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澳門為據點,葡萄牙基本壟斷了大明台麵上的對外貿易,荷蘭人隻能通過鄭芝龍來走私,但如果荷蘭人和大明的關係有所進展,也能獲得貿易權,那他們的利益就會受到很大的損害。
雖然朱慈烺不是皇帝,也不是首輔,但身為儲君,帝國未來的皇帝,他的態度對大明國的政策絕對有很大的影響。
“草民見過太子殿下。”
和兩位傳教士的深深鞠躬不同,曾德昭單膝下跪。****中,他漢語說的最好,對中國文化也最為了解。
朱慈烺點點頭,示意請起。
曾德昭帶來的禮物是一隻可以伸縮的單筒望遠鏡,這個時代的名字叫千裡鏡。
看到千裡鏡,朱慈烺立刻就想到了一個人。
蘇州人薄玨。
1608年,荷蘭米德爾堡眼鏡師漢斯·李波爾發明了第一架望遠鏡,中國第一架望遠鏡是湯若望在1626年從歐洲帶來的,湯若望還翻譯了《遠鏡說》一書,將望遠鏡的製作使用方法介紹到中國。崇禎七年(1634)年,經過多次努力,湯若望監製的天文望遠鏡終於製造成功,崇禎還親臨觀看。
望遠鏡不僅用來測天,還可用於軍事。中國最早將望遠鏡用於軍事的則是明末蘇州人薄玨。崇禎四年(1631年),薄玨為巡撫張國維造炮,“每置一炮,即設千裡鏡,以偵賊之遠近”。薄玨創造性地把望遠鏡放置在自製的火炮上提高了射擊精度。
對於這段曆史記載,朱慈烺是心有疑惑的,因為這個時代大明還不能製造透明玻璃,湯若望製造天文望遠鏡的玻璃原料都是從歐洲進口,薄玨所用原料又是從哪而來的?
除了望遠鏡和鑄炮,薄玨還製作過水車、火銃、地雷、地弩等,是一個機械全才,隻可惜這樣的大才並沒有被朝廷重用,張國維任巡撫和後來接任陳新甲的位置擔任兵部尚書時,薄玨一直做張國維幕僚,後來張國維被罷黜,薄玨的才華再無人賞識。明亡後,薄玨隱居在嘉興一帶,最後貧困而死。
還是那句話,大明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舞台。
朱慈烺已經派人去召薄玨,薄玨此時正在趕往京師的路上,估計五到十天,就可以到京師了。
曾德昭此次進獻的顯然是歐洲最先進的望遠鏡,朱慈烺走出後殿,站在亭台上向遠處的城門觀望,能清楚看到巡城士兵走來走去的身影。朱慈烺大喜,這望遠鏡的倍數和清晰度,比前世的現代望遠鏡已經不差多少了,對未來臨陣對敵大有臂助。
三國代表好像心有默契一樣,帶來的禮物都讓朱慈烺眼睛一亮,但又各不相同。
回到後殿,朱慈烺給曾德昭賜座,曾德昭坐下之後立刻就道:“太子殿下,草民有一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講?”
“但講無妨。”
“不知道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代表都跟您說了什麼,但荷西兩國都是凶殘狡詐、言而無信之人,不管他們說了什麼,您都不能輕易相信,在我的老家,歐洲各國都把荷西兩國視為不可交往之國。”
曾德昭一本正經,假話說的跟真的一樣,如果朱慈烺是本尊,不知道歐洲曆史,還真有可能被曾德昭給騙了。
朱慈烺淡淡笑:“不用擔心,本宮召他們來,隻是想跟他們談一筆生意,”
聽到“生意”兩字,曾德昭眼睛裡的不安更多:“大明是要購置火炮嗎?澳門卜加勞鑄炮廠,是天下最好的火炮廠,我們賣給大明的火炮,不但威力比荷西兩國大,而且價錢公道。”
朱慈烺搖頭,緩緩道:“不是火炮,而是戰艦,戰馬,板甲和糧食,如果澳門有,大明優先從澳門購買。”
曾德昭微微驚奇,大明地大物博,對外貿易一向都是隻賣不買,長期保持巨量順差,將歐洲白銀源源不斷的拉到中國。為了解決貿易逆差,葡萄牙人想方設法的向大明推銷歐洲的各種商品,但一點效果都沒有,大明百姓對歐洲產品毫無興趣也毫無銷路。直到建虜興起,因應戰爭,大明向葡萄牙人購買火炮,才讓巨大的貿易順差稍微敉平了一些。
葡萄牙人在澳門設置鑄炮廠,主要的客戶就是大明。
除了大炮,葡萄牙也曾經試圖向大明出售其他武器,比如租售一些小的艦船給大明,但大明拒絕了。
一來大明是陸地國家,海權觀念淡薄,不然也不會長期施行海禁政策,二來大明的水師並不弱,鄭芝龍的海船完全可以維護廣東福建等地的安全,大明沒有購置船艦的必要。且船艦價格昂貴,隨便一艘主力戰艦的價錢都在五十萬兩銀子以上,小的艦船也是十萬銀兩以上,不是大明能負擔起的。
而時過境遷,現在葡萄牙人的艦隊已經衰落,無力和荷蘭人爭鋒,自己都不夠用了,當然也就不可能賣給大明了。
至於戰馬。歐洲有優良的戰馬,大明的戰馬又極其短缺,從歐洲運馬到大明,看起來是一門好生意,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很困難,因為路途實在是太遙遠了,從歐洲到大明乘船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人在半年的旅途中都常常生病,甚至死在海上,嬌貴的戰馬就更是難以承受了。葡萄牙人曾經做出測試,從歐洲運輸戰馬到大明,如果一切順利,沒有遇上台風和海難,也沒有海盜黑吃黑的情況下,十匹馬隻有五匹馬能存活下來。
歐洲戰馬價格本來就不菲,折損一半後,成本翻翻,賣給大明的價錢,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以大明現在的財政狀況恐怕很難負擔,加上葡萄牙本身不產戰馬,因此這項生意很難做。
最後是糧食。歐洲的糧價倒是不高,但路途實在是遙遠,海上又有風浪,半年時間糧食發黴的可能性極高,所以從歐洲運糧是不現實的。朱慈烺也沒想買歐洲的糧食,他想要買的是三國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糧食,西班牙人在呂宋島,葡萄牙和荷蘭在印度,從這三地運糧到大明,路途並不算太遙遠,哪怕就是價錢稍微高一點,朱慈烺也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