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狂言(1 / 1)

覆漢 榴彈怕水 2282 字 1個月前

“你想哪兒去了?”正在與兒媳婦等人擼貓閒坐的公孫大娘見到自家兒子如此憤然,也是直接笑出了聲。“他哪敢稱王?這是我與他起的外號!”

公孫珣當即釋然:“這倒罷了,可這外號又是如何來的?”

“你可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那種放在湯裡的乾貨……我喚做蘑菇的那種?”公孫大娘不以為意道。“全都是他送的,而且他因為害怕送錯,便每次都送幾十上百種到咱們家。”

“所以才有了蘑菇大王的說法嗎?”一旁的馮芷眉眼初開,不禁含笑插嘴詢問。

公孫大娘笑而不語。

而公孫珣仰頭思索片刻,卻是忽然大怒:“居然是那個蘑菇大王嗎?此人還不死心嗎?而且何時又成了高句麗五部之一的族長?!”

馮芷嚇了一跳,趙芸和卞玉也好奇看了過來,公孫大娘卻是再度大笑:“他本就是貫那部的族長之子,他爹死了,他自然便是族長了。”

公孫珣麵色青紅不定,也隻能是甩手出去了。

原來,這位蘑菇大王公孫珣是知道的,不過那時他還很小,而安利號也尚沒有那麼強大,彼輩也不是什麼族長。當時,對方曾經親自帶著自家部族中的貨物來到遼西販賣……而現在想想,這廝恐怕是探聽軍情的意思居多一些。

畢竟,自從高句麗反出新莽,趁機做大,大漢朝的東北政策,向來是扶助最弱小的扶餘人,阻止高句麗人的擴張,而如今的玄菟郡,其實本身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便是對付高句麗。

且不替提這些瑣事了,總之,當時這廝來到遼西做生意,因為貨物眾多,便得到了正在擴展業務的公孫大娘的召見。

而這一召見便了不得了,試想,這麼一個高句麗土包子,何曾見過中原貴族婦女的風采?所以,彼輩與公孫大娘見過一麵,眼見著對方如此氣度形象,便不由視為天人,又聽說對方是一個寡婦,便念念不忘,多有求親的意思。

當然了,結果自然不必多說,公孫大娘哪裡會跟對方去做什麼高句麗野人?當場被打了出去不說,差點連命都丟了。

不過,這廝倒是鍥而不舍,數年間屢次從高句麗送金送銀送珍珠送蘑菇,公孫大娘見得煩了,便送了對方一個‘蘑菇大王’的稱號。這個稱呼,與其說是調笑對方當日送的蘑菇種類多,倒不如說是嫌對方磨人的功夫惹人煩!

這事,公孫珣小時候是聽過周圍人當笑話說過的。

然而,時事易轉,如今公孫大娘怕都要抱孫子了,公孫珣也從一稚童變成了一任襄平令,這蘑菇大王啞啞可慮卻居然還活著,而且還專門來遼東拜會故人,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

但癢癢歸癢癢,人家若不失禮,當著自家老娘的麵,公孫珣還真沒轍。

到了傍晚,宴席大開,公孫大娘毫不客氣的坐到了上首,然後以前玄菟太守公孫域、‘海內名犯’張儉、自己兒子襄平令公孫珣還有諸如呂範、婁圭等人作陪,就在自家堂上招待了這位隔壁高句麗過來的客人啞啞可慮。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公孫大娘更是展示了自己讓鐵官精心打造的新作品——數口鐵鍋,並讓人在堂中親自演示了如何用豬油炒菜!

這倒是讓張儉給猜中了。

不得不說,炒菜的味道確實讓人感到新奇,這幾口鍋的出現似乎也有顛覆眾人對飯食認知的意味,倒也可以稱得上的妙品了……眾人吃的極為舒服,酒宴氣氛更是上了一層咯。

至於說公孫珣死盯著的啞啞可慮,可能他如今的年紀已經算是所謂‘老朽’了,肚子都鼓起來了,往事如雲煙嘛,倒也什麼看的開,所以全程都沒有多餘的話題,也沒有什麼失禮的表現。再加上他這人漢話不賴,又知禮儀,而且梁冠直裾,修發蓄胡,一身打扮宛如一個胖乎乎的漢境老儒生似的,眾人自然也都少了幾分輕視,倒也是一片和諧之意。

不過,公孫珣既然存心要找茬,又怎麼可能會找不到呢?

“這些年多蒙大娘和公孫太守照顧我們部族生意,族中能夠積蓄些許財富,都是靠兩位給麵子,容老朽敬二位一杯。”啞啞可慮起身舉杯滿飲了一次,方才坐了回去。

“說起高句麗商路。”就在公孫大娘和公孫域準備舉杯回敬的時候,公孫珣卻突然插話言道。“我這裡卻有一些與之有關的疑難之事,正要借這個機會說給幾位聽……”

當著外人的麵,公孫大娘還是很給自己兒子麵子的,便當即放下酒杯,

而公孫珣所說的,便是那些送入自己住處的卷宗了。

“凡不到三年,便有百餘人喪命於商路之上。”借著燭火,公孫珣以杯拍案歎道。“也不知道這之前十幾年,為此死了多少人命?總得想法子抑製一下。”

“文琪想多了。”第一個出言反駁的居然是前玄菟太守、公孫度的乾爹公孫域,他如今也已經垂垂老朽,但終究是打過仗的邊郡太守,所以倒是出言乾脆。“邊地野人,命不值錢,你想他作甚……依我說,死便死了!”

不過,公孫大娘倒是認真的皺了皺眉頭:“無辜喪生,終究有愧,要是能有法子減免一些還是好的。”

“這確實沒法子!”公孫域趕緊勸道。“嬸娘切莫因噎廢食,真要是因此影響了商路,怕是壞處更大!這種東西,本是邊郡商路上不可免的,以前咱們安利號沒有鋪開的時候,這邊隻是馬匹和布帛生意,卻比現在更亂……邊郡之地,尤其是靠近彆國的地方,本來就沒有什麼秩序可言!至於說這些卷宗,文琪聽我一言,一把火燒了便是!”

“話是如此了。”公孫珣不由蹙眉道。“可如今既然在編練民防,若是能多有巡邏,恐怕也會好上不少。”

“莫開玩笑,”公孫域登時正色。“我朝與高句麗之間雖然已經數年沒有戰事,可若是邊境陡然添兵,怕是要引起乾戈的,到時候死的就不是一個兩個人了!”

公孫珣聞言當即扭頭看向了那位高句麗的蘑菇大王。

眾人麵露恍然,從公孫域到公孫大娘,便是下方陪坐的呂範、婁圭等人,也都順勢看向了此人。

啞啞可慮見狀不由苦笑:“從我貫那部而言,自然是希望邊境安穩,大家和睦相處,但諸位可知道如今高句麗的局勢?”

“我自然是知道的。”公孫域搖頭歎道。“但我這族弟卻並不知曉,可慮公不妨與之直言。”

公孫珣微微蹙眉,他本是想借個由頭讓對方在自家母親麵前顯得無能,從而出口惡氣而已,還真沒有想太多高句麗之事,然而如今局麵,這高句麗居然真有什麼內情不成?

“我們高句麗的來曆,自然不必多言。”啞啞可慮見狀,倒也沒有想太多,隻是正色對公孫珣等人講解起來。“乃是源於北麵的扶餘,當時初代大王朱蒙在扶餘爭奪王位失敗,便帶著一群附庸部族一路南下,然後遇到大漢邊界,便在此處定居下來依附大漢,為玄菟郡高句麗縣的侯國,而當時便有一侯加五部之分。而後來王莽代漢,驅我族北伐匈奴,族人不願行,朱蒙王便被誅殺,從此我們高句麗稱王獨立,並日漸擴張做大……這些倒不必多言,隻是一王五部的規格卻是一直沒變的,王自為王,政事則出於五部貴人,便是中間有王族衰弱,強部代替為王一事,也依然是一王五部。”

眾人紛紛微微頷首……且不提眾人皆知的高句麗曆史,對方強調的其實是所謂的高句麗的內部政治製度。按照他的說法,高句麗五部,是不包括王族的,換言之,應該是有六部,這六部甚至可以內部輪換王位!而後來所有的擴張紅利,都是這六部一起享用。

而這六部,便是高句麗內部政治基本盤了。

“但是,”啞啞可慮忽然搖頭感歎道。“大約是二十餘年前,五部之一的椽那部漸漸強橫,遠超我們其他四部。其中更是出現了明臨答夫這個人物,此人素來執掌軍權,十餘年前勢力達到極致之後,便擅自廢立國主,王族成年者也幾乎被他殺了個精光,如今我們的那個什麼王雖然是被弑之王的親弟弟,卻不過是個傀儡罷了。”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便是出了權臣了!

“剛開始的時候,”啞啞可慮繼續言道。“明臨答夫還願意跟我們其餘四部做些交換,我和桓那部的於畀留甚至一度被他邀請執掌國政,但隨著他權勢日漲,一把年紀還尚公主、分公有國土為他私地,還擋住了兩次大漢的攻擊……如今的他已經是大政獨攬,甚至還仿效貴國大將軍之例,建了一個官職,喚做莫離支,獨攬朝政,準備父死子繼!”

“天下事都是一回事。”張儉聞言難得感慨一聲道。

“我曾與明臨答夫有過交手。”公孫域也回憶道。“當日聽聞高句麗內亂,便起兵五千,準備幫扶餘人奪回一些失地,也好平衡一二,結果五千騎兵到了坐原那裡,彼處卻已經沿著河流山脈建好了城寨,騎兵無法攻堅,便無奈退了回來!”

“那明臨答夫回去吹噓,”一旁的啞啞可慮不由笑道。“說公孫太守五千騎兵被他迎麵擊敗,於是威望更重……”

公孫域冷笑一聲:“若是我被他擊敗,然後有所損失,怕是要被檻車入洛了,哪裡還能與可慮公你在這裡喝酒笑談此事呢?”

“不止呢!”啞啞可慮繼續笑道。“後來公孫太守卸任,換成耿臨耿太守繼任,他也是起玄菟郡五千騎兵去坐原試探,而那時坐原的堡壘防線更加穩固,耿太守乾脆是中途返回……結果明臨答夫回到我們高麗朝中,又是一番吹噓,說漢軍五千精騎,匹馬不得返,從此高句麗得他護佑,就可以平安了!”

公孫域和公孫珣一起嗆了出來……這要是真被高句麗人殺了五千騎兵,怕是玄菟郡都沒了吧?這明臨答夫怎麼就敢這麼吹呢?!

當然了,高句麗內有權臣作亂無法擴張,而大漢兩次試探不成,就此熄火倒是真的,怕是高句麗內部的愚民相信的也不少。

“倒算是高句麗人的傳統了。”公孫大娘也是難得搖頭失笑,眾人卻不解其意。

“總而言之。”那啞啞可慮正色對公孫珣拱了拱手,複又摸了摸自己肥大的肚子,也是不由感慨。“公孫縣君,你的意思我自然明白。可我雖然是高句麗五部之一的族長,如今能指揮動的卻不過是本族之人罷了,能保護商道就已經力竭了,至於國政一事,非是我不願與大漢和平相處,實在是身不由己!不然,我一個之前做過執政的五部族長,怎麼就能閒到來遼東訪友呢?實在是在國內被排擠的不成樣子了。”

公孫珣一時無言……他本就是想辦對方一個難堪而已,並未多想。而對方如此坦誠,把高句麗國中內情告知不說,還直接說明了自己的尷尬現狀,那自己反而不好再逼迫下去了。

於是,他當即頷首,就此放下此事不提。

接下來,自然鐵鍋炒菜,美酒故人,倒是一醉方休了。

但就在宴會結束,公孫珣在卞夫人的服侍下回到一街之隔的官寺內,準備就此休息之時,之前在宴中毫無表現的婁子伯與呂子衡卻攜手尾隨而來。

不用多言,卞玉知機的暫時退出了房間。

“何事?”公孫珣隨手拿起榻上一個卷宗,背對兩個心腹翻看,麵色上頗顯無奈。

婁圭與呂範對視一眼,各自無言。

“有事且說……”

“少君,剛才那啞啞可慮在上麵細言高句麗局勢,分明是有所暗示!”婁子伯正色言道。“而我與子衡在下方商議,卻是正得一妙計,非但能讓少君於朝廷立下奇功,於遼東士民有所補,更是可以讓少君本人借此計跳出遼東樊籠!”

“我也覺得子伯此計可行,就是不知道如今局麵,文琪還願不願離開此地了?”呂範的言語向來更加直接。

公孫珣怔立良久,卻忽然扔下手中卷宗,然後翻身坐下:“若真有用,便儘管說來,切莫效高句麗人煌煌大言,為天下人笑。”

——————我是送蘑菇的分割線——————

“太祖遷遼東襄平,遼東者,本太祖鄰郡,地阜而民敬,其乃安之。時呂子衡、婁子伯在側,患遼東偏遠,不得展誌,遂效重耳齊之故伎,假其醉而行事,陰戴其名結高句麗流人。待歸,太祖則昂然坐於榻上候之:‘約已成乎?’二者方悟其誌,愈大振。”——《新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明臨答夫廢立之後確實曾讓可慮和於畀留聯手執政,不過後來被他排擠了。坐原之戰隻有韓國人的曆史有相關記載,漢史沒提……很顯然是胡編的。

為啥兩更……昨天悶熱到失眠的地步,就熬夜提前寫了一點……現在困死了,卻睡不著。

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加一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