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長安城外有些熱鬨,朝中鼎鼎大名的四明狂客,飲中八仙之一賀監賀知章,要離開長安告老回到老家越州。
皇帝親自為他贈詩,詩雲:仙記題金籙,朝章寵賜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
太子李亨率百官在灞橋邊為他送行,這份殊榮是旁人所不能及的。彆說現在,就是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於此同時,安西河西節度使夫蒙靈察的隊伍由金光門出城,從相反方向前往河西。由於灞橋那邊的送行太過風光,這邊兒就顯得寒酸了,隻有戶部郎中王鉷和其弟王焊前來給夫蒙靈察送彆。
兩人麵孔浮起笑容安慰道:“夫蒙中丞也知道,今日乃是賀監告老歸鄉之日,聖人命太子率百官相送,我們兄弟二人,也是剛騎快馬從灞橋趕過來。”
“那裡,那裡,有王郎中兄弟前來相送,夫蒙靈察不甚榮幸,感激備至。”
這話是確實真心,王鉷乃是李林甫一黨的核心二號人物,絕非吉溫羅羅希奭等人可比,對於夫蒙靈察而言,他能得到王鉷的相送,也足以說明他在李林甫一黨中的地位,也已然成為核心人物。
“就此彆過,來年再見。”
夫蒙中丞剛要轉身調轉馬頭,卻有一個豔麗女子率著數名家仆和宮宦朝這邊而來。王鉷也瞧著這女子大張嘴巴,將征詢的目光轉向夫蒙靈察。心想夫蒙靈察怎麼會巴結上楊太真的家人。雖然楊玉環尚未獲得任何封號,但皇帝對她的寵愛早已傳出宮闈,楊家雞犬升天之日已近在眼前。
夫蒙靈察自己都感到奇怪,興許是這娘子要去溫泉宮,恰巧他們也在這兒分彆,就這麼湊巧遇上了?
李嗣業瞧見楊玉瑤突然前來,也大感頭疼,他在節度使的隊伍裡還混藏了一個毀容的人,正不想惹人注意,誰知這娘子就找上來了。
夫蒙靈察和王鉷上前向楊玉瑤見禮:“拜見三娘子。”
“嗯,”楊玉瑤隻是輕點額頭,目光卻朝著節度使的隊伍中望去,特意尋找他要送的某人。
此情此景,讓夫蒙中丞有幾許尷尬,李嗣業自然不能躲避,連忙迎上來叉手:“我真沒想到您會來,隻是說說的事,乾嘛非要跑一趟。”
楊玉瑤頗為不滿地哼了一聲:“怎麼著?我聽你這個意思,與我親近很見不得光嗎?”
這話很容易惹人聯想,為了中止此類話題,他趕緊更正道:“不是,你聽錯意思了,你能來我很高興,剛才是跟你客氣。”
楊玉瑤撅起嘴唇:“你這客氣倒是挺新鮮的,還記得頭幾天我跟你說的嗎,安胖子走的時候我送他,你走的時候我也來送你。”
他隻好躬身叉手道:“三娘子對在下的深厚情誼,在下感激涕零,沒齒難忘。”
楊玉瑤多少能從這些話中聽出敷衍的意思,又哼了一聲道:“都說你們男人冷淡情薄,果然如此,這還沒有離開長安呢,就已經開始生分了。你這一點兒上,就不如安胖子。”
“哪有,我這人就是太過內斂,如果隻有我們兩個人,彆的話也是能說出來的。”
“那是內斂嗎?我看你是有顧慮吧。”
“沒有顧慮,真沒有。”
楊玉瑤鼻孔朝天哼了一聲,命宮宦取過一壇酒來,遞給李嗣業說道:“這是我從西市上給你打的腔酒,讓你在路上慢慢喝。”
李嗣業躬身叉手後接過酒壇子。“謝三娘子贈酒。”
楊玉瑤撥轉馬頭,拋下一句話:“明年我在長安等你,記得琢磨一些好玩的東西帶過來。”
眾軍卒將目光望向李嗣業,露出奇怪的神情,這好玩的東西指的是什麼?
李嗣業總算是打發走了這個女人,夫蒙靈察在旁邊捋著胡須沉思半晌,隨即釋然發笑,撥轉馬頭上路。
戴望把自己罩在黑色的鬥篷中,騎著馬跟在李嗣業身後,剛剛楊玉瑤的出現使得眾人目光都投到李的身上,轉而又注意到跟在他身邊的這個人。
他的頭臉都被麵巾遮擋,隻露出兩隻眼睛,顯得尤為神秘,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他低著頭從喉嚨裡發出悶悶的聲音:“怪不得你敢帶著我上路,原來已有了這樣的內援。”
李嗣業嘿笑了一聲:“這不算什麼內援,頂多就是個善緣。”
前方的夫蒙中丞突然回過頭來,對著李嗣業喊了一聲:“嗣業,上前來一趟!”
“喏。”李嗣業雙腿一夾馬腹,快奔兩步來到了夫蒙靈察身後,低聲問道:“中丞喚我何事?”
夫蒙靈察捋須抬頭低聲道:“看來今歲的長安城,你沒有白來啊。”
李嗣業連忙叉手:“中丞勿怪,若不是中丞托我去辦那件差事,我還遇不見楊家三姊,這樣的善緣也是中丞所賜。”
“嗣業說的哪裡話,這隻是你的私人交際,我倒要替你高興才是。”
李嗣業猶豫了片刻,突然開口道:“還請中丞為我保密,莫要將此事傳到磧西去。”
“這是為何?”
“家中娘子尚在磧西,這種事情屬下不欲讓內人知曉,中丞你懂的。”
夫蒙靈察倒是大大地吃了一驚:“你與這楊家娘子已經進行到這種地步了?”
“沒,沒有。”李嗣業連連搖頭道:“女人容易多心,屬下也隻是防患於未然。”
夫蒙中丞捋著髯須搖了搖頭,雖已是蒼髯皓首,然八卦之心未減。他回頭又看了看遠去的女子,眼角突然瞥見一名披著鬥篷的蒙麵男子。
整個節度使隊伍也就二百多號人,夫蒙靈察雖不至於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至少知道混進了人。他剛才沒有多注意,此刻卻開口問道:“那個戴鬥篷的是何人啊,我見他一直跟在你身後,連臉都沒有露出來。”
“此事說來話長,其實,這個人叫戴望。”
夫蒙中丞倏然勒住馬匹,神色凝重地問道:“這就是那個在武威昌鬆縣,殺縣令,殺縣中大戶,又跟隨蚍蜉前往長安欲行刺聖人的戴望!”
做了壞事的人名聲就是響亮,昔日還是一個默默無聲的軍中隊正,今日朝堂上就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正是此人。”
“既是匪徒,還不拿下等什麼!你還將他帶到身邊來,此人差點兒將你我都害了!”夫蒙靈察怒聲說道。
節度使衛隊中已有三人抽刀出鞘,欲縱馬朝那戴望迫過去,防止對方逃跑。不過這位凶徒卻淡定地坐在馬上,似乎對此並不畏懼。
“且慢!”李嗣業抬手攔阻,連忙上前叉手道:“中丞容稟,這戴望曾是我疏勒軍騎兵營麾下一名小小的隊正。他雖跟隨蚍蜉東去長安,但在關鍵時刻幡然悔悟,數次在蚍蜉手中救下聖人,因此將功折罪被聖人赦免。”
“正是如此!你才該將其拿下押解!你仔細想想看,他若是沒有被赦免,你昔日的屬下是刺駕的罪人,你能逃脫得了乾係嗎?況且他已在昌鬆縣犯下殺人大罪,這個聖人可沒有說過要赦免!某到任河西後,首先要拿辦的就是這件案子!”
李嗣業回頭看了戴望一眼,才向夫蒙靈察稟道:“關於此案的具體細節,屬下也略知一二,戴望兄長一家皆慘死於大戶張氏與昌鬆縣令之手,戴望報官無門,才提刀痛下殺手,報兄長一家五口滅門之仇。弟弟為兄長報仇,這算不算孝義之舉。況且連孔聖人都說,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夫蒙靈察無奈地點了點頭:“道理我都懂,隻是右相主張以法家治國,朝廷也有唐律法度,無論如何是法大於情的。戴望為兄長報仇,某在心裡也要讚他一聲血性漢子。可你我終究是朝廷官員,不可超出法度窠臼。”
“朝廷法度自然不能違背,隻是中丞能否法外留情,免去戴望一死。改為流放充軍如何?”
夫蒙靈察深深地凝視了李嗣業一眼,不由得起疑問他:“嗣業,你有大好的前程,為何要卯足了勁要給一個死刑犯開脫?這對你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