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都是錢鬨的(1 / 1)

大明元輔 雲無風 1777 字 1個月前

南寧有八千兵,這總算讓高務實略微放心了一點,但是他沒料到的是,驚喜居然還沒完,因為倪中化又道:“這八千人,都是是朝廷直轄的漢兒官軍,除此之外,如果按台需要的話,咱們還有狼兵班軍可以調用。”

高務實聽得一怔:“狼兵……班軍?”

倪中化心道:高直指對咱們廣西還真是不怎麼了解啊,狼兵班軍他居然不知道?

但是想歸想,說是萬萬不敢這麼說出口的,隻見他滿臉堆笑地道:“是是,咱們廣西,說實話衛所兵早就不大好用了,平時一般來說是不怎麼會把衛所兵派出其轄區之外的,通常如果有什麼戰事需要大規模調兵,其實主要調動的就是班軍,而廣西班軍又分為兩大類。”

高務實問道:“哪兩大類?漢軍和狼兵?”

“按台英明!”倪中化也是完全不要臉了,這居然都能“英明”,但他仍然一本正經,說道:“咱們廣西,在國初的時候,漢軍班軍有三大來源,分彆是湖廣、貴州和廣東,不過後來貴州事多,宣德年間就不派班軍過來了,現在廣西班軍之中的漢軍主要來自於湖廣和廣東兩地。”

“有多少人?”高務實問道。

倪中化道:“按台有所不知,班軍人數其實是不定的,或者說是經常調整的。最早時湖廣班軍一般有一萬來人輪番來桂,後來逐漸減少至五千,但自從廣西生亂起,人數又開始增長,由於廣西是在去年才平定了八寨之亂,所以眼下湖廣班軍在廣西的,還有八千來人。”

“哦……那廣東班軍呢?”高務實又問道。

倪中化道:“廣東班軍一直以來都是由廣州四衛、南海衛、清遠衛、廣海衛、惠州衛、潮州衛、碣石衛以及香山所等十衛、十六所構成,最多時有兩班,共有一萬多人。隆慶五年那會兒,廣西亂軍四起,原撥廣東衛所官軍每一班有4600餘員,目前基本上也保持這個數……可能略少一點,但也大概還有個八千左右。”

很好,兩個八千,那就是一萬六千正規野戰部隊了,勉強還算可以一看。

高務實又問道:“那麼狼兵班軍又是什麼情況?”

倪中化道:“狼兵班軍的情況就很複雜了,主要是因為各土司實力相差很大,所以朝廷對於他們出班的要求是大不相同的,譬如說對於泗城州、思明府這樣的大土司,朝廷要求他們每次出班軍千人,三年一換;而對一些小土司則會酌情降低要求,譬如……呃,譬如忻城縣,每班隻出一百五十人,兩年一輪,而且沒輪一班還能休輪一年。反正這個就相當複雜了,卑職一時半會恐怕說不清楚。”

哦,那就不必說那麼清楚了。

高務實便道:“那你就說個大概情況吧,現在廣西有狼兵班軍多少?”

倪中化苦笑道:“按台,卑職隻是柳慶參將,要說全省,恐怕不是很精確,隻能大概算一下……約莫能有一千七八千,至少應該有一萬五千常班。”

“常班?”高務實問道:“那就是說還可能有臨時征調?”

倪中化忽然有些抬頭挺胸之勢,傲然道:“那是自然,朝廷若有詔命,他們自然要奉命征調,這一萬五隻是按例來說。”

高務實心裡頓時盤算開了:這倒是還不錯啊,漢兵班軍加狼兵班軍,這裡就有三萬野戰部隊了,廣西的衛所雖說也腐敗了,但按之前張任所說的情況來看,估摸也還是能抽出萬把多人甚至兩萬人來用一用的,這就四五萬可用之兵了。

雖然比理論上廣西高達十幾萬的衛所兵來說少了一半不止,但那個賬麵數據不提也罷,這四五萬人的野戰部隊隻要用得好,除非是岑黃兩家這種級彆的造反,否則搞定廣西內部的問題應該足夠了啊。

那為什麼平個八寨之亂還要大動乾戈,非得湊齊十萬大軍才打?這他娘的是何道理,難道沒有十萬大軍,就嫌氣勢不足?這也太荒謬了吧?

反正眼下隻有薑忻和倪中化兩人,高務實也不怕“家醜外揚”,直接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

沒想到一直很樂意回答高務實問題的倪中化這次卻閉口不言,隻是看著薑忻。

高務實有些意外,但還是朝薑忻看了過去,薑忻知道倪中化不敢說的原因,他一個武官,有些話的確不方便講,沒法子,薑忻隻好開口回答道:“按台,這個就要從班軍的製度說起了。”

高務實點點頭:“你說,本按洗耳恭聽。”

“班軍戰鬥力雖然不錯,但其實……不是很好用。”薑忻先定了個調。

高務實沒說話,隻是微微蹙眉,繼續看著他。

薑忻輕咳一聲,道:“是這麼回事……”

他也實在是被逼無奈,隻好把其中內幕娓娓道來。

原來,班軍製度其實早就引起了廣西與貴州、湖廣和廣東三地的諸多糾紛,而其根本原因在於大明軍隊的管轄權、使用權和軍隊物資供給製度的衝突。

這首先要從明代班軍的供養談起。明初,朱元璋試圖通過屯田來解決軍隊的給養問題,規定凡旗軍皆有一塊麵積大小不等的屯田,“有軍則有屯,江南每軍一名水田三五十畝不等,江北每軍一名,地八九十畝、百畝不等,冊載衛所,軍不得賣,民不得買”,所收糧食來供養官軍及其家屬。

但實際上,即使在明朝屯田糧食征收最高的成祖時期,衛所軍也沒有實現自給自足,如果把邊屯估計在內,那麼明初軍屯的實際作用應該較“足以充軍食之半”還小一點。

而廣西的屯田效果則尤其之差,洪武二十九年,因新設的南丹、奉議、慶遠衛和富川千戶所的軍餉不足,朝廷下令軍士全部屯田,以供軍需,但由於軍隊的首要任務是保家衛國,旗軍精銳儘遣守城禦敵,屯田隻能由軍餘頂種,而隨著旗軍的戰死或逃亡,軍餘必須補伍備禦,屯田所需勞動力已無法保證,衛所田地或拋荒,或被豪強隱占,或被允準出租,屯政敗壞已屬必然。

軍隊的給養不足部分,彆無選擇地由府州縣等來承擔。不惟廣西如此,其他都司和布政司亦然。

早在宣德十年,朝廷就規定“天下衛所倉並屬府州縣,惟遼東、甘肅、寧夏、萬全、沿海衛所無州縣去處仍舊”。

到了嘉靖初年,衛所糜爛到基本無可救藥,全國各類武裝力量的軍需供給基本上由行政機構負擔,衛所屯田所獲,隻能保證衛所官軍的一部分支出。

廣西境內的班軍,除狼兵班軍由本地供養外,湖廣、廣東和貴州班軍的費用支出均由自己負責。

衛所旗軍的基本生活物資由軍家自己解決,這在大明是有統一規定的,如“廣西地闊,寇發無時,遇有征哨,馬力不足,請如舊選衛所有丁力殷實旗軍……以備調用,而免其餘丁二人差役,以助正軍”。也就是說,朝廷實際上隻是給於一些其他方麵的“優惠”。

正統十年,“貴州、湖廣都司,於附近廣西衛所內,摘撥富實有丁官軍去**”。

湖廣每年一萬名班軍所需行糧由湖廣布政司提供,“湖廣所屬衛分撥官軍一萬名,輪戍廣西,歲用行糧,俱湖廣解給”。

而廣東就更慘了,不僅要解決自己衛所軍的軍需糧餉,每年還要再“協濟”廣西糧餉。譬如去年,“令廣東協濟梧鎮糧餉解梧州府。自督府移鎮廣東,歲解梧餉就近收貯肇慶府,廣西應解年例兵食差官赴肇慶關支,總督劉堯誨以為不便用,乃檄廣東布政司,凡協濟梧鎮餉銀,經解梧州府以備支解。永為定例”。

這麼一來,由於廣西的經常性財政支出尚多仰給於廣東,所謂“廣西十萬常供,每歲皆出東省”,就更不用說班軍的行、月糧了。

麵對這種責權利關係的嚴重失衡,貴州、湖廣和廣東三地官員均心有不甘。再加上由於廣西環境惡劣,班軍水土不服,逃亡者甚眾,而中樞又一再強調班軍“務足原額”,這就給湖廣和廣東班軍的清勾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所以,一方麵是兩地官員均以衛所軍減員甚眾、補班困難為由,希望減班或撤班。

另一方麵則是班軍在廣西時,也不是很樂意聽從廣西地方文武官員的命令,公開抗命雖然不敢,但是陽奉陰違、拖拖拉拉什麼的,那就司空見慣了。

薑忻這麼一說,高務實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事。比如為什麼一個八寨之亂,廣西巡撫自己搞不定,非得勞動兩廣總督出馬——首先就是廣東班軍不肯聽話啊,再加上廣西沒錢,兩廣總督不帶著賞銀過來,那支部隊肯出真力氣?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沒錢害的!

高務實歎了口氣,暗道:朱元璋這個老農民,弄的什麼破製度……

以高務實來看這個班軍的問題,其實隻要從財政體係上改動一下,就一點麻煩都沒有了。

比如說,廣西出現戰亂,班軍作戰的軍餉等開支直接交給廣西自己來負責,廣西固然是沒錢的,可是中樞可以撥款啊,中樞直接撥款到廣西,廣西拿著這筆錢去搞定叛亂,這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至於中樞哪來的錢……湖廣、廣東上繳給中樞就行了。

啥,你說這根本沒有變化?湖廣和廣東還是出工又出力?

那是當然,可是問題在於,這樣一來地方上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矛盾了啊,至於湖廣、廣東會不會對中樞不滿……請問你不滿又能怎樣?

中樞之所以是中樞,本來就應該擁有對地方的財政管轄權,應該擁有這種財政隨時分配的權力,這是中樞權威的象征,更是保障!

結果按照朱元璋這套搞法,中樞居然自己把自己摘出去了,任由下麵各省扯皮。

你這個行政效率能提高那簡直就見了鬼了啊!

----------

承諾的八千先搞定了,剩下的兩千我儘量還是今天補齊……我不喜歡欠賬。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筆趣閣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