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勝(1 / 1)

庶子奪唐 江謹言 1107 字 25天前

噶爾薛難的舉動反常。

噶爾薛難是吐蕃有名的箭手,最是擅射,原本以他的本事,如果突放冷箭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幾率能夠射中那唐軍將領的,但他卻放棄了。

這倒也不是因為噶爾薛難怕射不中,而是他臨時改變了主意,他認出了李恪身邊的那個年輕將領的身份,他選中的那個目標正是祿東讚之子欽陵。

欽陵雖然在大唐長大,但他畢竟是吐蕃人,他的模樣和唐人有些微的差彆,更符合吐蕃人的特征,再加上噶爾薛難是識得欽陵的模樣的,欽陵這些年來雖然長變了模樣,但大體的樣子還是在的,噶爾薛難還能認得出來。

欽陵是祿東讚之子,噶爾薛難是祿東讚的族將,那用唐人的話,欽陵也就是噶爾薛難的少主,噶爾薛難怎會對欽陵放冷箭。

而且除此之外,噶爾薛難不能對欽陵射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了在此戰之後保住祿東讚的性命。

這一戰已經打到了這個份上,吐蕃軍中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吐蕃軍戰敗已經是早晚的事情了,現在的祿東讚隻是在勉力支撐而已,是撐不了多久的。

吐蕃是祿東讚的心血,祿東讚已經做好了和吐蕃共存亡的準備了,但身為吐蕃心腹的噶爾薛難卻還想設法保住祿東讚的性命,而要保祿東讚的性命,就一定離不開欽陵。

欽陵是李恪弟子,心腹愛將,在李恪跟前說話還是很有份量的,如果吐蕃戰敗,欽陵一定會為祿東讚求情,大概率是能夠保住祿東讚的性命的,

但如果噶爾薛難在這裡射殺了欽陵,那日後誰還會去保祿東讚,祿東讚的處境就難了。

噶爾薛難和祿東讚不同,噶爾薛難是噶爾族人,他對吐蕃的感情不似祿東讚那般深,他和大部分的吐蕃人一樣,他對於部族的重視是要高於吐蕃這個由部族組成的吐蕃朝廷的,噶爾薛難對於祿東讚的重視更是要高於貢日貢讚這個吐蕃讚普。

一旦噶爾薛難有了這些心思,他對於這一戰就沒有那麼堅決了。

殺或不殺,攻或不攻,戰場之上最忌諱的就是舉棋不定,就在噶爾薛難猶豫不決的當口,唐軍已經破了他們的前陣,直奔噶爾薛難而來了。

噶爾薛難有些進退維穀,但唐軍卻打地十分堅決,再加上兩軍戰力本就有著不小的差距,很快局麵就成了一邊倒的態勢。

噶爾薛難策馬立於軍中,看著前麵領軍殺來的欽陵,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了,欽陵不止是少主,更是保住祿東讚性命的關鍵,他是萬萬不想傷欽陵性命的。

在噶爾薛難看來,吐蕃軍的這一戰已是必敗之局,唯一的區彆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所以噶爾薛難的底線就是保證祿東讚的安全,而要保住祿東讚的安全,就不能害了欽陵的性命。

噶爾薛難看著已經不敵的吐蕃軍,又看著勢在必得的欽陵,一咬牙,終於做出了決定,竟是頂著唐軍的攻勢,領軍漸漸後撤了。

隨著噶爾薛難的一退,戰場之上就再沒有能夠在正麵抵擋唐軍的兵力,唐軍推著吐蕃軍向後,一步步地收割著吐蕃人的性命,壓縮著吐蕃人的陣地,唐軍離這一戰的勝利越來越近了。

吐蕃軍的後軍被唐軍突襲,不止是牽著了許多兵力,更是被打亂了陣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正在和唐軍廝殺的吐蕃前軍,這給了蘇定方破敵的機會。

蘇定方領左右武衛的精銳禁軍衝陣,和李恪的北衙禁軍南北呼應,侵蝕著吐蕃軍的陣地,隨著唐軍的攻勢越來越凶,吐蕃軍越來越亂,這種侵蝕從蠶食便成了鯨吞。

慢慢地,能戰的吐蕃人是越來越少,不是棄械降了,就是亡於唐軍的刀劍之下,二十萬吐蕃大軍,打到最後,隻剩下不足三萬人還守在祿東讚的身邊,就是這僅剩的,緊緊地圍著祿東讚的三萬人中還有大半是他的本部人馬。

這三萬說起來不少,但相對於唐軍的總數而言就顯地是那麼的單薄,原本的二十萬吐蕃大軍已經被打殘打散,徹底沒了戰力,被唐軍大軍圍在了正中。

祿東讚的三萬人馬被唐軍合圍,也就意味著李恪和蘇定方合軍了,看著吐蕃軍已然被圍困,大功在望的蘇定方心中想著的卻不是生擒祿東讚這個敵軍主帥,他最是掛念的是李恪的安危。

方一圍上吐蕃最後的三萬參軍,將他們圍死,確保了此戰的勝利,蘇定方立刻就把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契苾何力,而他自己則親自去見了李恪,他要在第一時間確認李恪是安全的。

當蘇定方提著一顆心趕到李恪的跟前,看著手提虎頭槍,猶自神采奕奕地端坐在馬背之上的李恪,蘇定方的心裡才好受了許多。

“天佑我大唐,所幸陛下聖體無恙,否則末將是萬死難辭其疚。”蘇定方滾下馬來,小跑到了李恪的馬前,對李恪俯身拜道。

蘇定方是三軍主帥,若是李恪有個萬一,擔責最大的自然就是蘇定方了,但蘇定方用的卻不是一個“罪”字,而是“疚”,可見蘇定方擔心的從來都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李恪。

李恪見狀,也翻身下馬,上前攙起了蘇定方,笑道:“有定方在前強攻,又有北衙禁軍和君買在,天下誰能傷朕?”

李恪所言,倒是頗有當年李世民壯年時在虎牢關下的那句:“寡人持弓箭,公把長槍相副,雖百萬眾亦無奈我何”的味道,隻不過李世民有尉遲恭,而李恪仗著的卻是席君買。

蘇定方被扶起,待起身後,蘇定方才回過頭看著被圍在陣中的吐蕃軍殘軍,對李恪問道:“吐蕃軍已敗,元氣大傷,陛下準備如何收尾此戰?”

李恪搖了搖頭,道:“你才是三軍主帥,朕不過配合你行軍而已,你拿主意便是。”

李恪雖是皇帝,但在行伍之中還是能夠擺清楚自己的位置的,這一戰他已經儘興,剩下的就不是他的事情了,他自然地就把決策之權交給了蘇定方。

蘇定方看著吐蕃殘軍,剛要開口,欽陵便快步走了上來。

欽陵邊走邊道;“大將軍,此戰吐蕃雖然敗局已定,但畢竟還有三萬之眾,若是強攻也難免會有死傷,末將願請命一人入敵軍破陣,為大將軍勸降敵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