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長,這個問題讓我來回答。”李振東舉了舉手,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們的研究所在前些天,解讀了打撈到的一些小東西,怎麼說呢……可能是黑匣子吧,有很多難以破解的地方,不過還是有少量的東西被破解出來了,大家請看屏幕。”
這個黑匣子裡邊的內容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一大堆,包括敵方母艦的運行狀態,整個星際航行的航線,還有一些船員日誌,詳細地描寫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這倒是真正的好東西!”張遠心中一振。
李振東道:“首先第一點,這艘飛船在最後關頭,並沒有大範圍地發送求救信號。我想,應該是來不及吧,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我們的核彈給炸掉了……所以我們暫時是安全的。”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長長鬆了一口氣。
按照信息研究所的數據解讀,巴迪特文明的母星,距離人們目前的位置的確有五十多光年,這個文明除了母星外,殖民星有兩顆,並且都是在宇宙弦附近,緊靠著母星的那種。
“整個信息與巴迪特人透露的一致,他們並沒有在這一點上撒謊。”
“看樣子還算老實。”
所有的商業艦隊,都是沿著宇宙弦航行,遇到有智慧生命的星球,都會隨手考察、記錄。
當然了,就算遇到了智慧生命,一般情況下,不會平白無故地毀滅或者乾涉其正常運轉。
“還真的算是一個商業文明,隻是偶爾搶劫了一把,結果就遇到了人類。”
李振東分析道:“巴迪特文明的人口,有冬眠的習慣,正常狀態下,壽命普遍能夠達到五千年以上。他們在邏輯能力,思維能力方麵,並不算是特彆聰明的種族,但是他們的大腦擁有非常強大的記憶能力,如此才能匹配上悠長的壽命。每一個巴迪特人都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五千年的壽命!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絲真正的不可思議,這就是天然發展出來的星際文明嗎?
“他們在漫長的發展曆程,長期對外交流的情況下,發展出了巴薩德衝壓發動機技術,也即星際衝壓發動機,在宇宙弦附近,飛船的速度能夠達到20%-30%的光速。所以理論上說,探索周邊一百光年的地盤並不成問題。”
“所以,格利澤581應該早就被探索過了,當然了,被探索過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完全掌握其中的動向。一百光年的地盤實在大的離譜,不是他們能夠全局掌控的,常規的偵查手段,也看不到這麼遠。”
“他們的主要活動區域,還是母星係附近的幾顆星球……與1個四級文明,4個三級星際文明,7個二級星際文明之間的貿易往來,總共加起來確實有13個。所幸的是,這些星際文明與我們的格利澤581是不同個方向……”
聽到這個好消息,所有人都大大鬆了一口氣,也就是說,敵方大部隊在這附近的概率很低麼。
這樣一來,新文明的大本營,格利澤581,還是相當安全的。
宇宙弦的分布就像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對外探索的距離越遠,艦隊承受的風險也就越大。
這個星際文明的人口壽命悠長,不像人類那樣先天壽命不足,所以他們的崛起更加輕鬆也更加容易。如果從“種族值”的角度,他們是大大超越人類的,但也造成了天然懶散的情況。
李振東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說白了,就算對方知道了這個信息,難道還會組織一支艦隊,跑到五十光年外報複人類不成,從意識形態上看,不太現實。再加上這隻艦隊隻是一個王子的商業艦隊而已,消逝在星空當中也很正常……”
“當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得離開這個地方,並且通知格利澤581的人類,做好相應的防禦措施。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整個會議室沉默了一陣子,所有人都在思考李振東的分析。
再接下來,軍方代表葉軍常麵無表情,撫了撫自己的眼鏡,“那麼各位,根據這些資料,我還是傾向於到達目標星球187j3x2。我們的昆侖山號擁有全套生產能力,沒有必要灰溜溜地逃回家中。隻要有足夠的資源以及時間,修複這些損傷並不困難……”
“在航行的11年裡,隻要輪休工作,昆侖山就能修補的差不多了。至於消耗掉的物質資源,可以在187j3x2補充。”
“葉參謀,請聽我說一句,情況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說話的是宣傳部的一位領導,“因為這一次的戰爭,許多民眾都已經產生了恐慌情緒,在戰爭當中,昆侖山太脆弱了,根本比不上星球。所以他們迫切想要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回到一個充滿安全感的港灣,這方麵的呼籲聲很高。”
“格利澤581g,有著完整的防禦係統,有著軌道炮以及整個星球的資源,在他們看是非常安全的地方……民眾的想法基本上就是這樣了,他們隻在乎實際上的安全,不會像我們這樣思考。”
因為這次戰爭,人類對星際遠征產生了一種懷疑的情緒。大多數的新生代都是從一個非常平和的環境中成長的,大家都非常溫和善良,突然麵對戰爭帶來的壓迫感,一時半會沒有辦法接受這種殘酷。
即便戰爭已經過去了,人類獲得了勝利,但還是止不住地恐慌。
張遠也是很頭疼啊,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如同整個文明最熱情滿滿的時候,突然間被潑了一大盆冷水,導致這種熱情完全熄滅了。
這就是真正的宇宙啊,永遠都充滿了危機,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陰溝裡翻船。
就算是路邊的一個強盜,突然拿著一種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從哪裡撿來的未知武器,也能夠“昆侖山”造成巨大的災難。
所有的爭論,也都是從這種未知中誕生的,即便人類的的確確進步了很多。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張遠嚴肅地說道:“但是有一個問題……回去了之後,幾乎可以宣布流浪計劃失敗。”
“我們的文明,再也不可能發動另外一次流浪計劃了,我們很難很難再走出格利澤581這個星係。就算我們有了新的推進方式,更好的技術,也不再有這樣的雄心壯誌了。”
“我們很可能像這個巴迪特文明一樣,以母星為發展中心,向四周慢吞吞地延伸。這樣的模式,不是不好,但必須要以利益為推動點,而不是來源於內心深處的探索欲望以及好奇心。發展的緩慢不說,民眾的意識形態很容易和地球文明一樣。”
幾乎所有人都重重地一頓。
是啊,就算人類順利地回到了格利澤581,完完全全的修好昆侖山,還真的能夠發動第二次流浪計劃嗎?
不會了,再也不可能會有800萬人願意上飛船。
有沒有80萬還是個問題。
人類的星辰大海之夢,將會徹底熄滅。
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時間段,一旦錯過機遇,將永遠不可能將其抓住。就好比大夏國改革開放初期,造就了無數的億萬富翁,但是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一夜暴富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