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百姓(1 / 1)

明末工程師 米釀 1066 字 1個月前

許老大看到周正豪手中那黃燦燦的金條,愣了半響。

想了想,他從周正豪手中接過金條,用牙齒咬了咬,罵道:“還真是金子,周正豪你這些年坑了多少百姓?竟這麼有錢!”

周正豪見許老大拿了金條,舒了口氣。他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許老大手上的金條,從地上爬起來,便要再去打水。

周正豪這些年用錢貨賄賂了不知道多少官吏,他下意識地覺得隻要花了錢,事情就妥了。他還要給口渴的孫子打水喝。

誰知道許老大卻突然大聲叫喊起來:“周正豪逃過來了!”

“周正豪進村偷水了!”

小小的村子裡,頓時響起一片雞飛狗跳。許家村的仇人周正豪沒被津國公抓住?逃來許家村了?還偷水?一道道房門被猛地打開,一個個漢子手拿鋤頭扁擔衝了出來,在門口張望一陣,就朝水井這邊衝了過來。

周正豪指著許老大,氣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你...你...你怎麼不守規矩?”

許老大罵道:“你們那套欺壓百姓的規矩見鬼去吧!津國公來了,我們淮安人再不講你們那套規矩了!”

####

李植看著城外跪著的幾千農民,不知道這些百姓為什麼跑來跪著。

幾個強壯的農家漢子抓著周正豪,把周正豪交給了李植身後的虎賁軍。

三個頭發花白的鄉老走了上來,為首一人拄著拐杖,看上去也有七十多歲了。那為首的老人走到李植麵前,膝蓋一彎,顫顫巍巍地要跪下去,卻被李植一把扶住了。

“老人家免禮!”

老人抓著拐杖站直了,說道:“國公爺,這周正豪是淮安府有名的惡霸,趁城裡兵荒馬亂的想逃到揚州去。國公爺來了是要懲治這些惡霸的,我們給國公爺抓來了,交給國公爺。”

李植點頭說道:“鄉親們辛苦了!”

為首的老人拄著拐杖看了看李植,想了想,突然又一扔拐杖,跪倒在了地上。他身後的兩個老人一見這架勢,也跪了下去。

李植愣了愣,卻不知道這些老人為什麼又跪下,隻能再去扶。

為首那老人卻不肯起來,隻是抬頭說道:“國公爺既然打下了淮安城,就不要走了!我們淮安的百姓,都希望國公爺入主淮安,還淮安一個朗朗乾坤。”

李植愣了愣,才明白這些農民為什麼跑來向自己跪著。

淮安的百姓,也希望過上和山東百姓一樣的好日子。

山東的百姓在李植入主山東後,生活水平一年一個樣。首先是沉重的田賦減輕了。因為李植均平田賦,原來動輒每畝三鬥、四鬥的田賦變成了每畝八升,農民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好多。這增加的收入,一下子讓山東的窮苦百姓從吃不飽飯變成了溫飽,過年可以吃上肉做新衣。

李植又在山東大開水利,不斷擴大農民的耕作麵積。這些水利設施灌溉的新田不但讓種上新田的百姓收入暴增,而種新田的農民空出來的老田,也提高了其他農民的人均耕作麵積。有更多的田地種,山東農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更彆提秉公執法的法庭鐵麵無私,保護著小農的產權,讓試圖吞並小農的歹人不敢露頭。農民們可以放心地在田地上蓄肥,建設水溝水渠灌溉,而不需要擔心田太肥地太好被歹人盯上。

種種因素多重作用下,山東的百姓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說這四年農民收入平均提高百分之五十,那都是保守估計。

淮安府和其他的南直隸州縣不同,淮安府是和山東直接接壤的。雖然鄉紳文官們抵製李植的山東日報,但畢竟離得太近,山東那邊的消息總是通過民間的來客傳到了淮安府。淮安府的百姓們,都知道津國公造福了山東的百姓。

淮安府的百姓甚至還從山東的來客那裡得知了天津的情況,知道天津的百姓更是富得流油。

淮安的百姓,做夢都想津國公南下,入主淮安。

如今津國公的大軍真的來了,可惜卻不是來治理淮安的。淮安的百姓們聽說津國公是奉詔南征抓捕逆黨,心裡嘀咕津國公莫不是隻是來過個路?

要是津國公能留下,淮安的百姓就再不用受到鄉紳們欺壓,可以過無憂無慮的太平日子了。

所以借著周正豪被抓的風頭,鄉間的農民們聚到了淮安城外,要求李植彆走了,求李植把淮安納入管轄。

李植看了看跪成一大片的農民們,沉吟不語。

然而李植一轉頭,卻發現淮安城城門口看熱鬨的市民們也跪下來了。市民們消息更靈通,更明白追隨李植的天津、山東百姓是如何日新月異。

“國公爺莫要來了又走,讓我們淮安百姓空歡喜一場!”

“國公爺管一管淮安吧,那些士紳實在是太壞了!”

“再沒有人管淮安,淮安肯定會像河南、湖廣一樣亂起來的!”

李植想了想,站在跪地的百姓中沒有說話。

鐘峰一看百姓們拉出這樣的架勢,立刻說道:“軍長,你看百姓們都這樣了。你若是不入主淮安救民於水火,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鄭開成憂心地說道:“但是天子嚴令我們不能長期占領南直隸,若是違抗聖旨,恐怕天子失望之下,會做出不可測的舉動。”

李老四吸了一口氣,說道:“然而淮安百姓的拳拳之心,亦是發自內心。我們一走,那些士紳就要卷土重來,這些百姓會受到加倍的報複。東家替天行道,怎能坐視百姓們遭受士紳的欺淩?”

“淮安雖是南直隸大府,實際上靠近河南,這些年災荒頻仍。如果東家不管,恐怕要不了多久也會和河南一樣亂起來。”

李植看著跪地不起的百姓們,點了點頭。

“淮安的百姓,不可不救!”

“我們上奏天子,在淮安建稅務局均平田賦,設立法庭,讓淮安的百姓不再受到士紳欺淩。但是我們在淮安不辦報紙,不設官員,不建學校,不收商稅,不駐紮軍隊。相信天子看了我們的奏章,會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