三成的把握而已。”

當然,這三成的把握僅僅是成功的把握而已,並非是什麼成功率,實驗這東西鬼才知道要做多少次。

畢竟他對空心碳球的猜測全都是建立在基於常識做出的推論上,雖然用數學方法能證明這種可行性,但能不能找到這種材料還真不好說。

“三成的把握已經很高了,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實驗都是去賭不到一成的可能性。”感慨了一句之後,李教授看著陸舟,繼續說道,“那就期待你的好消息了。”

陸舟問道:“您的研究團隊不參與嗎?”

李教授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你都已經進去了,我還摻和個啥?等著看你論文得了。”

中山新材畢竟不是什麼行業巨頭,資金有限。做鋰硫電池方向的研發短期內很難看到成效,身為企業股東之一的李榮恩,自然不會貿然往裡麵投錢。

而且國內鋰電負極材料還有很大的市場空缺,相比起做新材料的研發,遠不如先把眼前的市場給消化了。

至於鋰硫電池這個大項目,還是交給那些行業巨頭去搗鼓好了。

……

會議的總結文件大概過上十天半個月才會下來,不過那些東西和陸舟沒什麼關係。

國家項目很重要,享受了政策的優惠還是得出點力氣的,不過係統的任務也很重要,兩邊的研究工作陸舟都不打算落下。

而且,同樣是做空心碳球這個方向,雖然兩邊實驗室的實驗任務不同,但在部分研究上彼此之間還是能起到互補作用的。

次日上午,陸舟通過遠程視頻處理完一部分麵試的事情之後,順便和遠在矽穀的薩羅特教授進行了視頻通話。

金陵這邊的研究所,儀器大概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到位,但矽穀那邊的實驗室,隨著星空科技的資金到位之後,已經可以開始實驗了。

十萬美元的年薪不算便宜,陸舟沒打算養一群閒人。

做好了具體的研究計劃之後,他很快編輯了一封郵件,發到了薩羅特的郵箱裡。

“……具體的研究計劃我已經發到了你的工作郵箱裡,你先看一遍,有什麼問題可以告訴我。”

根據陸舟對那個碳納米小球的拓撲學分析得出的結論,它的原型大概可以拆解成一個C70富勒烯分子與一個存在兩個拓撲缺陷的碳納米管。

用化學的語言進行描述便是,將C70富勒烯材料的部分π鍵打開,並用存在撲拓缺陷的碳納米管對其進行修飾,在特定的條件下改變其分子空間構型。

這聽起來似乎很複雜,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也並不算很難。

首先將電弧室抽成真空,通入氦氣,兩根高純度的石墨棒靠近,並通過高壓電產生電弧效應,碳棒氣化產生的等離子體在惰性氣體環境下不斷碰撞,就能形成穩定的C60、C70等富勒烯大分子。

將其中的C70分子篩選出來,和通過CVD真空管式爐生產的碳納米管進行混合,在真空環境下發生熱反應。

由於π鍵和大π鍵本身的不穩定性,加熱期間會產生相當複雜的化學反應。根據預期的高分子模型進行比對,從反應室中不斷篩選出相似的產物,然後分析產物的物理、化學性質。

也許一千克的產物中,能找到那麼幾毫克的寶藏。然後根據產物、時間、用料等因素繪製不同的曲線,摸索出一條類似於經驗公式的東西,進而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理論。

這看起來似乎是個笨方法,但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卻是當前最合適的選擇。

畢竟在尋找一個穩定製備的方法之前,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事實上,很多材料學的實驗,都是通過這種“笨方法”做出來的。

然而即便知道這是唯一的選擇,在看過了陸舟製定的研究計劃之後,薩羅特對於這毫無技術含量的實驗還是忍不住吐槽了句:“說實話,這些實驗我們完全可以外包給彆人去做。”

陸舟:“彆人的數據我用著不放心,更何況什麼都外包出去了,我還留著你有什麼用。”

視頻鏡頭對麵的薩羅特訕訕一笑,頓時不再嗶嗶了。

“遵命,我的老板……我馬上按照您的要求吩咐下去。”

看著如此聽話的薩羅特教授,陸舟滿意地點了點頭,鼓勵道:“加油好好乾,對自己的研究有信心一點,說不準就是一篇《Nature》。”

雖然嘴上是不嗶嗶了,但薩羅特還是忍不住在心中嗶嗶了兩句。

就這玩意兒上《Nature》?

不存在的。

他無論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都看不出來這東西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