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清晨,太子朱慈烺離開山海關,返回薊州。
吳三桂和馬科率領各自的精銳騎兵,跟隨在後。
“防諜,防諜,防諜~~”
就像範誌完囉嗦築城一樣,朱慈烺也向範誌完和黎玉田兩人再一次叮囑防諜的重要,這兩人是邊鎮督撫,對奸細的危害性當然是知道的,但朱慈烺還是要叮囑,唯有如此,才能令兩人更加警惕和重視。
“還有,撤入山海關的撫寧百姓,爾等一定要妥善處置,絕不許百姓受難受餓!”
“是。”
範誌完和黎玉田躬身,等太子的馬隊遠去,方才直起身來,相互一看,黎玉田恭敬的道:“督師,下官這就起身,回寧遠去了,不知督師可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範誌完捋了捋三縷長髯,清清嗓子,很威嚴的說道:“照太子殿下的鈞令,執行即可。”
黎玉田知道範誌完在裝腔作勢,但不點破,拱手:“是。”
兩個督撫作彆,範誌完坐鎮山海關,黎玉田嚴守寧遠城,因為太子已經明確說明,建虜會在十一月初侵犯大明邊關,所以兩人一點都不敢懈怠,黎玉田一離開,範誌完立刻就命令兵備道帶兵去往撫寧,接應從撫寧撤退而來的百姓,又嚴查奸細,回到寧遠的黎玉田則是關閉四門,加固城防,準備迎接建虜可能的攻擊。
……
崇禎十五年,十月十五日。
是日衝煞。宜,捕捉、畋獵。忌,安床、破土。
沈陽。
征明的十萬大軍已經在沈陽城外的原野中列陣完畢,其中兩萬名滿八旗的戰兵精銳,四萬名包衣奴才,也就是輔兵。漢八旗有三萬人。蒙古八旗極其附屬兵,一共三萬人馬則會在長城之外和滿漢八旗彙合,最終征明的兵馬會達到十二萬人。
英武郡王多鐸為征明大將軍,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為副手。
多鐸是鑲白旗的旗主,因此此次出征,鑲白旗出動的兵馬最多,38個牛錄一共派出了三千五百名重甲精銳,八千名包衣奴才---不要小看這些包衣奴才,雖然他們不是正式的兵士,隻是下賤的奴才,但也多凶悍善戰之輩。康熙朝,吳三桂起兵時、蒙古察哈爾布爾尼趁機叛亂、北京空虛,就是組織這些八旗家奴平定的。
其餘各旗出動的兵馬並不一等,多爾袞和阿濟格兩兄弟出動的精兵加包衣奴才一共有一萬兩千人,代善的兩紅旗出八千人左右,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出四千人,兩黃旗最少,一旗隻出了兩千五百人。不過多爾袞三兄弟並不在意,因為照慣例,出動的兵馬越多,未來的分到的戰利品就越多,在他們看來,征明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其他旗出動多少兵馬,他們兄弟三人還真不是太在乎。
阿巴泰隻是一個小小的貝勒,手下隻有六個牛錄,但他是正藍旗的人,而正藍旗的旗主是黃太吉之子豪格,豪格雖然看不上多爾袞三兄弟,不想給多鐸加磚添瓦,但阿巴泰是他叔父,他又是正藍旗的旗主,總不能讓阿巴泰太寒磣了,於是撥給阿巴泰8個牛錄的人馬和奴才,讓阿巴泰一共可以直領七千人,加上滿達海統領的正紅旗人馬和一個漢軍八旗和一個蒙古八旗,阿巴泰的偏師一共有兩萬三千人---滿達海是代善的第七子,今年剛二十歲,代善令他統領正紅旗的人馬出征,一來是曆練他,二來也是向眾人表明,未來他會將正紅旗旗主的位置,交給滿達海。
而八旗其他的人馬,包括七個漢軍旗,都由主帥多鐸直接統領。
最初,建虜的漢軍旗隻有兩旗,後來變成四旗,今年則擴充到了八旗。旗式、編製、官兵員額均等同建虜八旗,八個漢奸固山額真(旗主)分彆為:祖大壽之子祖澤潤(鑲白旗)、劉之源(鑲黃旗)、吳守進(正紅旗)、金礪(鑲紅旗)、佟圖賴(正藍旗)、石廷柱(正白旗)、巴顏(正黃旗)、李國翰(鑲藍旗)。
這些人,全部都是大明的降將。最早是天啟年,最晚在崇禎六年投降建虜,為建虜征戰,到現在,已經完全取得了建虜的信任。這一次,全部隨大軍出征。
照建虜的編製,漢八旗每旗壯丁應該在7500人左右,不過並不能滿員,每旗壯丁最多也就五千人,此次征明,每旗出三分之二的兵力,也就是四千人左右。八個旗,一共三萬人。
其中,祖澤潤(鑲白旗)將跟隨阿巴泰,為征明的偏師,其他人都在多鐸麾下,為征明的主力。
設壇,祭天,賜酒賜旗,雖然建虜不是大明,但漢化卻已經頗深,大明出征的這一套標準流程,建虜人完完整整地都學了下來。
黃太吉親自為多鐸賜酒賜旗,抓著多鐸的手,諄諄教誨,從行軍方略到如何應對明國的求和,再一次的叮囑。
多鐸一一“記下”,隨即禮炮轟鳴,多鐸翻身上馬,向黃太吉和送行的其他親貴抱拳行禮,這中間,最重要的當然是他的兩個親兄弟,多爾袞和阿濟格了。多爾袞臉色凝重,阿濟格卻是一臉羨慕,另一邊的肅親王豪格麵無表情,不經意中,嘴角甚至會露出一絲冷笑。
多鐸躊躇滿誌,信心十足,雖然昨晚和哥哥多爾袞見麵時,多爾袞叮囑他,一定要小心謹慎,切不可小看大明皇太子,他表麵上聽了,心中卻沒有太在意。一個黃口小兒,能有多大本事?看我殺他一個天翻地覆吧。
“走!”
多鐸一揮手臂,豪情萬丈。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漫天遍野,如黑雲壓城一般,向明國殺去……
離開山海關之後,朱慈烺策馬揚鞭,一刻不停。
山海關之行,他終於是見到了關寧鐵騎,而從關寧鐵騎的雄健中,他也比較直觀的了解到了建虜八旗的強悍,短時間內,大明尚沒有和建虜鐵騎硬對硬的能力,隻能用壕溝和火器招呼,另外,山海關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遼東與關內之間的“咽喉”。有山海關在,建虜就無法隨心所欲的逾越,也因此,朱慈烺才會嚴令範誌完和黎玉田死守,不管關內如何,都不許出兵救援,他可不想重蹈前世裡,界嶺口失守,薊州總兵白騰蛟帶兵救援,結果在野戰中被建虜軍消滅的覆轍。
來時,朱慈烺走的是北線,返程則是南線。
薊州到山海山有兩條路。
所謂北線,是指從遵化、三屯營、遷安,到山海關。
南線則是玉田、豐潤、灤州、永平、撫寧到山海關。
北線靠近邊界峪口,可就近巡視長城,因此來時朱慈烺要走北線,而南線是人口密集區,主要的任務是撤退百姓,堅壁清野,為了檢查各地官員的執行情況,了解軍情和民情,朱慈烺返程走的是南線。
一路,朱慈烺看到各城各地都在準備,從縣城到鄉間,銅鑼響個不停,縣城的衙役和官兵正在督促百姓們速速離開,聽從官府的指令,往永平或者山海關撤退。撫寧距離山海關一百裡,所以撫寧地區的百姓都撤往山海關。
令百姓們拋棄家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有建虜的恐怖之名,依然有很多的百姓不願意離去,官府軟硬兼施,用儘各種辦法,甚至是用捆綁帶枷鎖的方式,才能將他們帶離家園。
朱慈烺臉色凝重。
為了堅壁清野,為了令建虜入塞之後,在薊州之東一無所獲,眼前的這些動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百姓被折騰被勞碌,總比被建虜人割去首級好,所以撤離百姓的動作,必須堅決執行,一絲一毫都不能懈怠。
薊州以東的城池,除永平之外,小一點的縣城,如灤州,遷安等地,要全部放棄,百姓和守軍撤入永平城內,原本十萬人的府城,一下就擴張了一倍多的人口,難民的安置和城池的防守變得更加重要。
十月十七日下午,朱慈烺進入永平府,巡查難民安置和城防的準備情況。永平巡撫馬成名和總兵趙登科沒什麼大才能,勝在聽從命令。照朱慈烺的命令,整個永平府已經完全動了起來,城內的空地修建臨時住所,征用寺廟和空屋,力爭讓所有百姓都有地方住,不會在即將到來的冬季裡凍死。城外的壕溝已經開始挖掘,城頭上,各種防禦武器,從大炮到滾木雷石,正在日夜不停的準備。各個縣城退到永平的官兵,也在整訓中。
但最最重要,也是朱慈烺現在最頭疼的糧草問題,依然還是束縛官府動能的最大阻礙。
雖然朱慈烺在張家口查抄了不少的糧食布匹,但和一次撤離百姓的消耗相比,卻是杯水車薪,而買糧運糧需要一定的時間,雪上加霜的是,臨出京時,山西大地震,有一部分原本要運往京師的糧食,臨時改去了山西,更不用說河南的百萬災民。整個大明北方,到處都是糧米缺口,短時間之內,即使國庫裡麵有千萬兩的銀子,一時也無法籌集到更多的糧食。
所以對馬成名的訴苦,糧食不夠,請殿下令戶部儘速調撥的請求,朱慈烺隻能勉勵安慰,令他多從永平當地想辦法。
永平總兵趙登科在曆史上毫無名氣,唯一的記載就是他在崇禎十五年的入塞中,戰死疆場,而跟在太子身邊的吳三桂和馬科都是沙場宿將,又有參謀司的三位高參,因此在永平停留的半天時間裡,朱慈烺著重巡視永平的城防,令這些經驗豐富的武將和文官,對永平城防提出一些不足和改進意見。
第二日清晨,朱慈烺離開永平,直奔玉田縣。
連日的奔波,人困馬乏,但卻沒有人敢說辛苦,你不見,連太子都躍馬馳騁,誰還敢提出心中的苦?
玉田縣位在薊州東南方,相比於其他小縣城的撤退,玉田縣不但不會撤退,反而要變成一座堅城,就像是一顆釘子一樣,釘在建虜可能前進的道路上。
順天巡撫潘永圖,玉田兵備道吳英,知縣張棨,參將劉振華,還有精武營千總閻應元,臨清營千總崔克智,在城外列隊迎接。
原本,朱慈烺想要等明確知道建虜主帥人選後,再決定閻應元的使用,畢竟閻應元是猛將,如果有機會,他還是想把閻應元留在身邊,作為殲敵中堅。但深思熟慮之後,他改變了主意,玉田至關重要,且在兵力緊張的情況下,他無法在玉田派駐更多的兵馬,因此,玉田主將非用閻應元不可,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證玉田變成一顆“釘子”,不使建虜輕鬆逾越。
四月份的時候,朱慈烺來過一次玉田,還祭奠了前玉田總兵、一代猛將曹變蛟。但現在的玉田,和四月份已經完全不同,城中聚集了周邊鄉鎮撤退的百姓,城外壕溝正在挖掘中,除了原先的一千多守軍,兩個千總,閻應元和崔克智的到來,令玉田守軍達到了五千人。玉田城小,一下多了這麼多人,城裡城外,到處亂哄哄。
崔克智的臨清營本就是按照精武營的標準招募和操練的,又都配備了最新的遂發槍,雖然還沒有上過戰場,但朱慈烺相信,他們的戰力是有保證的。
登上玉田城樓,遙望北方之後,朱慈烺就在城樓裡召開軍議,聽取潘永圖的彙報,然後發布命令。
順天巡撫潘永圖、參將劉振華從玉田舊路撤往三河,沿途破壞所有的橋梁,並在道路狹窄處挖掘壕溝,最大程度的給建虜製造阻礙。十一月初,天氣尚沒有到最冷的時候,河水沒有冰凍,斷了橋梁,又挖掘壕溝,原本三百裡,建虜快速行軍要走五六日的路程,但因為修建橋梁和填平壕溝的時間,最少也得走十日以上。這樣一來,即便玉田失守,或者建虜大軍不顧後路可能被截斷的危險,從玉田城下而過,直撲三河,明軍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從薊州撤兵,馳援三河--薊州到三河道路平坦,一百五十裡的路程,最多兩日就可以到。
潘永圖和劉振華的任務,一是破壞玉田通往三河的道路,另外就是死守三河。
————感謝老粉“轉隻彎”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