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丁謂的反擊計劃還沒來得及實行,便被宮中傳出的一份口諭給阻止了。
政事堂。
午後,劉茂勤來到政事堂,親自傳達了官家的口諭。
「傳陛下口諭!」
「男女議親,不可貪其閥閱之高、資產之厚,苟人物不相當,則子女終身抱恨。
況又不和,而生他事者乎!」
此話的大意是,談婚論嫁時,不該貪圖對方的門第和財富,如果雙方品性不合卻締結婚約,很可能會讓子女抱憾終身。
不僅,夫妻不和往往會引發許多其他的事端。
家和萬事興,娶妻娶賢,古今至理也。
如果妻不賢,何以齊家?
家不齊,何以治國?
劉茂勤傳達口諭時,丁謂並不在場,他的子女結婚,依製是可以請婚喪假的。
因此,今天在場的隻有王欽若,以及參政呂夷簡、任中正。
待到劉茂勤走後,在場的三人,反應不一。
不出意外,王欽若的臉上隱隱掛起了一絲笑意。
今天的口諭,雖然沒有點丁謂的名字,但話裡話外,說的都是什麼?
婚禮!
厚嫁之風,不可取!
這樣和直接點名有何區彆?
顯然,這是一個信號啊。
官家是在敲打丁謂,甚至更進一步的話,丁謂的宰臣之位,都有可能坐不穩了。
想到這一層,王欽若又豈能不開心?
丁謂,本是他的後輩,結果時移世易,當年的後輩、從屬,現在卻站在了他的頭上。
雖然丁謂沒有站在他頭上拉屎撒尿,但這口氣,王欽若無論如何也咽不下。
此前,他暗中指使言官彈劾劉筠,儘管計劃出現了一點點變數,可結束似乎也沒有變得更壞。
至少,這潭水混了!
如果不把水攪渾,他又怎能以一己之力,對抗北方是人集團,以及以丁謂為首的南方士人?
【鑒於大環境如此,
前不久,權三司使祖士衡丟了官。
祖士衡一丟官,不亞於斷了丁謂一臂。
而今,禦史中丞劉燁又向丁謂發起了彈劾。
局麵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王欽若也有點不明白,劉燁為何會在此時彈劾丁謂?
主要這時機不太合適。
河北路剛剛斬獲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舉國歡騰之際,彈劾宰相,總歸不美。
一旁。
呂夷簡的反應和王欽若的反應卻是截然不同,聽完官家的口諭,他不由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不同於還朝不久的王欽若,呂夷簡可以親眼看著,當今是如何一步一步掌權的。
官家的心術,無人可比!
雖然官家年紀尚小,但論及帝王心術,說一句大不韙的話,便是太宗、先帝,怕是也有所不及。
官家,從來不會無的放失!
以呂夷簡對官家的了解,如果官家不打算追究的話,多半不會冒然傳達口諭。
這哪是口諭?
在他看來,這就是丁謂的催命符!
丁謂的好日子,到頭了。
一如王相,要不了多久,丁謂要麼自請,要麼被貶黜。
隻此兩項,彆無他路!
易地而處,呂夷簡肯定會選擇前者。
前者,起碼能走得體麵一點。
另一邊。
和呂夷簡這等人物相比,任中正的反應就要遲鈍了一些。
當然。
敲打之意,任中正是明白的。
如果連這點都領會不到,他也做不到參政的位置。
隻是,其他什麼的,他倒沒領會到。
此刻,他隻想著儘快將這個消息傳給丁相。
……
……
……
下午未時。
此刻,丁謂正在書房思考如何回應劉燁的進攻。
呼!
呼!
一陣微風吹過,院中的樹枝發出一陣沙沙的響聲。
這時,丁謂忽然想起一件事。
呂文穆公(蒙正)少時,曾經和張齊賢、王隨、錢若水,以及劉燁等人共同跟隨洛中名士郭延卿學過辭賦。
這次劉燁彈劾自己,張氏一脈有沒有參與其中?
旁人不知道,丁謂還能不知道王欽若的人脈嗎?
王欽若素來和張氏交好,如果是由王欽若策動,然後再由張氏出麵說動劉燁。
如此一來,這封彈劾便合情合理了。
至於,劉燁會不會聯同張氏彈劾自己,丁謂覺得這是很有可能的。
畢竟,劉燁和他的關係可算不得親近。
即便他知道張氏彆有用心,估計也會半推半就的同意。
反正,不論是自己,亦或是王欽若,都是北方士人集團的眼中釘。
縱使劉燁和張氏的關係不算親善,也不會妨礙他們聯手。
至少,他們都是北方士人出身,待到掃除了兩位南方出身的宰相,他們再彼此爭鬥,也不遲。
如此一來,肉最終是爛在了鍋裡,而不是便宜了旁人。
越想,丁謂愈覺得這種可能性極大。
「事情變得棘手了。」
萬一真如他所想,北方士人集中力量對付自己,再加上背後隱隱還有一個王欽若。
以他一人之力,又如何對抗多方勢力聯合?
冬!
冬!
「老爺,任相公遣人傳信來了,說是中書那邊出了急事。」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響起一道傳音。
「進來。」
眼看思路被打斷了,丁謂雖然有點不快,但一想到中書出事,他隻得暫時按捺住心中不悅。
「老爺,任相公的書信在此。」
踏入書房後,府中管事手上捧著一份信件,半躬著身子走到近前。
「下去吧。」
拿起信件後,丁謂揮了揮手。
少頃。
瀏覽完書信的內容,丁謂的眼中不由露出幾分蕭索之意。
官家竟然傳了口諭!
看到這條消息,丁謂的心底頓時升起了一種不妙的感覺。
自己,好像要完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
正如呂夷簡、丁謂所想,李傑的確有罷黜丁謂的心思。
民間的厚嫁之風,有著諸多不可取。
不論是娶親,亦或者是嫁女,爭風相競都是要不得的。
後世的天價彩禮是怎麼來的?
說白了,不過是為了攀比虛榮,你家二十萬,我家就要三十萬,長此以往,婚娶之費,隻會越來越高。
同理,當下的厚嫁之風也是這麼來的。
移風易俗,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單憑一紙詔令,怕是沒用的。
但若是獻祭了一位當權的宰相,其效果,頓
時大不一樣。
有了丁謂的前車之鑒,日後那些士大夫嫁女,怕是不敢再如此豪奢。
士大夫之家收斂許多,慢慢的,這陣風也會傳遞下中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