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茹雪讓集團車隊找了一輛豐田埃爾法保姆車。
柯清和喬源彬在單元樓旁的車位等待。
身邊還站著鄰居們。
大家對喬家出生便引起熱議的龍鳳胎感到好奇。
喬智從車內走出,幫著奶媽將推車內的兩個小寶接下。
鄰居們議論紛紛。
“喬家孫子孫女回來的排場也太大了吧,兩個小孩各請了一個奶媽和月嫂。”
“是外孫和孫女。”有人酸溜溜地強調!
“有錢真好啊,可以為所欲為。咱們普通人家養一個都夠嗆,哪像人家,孩子一出生,就王子公主的命。”
“怎麼聽你們說話陰陽怪氣呢?喬家小子能這麼出息,又不是坐享其成。自己就乾得不錯,身價據說十億了。”
“喬家兒媳保養得也太好了吧,竟然這麼瘦。”
“唉,人比人氣死人,喬家真是鹹魚翻身了啊。”
“當年多窮啊,老喬的病情,欠了那麼多債……”
閒言碎語自然有零星飄入柯清的耳朵裡。
權當聽不見。
無論是羨慕還是尖酸,都難以影響她此刻心情之輕快。
兒子是好樣的,媳婦也孝順、溫和。
人活著雖不是為了彆人,但彆人眼中的自己,可以影響自己的心情。
嫁給喬源彬這麼多年,一直過苦日子。
喬源彬當教師旱澇保收,但隻能勉強養家,尤其重病那幾年,耗儘了多年的積蓄。
兒子長大了,畢業了,麵臨著結婚,要買房,準備婚禮。
這一切都折磨得柯清日日夜夜難以入眠。
在彆人的眼中,她生性要強,卻命比紙薄。
壓力大的時候,柯清甚至想過一死了之。
但家裡的頂梁柱,輪到了兒子身上,他挑起了大梁。
大學四年,喬智在外麵辛苦打工,養活了自己,還給家裡減輕了負擔。
當初讓兒子和陶家大女兒結婚,柯清也有過猶豫。
她知道這門婚事門不當戶不對,儘管沒有聲明是入贅,但喬智在陶家生活勢必仰人鼻息。
不過,兒子的適應能力讓人佩服,他扛住了生活的壓力,還有了自己的事業。
至於陶家人對喬智的態度,也慢慢改變。
兩個寶貝的降臨,柯清一直憋著。
男孩姓陶姓喬,看似沒什麼,但也成了閒言雜語的源頭。
私下裡有不好聽的話傳至柯清的耳朵裡,
她覺得辛酸,替兒子覺得不甘。
但對兒媳婦,沒有半點不是。
設身處地,若自己處於陶南芳的立場,也會要求男孩姓陶。
幸好兒子和兒媳還很年輕,還有機會綿延子嗣。
現在孩子太小,等過幾年上了幼兒園,再鼓動嘴皮,勸說他倆考慮生老三、老四。
反正……咱家又不是沒那個條件。
趙姨擠在人群中,麵色憔悴,羨慕地望著喬家。
趙家以前比喬家可是風光多了。
兒子楚明河不學好,畢業之後,沉迷於遊戲。
之前跟丈夫吵了一架,溜出去一個月,最終身無分文,隻能低頭認錯,重新返回家中。
丈夫現在給楚明河安排了一個學校保安的工作。
以楚明河的性格,哪能甘於做那麼平庸的工作,每天回家都大發脾氣,短短兩周曠工至少三次。
楚明河如今的架勢就像是扶不上牆的爛泥,擺明著要啃老吸血到死了。
當年喬家落魄,趙姨記得自己曾經私下奚落過柯清和喬源彬。
他倆夠坑兒子的。
結果凡事有雙麵性。
坑了兒子又如何,現在還不是享兒子福?
以前彆人勸她,對兒子要狠一點,未曾在意。
現在後悔不及。
子不教,父子過。
自己這個當媽的,難道沒責任嗎?
還不是太溺愛所致!
喬智從後備箱取出雞蛋還有禮品,分發給街坊們。
在瓊金有生小孩發喜蛋的風俗。
“不好意思,因為兩個孩子是早產,之前一直在小心照顧他們,如今狀態好了很多,才帶他回來跟大家見麵。至於這喜蛋是補給大家的。”喬智解釋道。
“你欠咱們的,可不隻喜蛋,還有喜糖呢?你當時結婚,就是偷偷摸摸的。”有人起哄道。
喬智笑著說道:“等孩子滿周歲了,婚禮到時候一起辦。”
“你小子倒是想得好啊,這算是讓兩個孩子當伴童嗎?”有人笑著開玩笑道。
柯清抱著君成,陶茹雪抱著喬兮。
田姨等人湊過來,驚歎道:“這男娃跟喬智小時候長得還真像呢。”
“小姑娘像媽,笑起來太甜了。”
“一點都不怕生。”
“哈哈,咱們彆嚇到孩子。”
看熱鬨的人將喬家人擁簇著送到樓上,閒聊了一會,才逐漸散去。
柯清找出了一個相冊,遞給陶茹雪。
陶茹雪翻了翻,竟然有喬智的嬰兒照片,放在兒子旁邊比對,難怪都說像,跟一個模子出來似的。
朝喬智招了招手,打趣道:“原來你小時候長得挺可愛啊,長大了之後,怎麼感覺長歪了?”
喬智瞪了陶茹雪一眼,“你積點口德,小心兒子長大了,也跟我一樣歪掉了。”
“呸!我兒子肯定越長越好看。”陶茹雪反駁道。
喬智道:“男兒無醜相。長得好不好看,無關緊要,關鍵是人品要端正,行事要正派。”
陶茹雪蹙眉。
他在諷刺自己昨晚去夜場嗎?
“你怎麼還糾纏昨晚的事情,我都跟你道歉了。”陶茹雪生氣道。
“是你想多了。昨晚的事情早就翻篇了。我陪媽去將喜蛋分給街坊們,你就在家好好休息吧。”
嘴上說翻篇,心裡還是有芥蒂。
喬智還真是個冷戰高手。
陶茹雪被他折磨得不行。
主要陶茹雪去夜場的事情,屬於原則性問題,第一次是為了應酬,但第二次,第三次,不斷接觸那個複雜的氛圍,早晚會受到影響。
喬智必須要讓陶茹雪清醒認識,有所為,有所不為。
喬智讓柯清取出當年的賬本,喬源彬重病期間,與很多鄰居都借了錢,雖說如今連本帶息償還,但恩情永在。
柯清挨著打電話,詢問家裡是否有人。
如果有人的話,兩人便登門送過去,讓恩人也沾沾喜氣。
送喜蛋的過程中,柯清突然情緒湧動。
“喬智,爸媽是不是給你添了很多麻煩?”
“這話從何說起?”喬智錯愕道。
“爸媽,都很普通,沒給你提供特彆的條件。”柯清欣慰道,“你現在取得的一切,都是自己拚搏爭取而來,我們既感到開心,又覺得愧疚。”
“你給了我生命,至於我的基因不是遺傳你倆嗎?比如我的智商遺傳自我爸,情商遺傳自你。”喬智笑著安慰道,“媽,你不要想太多。”
“你爸康複得不錯,已經能下輪椅走動,他計劃半年呢,重返三尺講台。我到時候也會給一些企業兼職代帳,雖然對你起不到幫助,但至少可以心理安慰一些。”柯清試探地望著喬智的表情。
喬智的麵色果然一沉,輕輕地歎了口氣,旋即笑道:“你們的人生,我不會乾擾。彆給自己太大壓力,尤其是爸,不要勉強自己。”
柯清笑道:“讓你爸去教書,也是好事。他這個人比較死板,呆在家裡,動不動就惹我生氣。何況醫生說過,病人的心情影響康複的進度,讓他乾愛乾的事情,他心情自然會開朗。而且,還可以預防老男癡呆。”
喬智默許了柯清的提議。
父親已經不用坐輪椅,現在每天都會散步,距離越來越遠,顯然是為了重新走上講台做準備。
如果自己不同意,喬源彬肯定會接納他的意見。
但喬智不會不同意,因為他知道講台對父親的意義。
至於柯清原本打算照顧外孫和孫女,但陶家聘請了一堆人,自己過去反而會不方便,跟兒媳相處久了,難免會出現矛盾和分歧。
柯清又不願當個閒人。
幸好她是個資格很深的會計,儘管放下了幾年,但和一切公司的老板還有聯係,他們對柯清的人品信得過,願意將賬務交給柯清來管理。
父母原本就是普通人。
喬智不求他們能晚年還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作出驚天動地的事業,隻希望他們過得安逸開心就好。
送完了喜蛋,返回家中,柯清開始張羅飯菜。
雖然喬智是個好廚師,但在家中還是柯清準備飯菜。
再好的食材,再頂級的調料,也不及母親用愛心烹飪的美食。
陶茹雪側目觀察喬智,竟然吃了兩碗飯,而且不似表演。
陶茹雪很喜歡飯桌上的氣氛。
陶家的餐桌從不缺少山珍海味,但吃飯時幾乎不會交流,表麵看是遵循老祖宗的話,食不言寢不語,其實是沒有話題,不知從何處著手。
喬家的餐桌很和睦。
柯清說著街坊的八卦。
誰家的小孩還上高中,就談戀愛了。
誰家有一個老人好像染上了壞病,晚期,估計熬不過一個月。
誰家下個月要辦生日酒,希望能請喬智與陶茹雪參加。
陶茹雪不知是否年齡變大的緣故,聽著這些長家裡短,竟然饒有興致,不時會追問幾句。
見陶茹雪和老媽很投契,喬智心裡不滿也就變淡了。
不喜歡陶茹雪追名逐利,放棄了純真。
好像沒資格過多乾涉。
他們是夫妻,但夫妻而已。
有各自的追求,各自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