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儒家,今天教化了嗎?(求訂閱,求月票)(1 / 1)

大宋有種 大羅羅 1622 字 24天前

曲阜,孔廟,第一次儒門大會現場。

趙楷已經答完題了,聽他答題的四百多個儒生中的大部分人,心裡都是哇涼哇涼的。

能不涼嗎?他們的高官厚祿懸了!

趙楷的意思很明確,以後要當官,特彆是當大官,必須得有真才實學!還得是治國、理財、用兵、外交等方麵的真本事。

而這些本事,特彆是理財、用兵這兩項不是靠吹就行的,都是可以實踐檢驗的——這個理財可以少理點試試水,弄個小縣城管管先。用兵也一樣,給個三五百兵帶著去殺韃子!

而且一科隻取三五十個進士也容易考察,考察個三五年的,行不行的就都清楚了。

所以趙楷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在為難廣大儒生啊!

大宋朝以往那麼多進士,有幾個能理財,有幾個會用兵的?

甭說現在了,就算名臣薈萃的仁宗朝,那些青史留美名的名臣誰敢說自己會用兵?李元昊就在西北等著他們來用兵呢!

而且理財也不行啊!到仁宗朝的慶曆年間已經入不敷出了,隻好讓名臣範仲淹來搞慶曆新政,搞到最後啥也沒搞成,財政的窟窿照樣越來越大......

雖然趙楷擺明在為難大家,但是要駁倒他卻也不容易。因為趙楷提出的“科舉取真人才”的路線,已經經過了實踐檢驗。不僅北宋的科舉一直如此,就連趙桓統治的南宋在“廢武用文”之後,也越來越重視武進士的武藝了,而且南宋武進士的仕途還漸漸壓倒了文進士。

“官家!臣有一言!”

就大家夥的心越來越涼的時候,已經有人舉手發言了。大家夥兒定睛一看,舉手的正是趙桓的恩師耿南仲耿老相公。

趙楷笑著說:“耿相公,有話請講吧!”

耿南仲緩緩的站起身,先向趙楷行了一禮,然後道:“官家,臣聽說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宏,勇服於孟賁,足躡效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聞,伎巧不知,專行教道,以成素王......可見吾等儒生,應該首重道德品行,而非勇力伎巧。”

他說的“孔子之通”是《淮南子》中的原話,意思是孔子是個本領高強的牛人,智謀無雙,武藝高強,力大無窮。但他卻不願意顯擺自己的本人,而是專心教化傳道,最終成為了所謂的素王。也就是沒有政權、土地、人民,隻有聲望的王。

趙楷聽了耿南仲的話卻放聲大笑了起來,“耿相公所言之事,正好用來回答朕所提出的三問中的第二問。”

什麼意思?

耿南仲一愣,心說:這難道就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嗎?

趙楷道:“耿相公你說文宣王勇力不聞,伎巧不知,專行教道......那麼這個教道又是什麼?”

“當然是教化人心之道!”

趙楷問:“如何教化?”

耿南仲道:“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這就是了,”趙楷點點頭,笑道,“孔子有教無類,授徒三千,乃萬世師表也......這才是我儒門高士應該去做的事情!諸位,你們教化了多少弟子?”

就一個!

耿南仲心說:老夫就教化了一個弟子,就是你那個不中用的哥哥,官家都不會當,真是笨死了......早知道這樣,老夫就該教化你這個聰明伶俐的亂臣賊子!

趙楷並不曉得有人後悔選錯了徒弟,他還在笑嗬嗬的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今日彙集大成殿外的儒者有四百多人,如果一人能教化三千弟子,那可就是一百幾十萬弟子啊!

我儒學之所以成為顯學,應該就在於此吧?我儒學有教無類,門人眾多,其中不乏才能傑出之士,所以才能為國所用......如果孔子當年沒有授徒三千,而隻收了三個徒兒,便是聞得大道,也未必能傳到今日啊!

吾等儒門後學,難道不應該效法先賢,辦學授徒,為人師表,有教無類,也教出三五千能文能武的徒眾嗎?如果天下的名士大儒,人人都能以效法孔子,教化生民為己任,何愁天下不太平,何愁四夷不臣服?”

趙楷這回算是找到了儒家存在的價值和儒家在沒有科舉製度扶植的情況下,繼續生存發展的辦法了。

這個辦法就是向孔子學習,教化傳道,以書院學堂為根基,立足民間。

“官家,妾身有一言!”

這個時候又有人舉手發言了。

趙楷一看,原來是個中年婦女,當然就是李清照了。

趙楷道:“易安居士,有話請講。”

李清照也站起身,向趙楷行了一禮,然後不緊不慢地說:“官家您讓我們辦學授徒,可是這辦學之資怎麼籌集?學生又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考試做官的路子,又有多少人願意讀書呢?想當年文宣王孔子可以授徒三千,不也是因為這些孔門之徒又機會出仕列國嗎?”

趙楷點點頭,道:“易安居士問得很好......吾以為能否得到辦學之資和學生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出仕的機會,隻要能夠出仕,這些都容易解決。”

有機會當官當然不愁沒有錢和學生了!可問題是官有那麼容易考上嗎?

趙楷頓了頓,又道:“而出仕,也不一定要一步登天考上進士啊!還可以考官辦諸學堂,可以考幕職官和伎術官。以往一科進士取數百人,門蔭入仕之官比進士還多,以至於仕途被進士、門蔭所壟斷,吏員不得晉升,有功兵士亦難得官,所以寒門之士才獨好科舉。”

宋朝的冗官是很多的......不是辦事的吏員多,而是有品級的官員多。在宣和之難前,官員的數量差不多有五萬!

這可不是沒有品級的吏和校尉,而是有品的官!那麼多的官堆積在上麵,下麵的吏和軍校當然就很難升官了。

而趙楷將“勳位”、“爵位”和“官位”分離,而且還開辦了炮、步、騎、工、輜等五軍學堂和大學堂,用來了吸納擁有勳貴子弟(平民當然也可以考進去,有平民的額度,不過平民人多,自然難考),這樣就可以堵上門蔭的窟窿。

門蔭的窟窿堵上以後,吏員,也就是幕職官、伎術官上升的空間就大了。

所以在趙楷統治的北宋,半數幕職官和全部的伎術官,都要通過考試才能當上。另有半數的幕職官可以走征辟的路子......

趙楷接著說:“但如今重開之朝,事事精進,並無門蔭之弊,進士數量也少。所以幕職官、伎術官、學堂入仕之員晉升的機會很多。而幫助寒門之士考上幕職官、伎術官和官辦諸學堂,就是諸位儒門名士需要去做的事情了。”

“官家,”李清照接著又問,“不知這幕職官、伎術官要考些什麼?吾等又該怎麼教導學生,才能讓他們可以考上?”

這些問題大概也隻有李清照想搞清楚吧?

因為她是個女人,又生活在歧視女性的古代,不可能考上進士,隻能當個老師......至於其他人,肯定還是想親自做官的!

趙楷道:“幕職官和伎術官都是要辦實事兒的......自然要考實學了!

既然是官,就要做好守土衛國的準備。所以不僅要修文,還應該習武。所以文、武、實三學都要會。而且這些人不僅可以考幕職官、伎術官,還可以考進士,還可以考炮、步、騎、工、輜等五軍學堂和大學堂,也許還有海軍學堂,因此要學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不過也不要讓學生們沒完沒了的學下去......應該分級教學,由淺入深。一個學士從入學到學成,有個三年五載的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什麼都考不上,還可以趁早改行,免得誤了終身,變成一個措大。”

原來趙楷想要通過這些儒門精英辦起來的是一些民辦中學......這裡四百多個儒,都是有點名望的大儒、中儒,如果平均十個儒可以撐起一所民辦中學,那就是四十多所中學啊!

而一所中學下麵還可以掛上十所蒙學,那就是四百多所蒙學。

一個儒家的教育體係,不就基本成型了?

成型以後還可以慢慢做大,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四十所中學就會變成四百所乃至四千所。平均每年可以教出多少學生?而這些學生,當然都是儒生了。

這樣儒家的根基不就紮實了?

而且隨著趙楷殖民全世界的事業,這些儒家中學和蒙學,也可以跟著一起往外擴張,儒家的教化事業不也就跟著出去了?

另外,這些儒家學校也是組織啊!而且儒家學校傳播的不僅是文化、武藝、伎術,還可以傳播儒家的世界觀......比如“存天理、滅人欲”或是彆什麼。

“可是官家,”李清照眉頭微皺,“您覺得吾等儒學之士,教得了文韜武略實學嗎?”

是啊!

這些人就會寫道德文章,不會實學也不會砍人啊!

趙楷笑道:“諸位不似孔子之通也無妨,正好可以專心教道。至於所傳之學,咱們可以慢慢商量,定出一套教材,再因材施教......因諸位之材,來施以教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