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後四道詔令如長了翅膀一般,數天內傳遍大江南北!特彆是楊廣生平事跡被一一列出,並把楊廣修東都、長城、大運河、馳道等基建苦心和深遠作用都加以說明。
楊廣修東都原因有二,一是關中人口膨脹,糧食供不應求,各地糧食運到長安時成本巨大,貴得離譜,百姓買不起,吃不起,東都位處天下中心,交通便利,無疑比長安更適合當國都;二、天下分裂幾百年,積累的仇恨高達萬仞,大隋隻是地域上的統一,人心並不統一,遷移到東都,是調和戰爭創傷。”
修長城是為了庇護邊民,秦長城庇護邊境近千年,作用不容否認,所以,楊廣修長城也沒錯!
大運河、馳道溝通南北,南來北往商旅人人受惠,但是很多人一邊享受著大運河帶來的便利,一邊卻罵著楊廣,這不是彆有用心是什麼?
……
在這些基建方麵,楊廣唯一的錯誤是所托非人!是那些彆有用心的人為了媚上、為了撈錢、為了敗壞皇祖父的名聲,愣是將德政搞成了暴政。楊廣人在宮中,他看到的隻是結果,並不知道、也看不到修建的過程。把所有罪責按到楊廣頭上不公平。這道理就如同科舉製,用意是給予天下人一個公平,但因為觸及了少數人利益,所以被那一小撮放大來愚弄百姓,這個比喻似乎不足掛齒,但它卻是畫龍點睛的一筆,就是引發寒士對世家門閥的同仇敵愾之心!
之後說到‘文宗武皇帝’的諡號時,專門拿出楊廣的功績與曆朝曆代‘武皇帝’做比較,人們一看,覺得對哇,漢武帝搞垮了漢朝的經濟,他當得起漢武帝,楊廣憑什麼當不了隋武帝?曹操隻占三分天下,都當得起魏武帝,楊廣開疆拓土,自己也當得了‘武皇帝’。
對楊廣的平生事跡詳說的詔令既沒誇大其辭,也沒有否認他的功過!
詔令最後說“太宗武皇帝這個名號實至名歸,不管大家承不承認,隻要東都、隋長城、馳道、大運河存在,子孫後世就不會忘記大隋太宗武皇帝的功績,故而,曆史就是曆史,先皇的事跡不是史書可以改變的!”
天下默然!
至於對楊昭的追贈就更沒有疑義,人們長子楊倓都當皇帝了,追贈自己的父親很正常。
倒是蕭皇後、楊侗、楊侑聯名對趙王楊杲的追贈出乎意料,但是當人們看到他明明有逃生機會,卻自願陪同父親一道殉難的事跡後,無一抱以無上敬意!畢竟,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很注重孝道的,在晉朝之後,更將孝作為考驗官員的第一標準,大隋也是一個以孝治國的王朝,因此,趙王楊杲悲壯之舉,得到了所有人的讚譽。
蕭皇後對楊浩、楊懷的否認,不出意外,召天下忠義之士誅弑君者也正常,但是對李淵體係全部官吏否決卻出人意料…畢竟,李淵名義上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尊隋的,可是現在這一層遮羞布被撕掉之後,李淵的野心便無處可藏,因為大隋還沒有亡,大義還在楊家之手,將之定位為反賊很正常!這也使得李淵‘同為隋臣,效忠大隋’的招賢借口不複存在!
關隴權貴於關中殺官迎李淵的舉動,再次證明了楊侗那個——‘世家門閥靠不忠傳承’論點、論據!
蕭皇後將‘唐王’封號贈予代王楊侑,對李淵自居的唐王是貶斥、是諷刺、是挑釁、是不屑……
現如今李淵退了封號不行,這樣會寒了麾下之心,他們會以為李淵怕了朝廷;繼續保留也不行,你李淵不是以大隋忠誠自居嗎?那就理應聽從正統太皇太後的命令!他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一路黑到底,撕開虛偽的麵具,直接登上皇位……可一旦登上帝位,那李淵就臭了!因為今之天下,哪怕是弑君的宇文化及都不敢登基……
你李淵造反,總得有個理由吧!
楊廣都死了,反暴君的理由不成立。你說你為了天下百姓著想,那你屠城又怎麼說?
更狠的是,與詔令同步於天下的,還有李淵向始畢稱臣的乞降書,尤其是那句‘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令天下人為之心寒和戰栗!這簡直是將大隋人全部送給突厥的意思啊,李淵之心,何其之狠毒呀?
這一下,把李淵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勾結突厥侵大隋疆土、辱大隋姊妹的野心完整呈現在了世人麵前……而這一方麵,李淵也無從辯駁,因為李淵起事用的是白旗,而白旗曆來是突厥之旗,且在他軍中,還有兩千多突厥兵,這一切事實,又證明了這道乞降信的真實性。
證據確鑿之下,並言辭激烈的問:你李淵引異族入境,是打算再來一個五胡亂華嗎?當初五胡不同心,都差點把漢人滅絕了,現在的突厥是一個上下一心、同心協力、擁百萬控弦之士的強大國度,這若是全部入境,天下哪還剩下一個漢人?你的良心何在?
至此,詔令理所當然的把李淵定義為民族敗類、國賊、漢奸。
最後還廣召全天下隋人冰釋前嫌:誅殺李淵這個勾結異族、屠殺大隋子民的國賊、民族敗類!殺了李淵國賊,封國公萬戶侯。
到了這裡,是人都知道,這一係列詔令實則是出自楊侗手筆,但卻博得了有誌之士、忠義之士的一律讚賞……畢竟,大隋內亂是兄弟之爭,你李淵卻引狼入室,這不是民族敗類、國賊、漢奸是什麼?
此消彼長之下,殺掉始畢和突厥三十萬的激進分子得到了巨大的聲望。
不管人們如何的不喜歡楊侗,但在民族大義方麵,誰也不能否認他,這一點,從他滅契丹、奚族,打高句麗,再敗突厥等一係列外戰即可看出——楊侗始終胸懷民族!
當詔令傳天下時!
楊倓第一個發聲支持,接著是蕭銑、瓦崗聯軍、竇建德、王薄、徐圓朗、杜伏威、李子通、沈法興、林士弘沉默一陣子後,一個個都發出了聲援……搞笑的是吃人為樂的朱粲,以及弑君的宇文化及都認同了對李淵的聲討!
於這些反王而言,反正李淵離自己遠遠的,不會打到自己…
而聲援嘛,也就是動動嘴皮子而已,這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撈到巨大聲望,又何樂而不為呢?
在某不良人的運作下,一股口誅筆伐之風潮卷向了關中,抵達了長安!
為什麼用白旗?為什麼軍中有突厥人?就是因為李淵投降突厥!
這一句在長安引起了渲染大波,誰都沒料到李淵居然是一個國賊!
但是,乞降信是全是拓印版本的,而且不止一封!
“賊子欺人太甚!”
唐王府,李淵氣得暴跳如雷,雙目中爆射出憤怒的火焰,他最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他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
現在全城輿論大起,他能怎麼辦?如若強行彈壓,隻會更加坐實他民族敗類、民族罪人、國賊、漢奸、叛徒……之名!
更令李淵恐懼的是軍中一半以上的將士都是三晉子弟,這些人,或多或少都與突厥有仇。還有許許多多人是在雁門之圍中,從馬邑、雁門、樓煩逃往太原的青壯,這些人對侵占家園、屠殺親人的突厥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若是內訌起來,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