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1 / 1)

韓四當官 卓牧閒 1390 字 6天前

跟著大頭趕到勤政殿,見皇上、鄭親王端華和肅順心事重重,韓秀峰意識到一定是英佛二夷換約的事。

正準備撣撣馬蹄袖磕拜,皇上便冷冷地說:“彆跪了,先瞧瞧天津奏報。”

見肅順遞來一道折子,韓秀峰連忙道:“臣遵旨。”

打開折子一看,果然是英、佛兩國的兵船到了,但換約的使臣沒到,統兵夷酋的名字也不曉得是誰翻譯的,竟叫啥子何伯。

何伯見海口兩岸原本已被平毀的炮台,不但又建起來了,而且建得高大結實,海口水麵也用幾道鐵鏈攔住了,堪稱戒備森嚴,竟差人上岸遞交了一份措辭極為無禮的照會,要求趕緊撤去攔河設施,並撤走炮台上的“鄉勇”,否則他們將自行“拔除”。

韓秀峰正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鄭親王端華便低聲問:“韓老弟,你不止一次去過天津,對炮台上的事應該了如指掌,本王想問問為何駐守炮台的是鄉勇,竟不是官軍。”

“稟王爺,據下官所知,駐守炮台的全是官軍,並非鄉勇,隻不過他們穿的是鄉勇的衣裳。”

“這個僧格林沁,這麼大事居然不奏報。”

讓官兵換上鄉勇衣裳麻痹洋人而已,實在算不上啥子大事,韓秀峰正無言以對,鹹豐突然問道:“韓愛卿,僧格林沁和恒福在奏報上說,攏共來了大小二十餘隻炮船,兵不過三千。你既領過兵打過仗,又熟悉海防,你估摸著真要是開打,這仗咱們能不能打贏?”

“稟皇上,臣最後一次去大沽口是一個月前,僅上個月二十三、二十七和二十九這三天,僧王就親自坐鎮炮台,督飭兩岸守台將士演練過三次炮戰,以順流放下的沙船為靶,頭一次共放一十九炮,中準兩炮;第二次共放二十八炮,中準三炮;最後一次共放三十一炮,中準四炮。”

“施放那麼多炮,才中準幾炮?”鹹豐下意識問。

韓秀峰急忙解釋道:“稟皇上,炮轟江麵上的船隻本就很難中準,就算西夷的炮手上岸施放也一樣,臣以為這個準頭已經很高了,一輪炮打出去能中準兩三炮實屬不易。”

“照愛卿這麼說,他們的炮打得挺準?”

“皇上明鑒。”韓秀峰想了想,又躬身道:“僧王賞罰分明,每次演練,其中準之炮的瞄準手和發火手,皆賞紋銀一兩,該炮其餘炮手賞錢一串。也正因為賞罰分明,守台將士士氣高昂,而這一切皆臣親眼所見。”

…………

PS:衷心感謝“微茫微茫”書友的慷慨打賞,加更一章,聊表謝意!

“如此說來,這一仗能打?”

“僧王是沙場老將,臣以為真要是開打,這一仗咱們少說也有七八成勝算。”

聽韓秀峰這一說,鹹豐的心情好多了,可想到西夷這次隻來了二十餘隻炮船,隻來了不到三千兵,又麵無表情地說:“開仗容易,息兵難。能不開仗還是不開仗的好,總要以息兵為要。”

“皇上聖明。”

“端華,擬旨,著僧格林沁、恒福等,速派明乾委員前往,迎至攔江沙外,曉諭該夷等待桂良南返。如果該夷執意不等,且較為恭順,可允其來京。亦須由北塘行走,至天津由水路進京。”

鹹豐想了想,接著道:“並告以去歲天津所定和約,均係桂良等一手經理,此處無人深悉底裡,即使克期進京,亦須等候桂良等到京,方能互換,為其亦不甚遲。倘該酋不肯在攔江沙外靜候,即用內地船隻迎護,由北塘登陸至津,著該酋在天津等候。”

“嗻!”

鄭親王不敢延誤,連忙走到一邊去擬旨。

韓秀峰心想人家都把威脅的照會遞上岸了,現在隻有兩個辦法,要麼讓他們來京,要麼趕緊傳旨命僧格林沁準備開打,沒第三條路可走,再頒這樣模棱兩可的諭旨又有何用?

正暗暗著急,鹹豐突然話鋒一轉:“朕正月裡就已命黑龍江、吉林、察哈爾及京旗兩翼,各備兵一千;歸化城、綏遠城、熱河、密雲、健銳營、巡捕營及內外火器營各備兵五百,一聽敕調,迅速赴天津防堵。可想著天津那邊的兵已經不少了,與其命上述各兵勞師遠赴天津,不如令其隨時迅赴通州、南苑駐守,以策萬全。”

“皇上聖明!”韓秀峰連忙道。

鹹豐最煩的就是臣子們總把聖明掛在嘴邊,瞪了韓秀峰一眼,不快地說:“惠親王統領各軍,難免顧此失彼。江南道禦史徐浩然參劾你的折子,朕雖留中了,但事並沒完。總之,天津你是去不成了,從明兒個開始去惠親王那兒聽用吧。”

韓秀峰猛然意識到皇上既擔心僧格林沁堵不住那些洋兵,更擔心已抵達大沽口的夷酋何伯有援兵,畢竟海上的事誰也不曉得,洋人有的是船,大批援兵是說來就來,所以打算在通州、南苑設第二道防線,以確保萬無一失。

至於徐浩然彈劾的那些個罪名,隻是一個由頭。

想到這些,韓秀峰急忙道:“臣遵旨,臣明兒一早就去巡防王大臣那兒聽用。”

“跪安吧,趕緊回去準備。”

“臣告退。”

……

韓秀峰剛走出大殿不遠,肅順竟追上來,把他拉到一邊,低聲道:“誌行,王千裡和你那兩個同鄉的事兒,我幫你跟皇上解釋過,大頭好像也幫你解釋過。皇上沒怪罪你的意思,隻是那個徐浩然所奏並非捕風捉影,所以皇上隻能按例將你交部議處。”

“我知道,我沒怨言。”

“沒怨言就好,對了,你還有沒有加級記錄,我記得你好像隨帶了好幾級。”

普通的加級記錄是在任上政績顯著,在京察時加上去或記上去的,遷轉之後就沒了。而隨帶的加級記錄是用銀子捐的,不管升遷還是調任都不會被一筆勾銷,所以叫隨帶。

想到肅順不會無緣無故問這個,韓秀峰沉吟道:“我已經很久沒被人彈劾過了,在太仆寺少卿和奉宸苑卿任上也沒出過啥差錯,當年在泰州捐的加級記錄應該還有,反正我記得好像隻被折抵過一次。”

“連自個兒的究竟有幾個加級幾個記錄都記不得,你這官做得也太糊塗了吧?”

“我整天忙這忙那,哪記得這些。”

“好好好,我曉得你忙,”肅順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隻要有加級就好,沒有趕緊捐幾級,回頭用一個加級把徐浩然彈劾的那些個罪名抵了,免得彆人說閒話。”

韓秀峰早料到是這個結果,忍不住問:“王千裡和丁柱他們呢?”

“這又關王千裡什麼事,他是曾在你手下乾過,但授南苑郎中犯了那條王法了。要說舊部,那些大學士的門生故舊多了,難道就因此不能跟他們的門生故舊同朝為官?那個餘鐵鎖也好說,畢竟你跟他隻是同鄉,說到底就你那個妹夫在南苑當差不合適。先革職,回頭我瞧瞧有沒有合適的缺,幫他再找個差事。”

“謝大人關照。”

“自個兒人,說這些就見外了。”

肅順不想再說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突然臉色一正:“誌行,讓你去巡防處輔助惠親王是我奏請的,天津再要緊也沒京城要緊!惠親王乾彆的行,指望他領兵打仗誰會放心?彆人我信不過,我隻相信你,去巡防處好好盯著,真要是有戰事,全靠你了!”

“可是……”

“我知道你擔心什麼,惠親王那邊沒什麼好擔心的,真要是有戰事,戰事真要是糜爛到那一步,就算我家老大不去,怡親王也會去巡防處給你撐腰。”

“行,那我先去拜見惠親王。”

“我陪你一道去。”

“大人,您陪我去,這不合適!”

“我不陪著,你彆說拜見了,恐怕連門兒都進不去。”

想到惠親王府是不大好進,並且跟惠親王又沒啥交情,韓秀峰隻能苦笑道:“秀峰恭敬不如從命,隻能勞煩大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