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巴勒斯坦問題
“弄的好像你比首相還要忙。”帕梅拉蒙巴頓嘟著嘴不滿道,“剛剛回來又要去找那個印度人?”
“阿裡姆麼?他可不是一般的印度人,他是大君的管家。阿裡汗可是貨真價實的前世界首富。海得拉巴兩百多年的積累都在他身上。”
艾倫威爾遜一副這沒辦法的口氣道,“像是你母親蒙巴頓夫人,在英國就算是一個富豪了。但在大君麵前還顯得稍微勤儉了這麼一點,其實以後許多地方,我們可能都需要大君幫忙。”
“但作為朋友,我肯定不會讓大君吃虧,你的男人我呢,彆的地方有待商榷,但是收了錢就要辦事,我是有一個有始有終的人。”
蒙巴頓家族之前有五百萬英鎊的巨款,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貴族當中的富豪了。
可阿裡汗的財富是億計算的,沒錢的時候開口請求一下幫忙,就能剩下許多事情。
所以這個人脈,不會因為艾倫威爾遜已經回國就中斷,反而要越加的曆久彌香才行。
雖然外交部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比如說已經鬨騰起來的巴以問題,不過好歹沒有正式開戰,這個問題還是有的談的,並不需要過於著急。
艾倫威爾遜還是覺得和阿裡姆的商談比較重要,畢竟衝突這個世界隨時都有,數量肯定比做過世界首富的人多,相比之下還是阿裡汗比較符合物以稀為貴。
臨離開新德裡之前,蒙巴頓還不忘記進行最後的裱糊匠工作,明確保證自己參加完王儲的大婚,回來應該就會參加印度的獨立日慶典了。
到了現在蒙巴頓本人已經和阿裡真納進行了六次私密會談,其實對印巴分治的結果已經很清楚,但一樣在尼赫魯麵前談笑風生,做好了英國從印度撤離的準備,愣是一點口風都沒有漏。
阿裡姆在見到艾倫威爾遜之後,談及了阿裡汗對這件事的看法,“大君是絕對不會放棄祖先傳承下的土地的,已經做好了為此開戰的準備。同時感謝艾倫先生,一直以來幫助海得拉巴的謀劃。”
“當過海得拉巴專員,是我一輩子人生的重要起點。”艾倫威爾遜點點頭道,“我會竭儘所能的幫助大君,不管這種努力到底有沒有作用,我都願意親自去做。”
說句不好聽的,阿裡姆可以說是艾倫威爾遜在倫敦最為相信的人,彆看他是阿裡汗的管家。
這種心態很難用語言形容,就如同瑞士衛隊願意為路易十六奮戰至最後一刻,以基督徒為主的奧斯曼新軍,為奧斯曼蘇丹開疆辟土一樣。
他就是覺得在一些事情上,阿裡姆幫助自己注意,就比真正的英國人幫自己放心。
回到倫敦的艾倫威爾遜,不但沒有一點喘息之機,反而越加的繁忙了,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意見,是最近外交部的忙碌重點。
現在的英國公民還沒有從世界霸主的心態走出來,長期的強盛營造出唯我獨尊的國民心態,這種心態使高層對英國之外的國家抱有習慣性的藐視,以至於在戰略和戰術上不自覺地低估對手,這一點在麵對非歐洲國家時尤為突出。
就算是白廳的公務員,有這種心態的也不在少數,戰爭結束,雖然民眾還沉迷在勝利的榮耀中,但高層很清楚發生了什麼——為了熬死德國,丘吉爾把半個地球的軍事基地打包賣給了美國——倫敦已經無力維持遍布世界的米字旗了。
巴勒斯坦問題的起源,就在於當初威廉二世的第二帝國覆滅,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在巴黎和會上的大筆一揮,就製造出來一個新國家的霸氣動作。
英國首相在地圖上隨手一畫,就把半個地球外的土地分割成了兩塊。
至於這條直線是否會把屬於同一個民族的人們分隔開來,或者把不屬於同一個民族的人們歸入同一個國家,倫敦並不關心。對於倫敦來說,把即將到手的戰利品以公平的方式進行切分才是最重要的。
在隨後的日子當中,英國如法炮製,把同一片土地先後允諾給了阿拉伯人、法國人、以色列人,英國人為了自身利益而向各方做出的種種虛假承諾和空洞聲明中,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就到了二戰爆發。
當然巴勒斯坦有英國的作用,但不代表阿拉伯人自己就沒責任,在三十年代的時候,英國曾經調解巴以問題做出過一個決議,決議當中以色列重新建國,但根本不是什麼五五分賬。
而是占據巴勒斯坦一小塊土地,大概隻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麵積,剩下的百分之七十歸阿拉伯人,雖然猶太人隻拿到這麼一小塊土地心中失望,但最終也接受了。
拿到百分之七十的阿拉伯人堅決拒絕了英國主導的協議,告訴英國人我全都要。於是這個協議無疾而終,一直持續到今天。
“亞曆山大在聯合國,最近半年討論的都是巴勒斯坦的問題。”在外交部人事會議上,喬治米爾頓講述道,“涉及的國家多就是這麼為難,遠不如國聯的時候有效率。”
艾倫威爾遜差點沒笑出聲,他知道這個所謂的國聯的效率,指的是大英帝國可以隨便賣彆人,彆人不能出賣大英帝國,但是顯然現在的美國人才是當時英國的待遇。
“我們是支持阿拉伯人麼?”艾倫威爾遜等到喬治米爾頓發言之後,開口詢問道。
“是的!”喬治米爾頓皺了一下眉頭道,“其實這件事也很難,已經討論了半年多了,還沒有一個定論,外交大臣也多次詢問進展。”
“我想這個問題主要的難點在於,猶太人遭遇到了種族清洗,目前而言這是德國人的最大罪行,如果我們不支持的話。會顯得過於沒有同情心,如果支持的話,則可能會引起阿拉伯人的反感。”艾倫威爾遜撓著頭道,“這涉及到了世界大戰的正義與否的問題。”
艾倫威爾遜記得,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阿拉伯國家聯軍雖然看起來人多勢眾,五個阿拉伯國家參戰,但實際上這個人多勢眾隻不過是阿拉伯國家自己。
明確表態站在阿拉伯國家一邊的大國,其實隻有英國自己。美國和蘇聯等等其他國家都是站在以色列那邊的,第一次中東戰爭,其實是英國和美國蘇聯的衝突。
艾倫威爾遜腦筋急轉,他好像記得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勝利是聯合國拉偏架的結果。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絕對不像是後來麵對阿拉伯國家這麼遊刃有餘。
“艾倫,你有什麼想法沒有?”喬治米爾頓有些不習慣艾倫威爾遜沒聲音。
“想法?反對以色列建國,會顯得我們對遭遇到種族滅絕的猶太人過於沒有同情心。再者說,我不應該對這個問題表態。”艾倫威爾遜的話到嘴邊突然急轉彎道,“帕梅拉的母親就是猶太人,我沒有任何想說的。”
這個時候公開言明怎麼對付以色列人,告誡阿拉伯人應該一鼓作氣,頂著聯合國的壓力不要停止進攻,很得罪嶽母大人。
可站在英國的角度上,根本隻有站在阿拉伯人一邊一個選擇。機會這麼東西轉瞬即逝,他還得好好想想,可彆在這個問題上犯糊塗。
盤子太大就會有有這種問題,哪都是利益,哪裡的利益都不想放棄。
艾倫威爾遜隻能開口建議道,“我們應該對阿拉伯人保持透明度,電告在阿拉伯當地的總督以及媒體,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進展,尤其是美國和蘇聯傾向於支持以色列的態度,一定要讓阿拉伯人知道,大英帝國是為了阿拉伯國家對抗兩個強大的國家。”
雖然沒想好怎麼應對巴勒斯坦問題,但是總不能一聲不吭。
如果能在當地統治者麵前造成,美國和蘇聯是以色列一夥的那種印象,至少能穩住一下陣腳。
有用嗎,當然有用,就算是最後輸了,也能拉一波在阿拉伯人麵前的好感,製造一波雖敗猶榮的節奏,阿拉伯人對美國和蘇聯的敵意,哪怕多持續一天都是賺的,更何況也許不會持續僅僅一天。
這種涉及到殖民地的事情,他還要寫在給首相的報告裡麵,不適合在這裡說出來。
艾倫威爾遜還欠首相一個報告,乃至於在和帕梅拉蒙巴頓和那群貴族朋友聚會的時候,都在想怎麼維持殖民地專家的人設。
“帕梅拉,你的未婚夫怎麼這樣?”一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對艾倫威爾遜時不時就走神頗有微詞,找了一個機會偷偷的提醒道。
“他這幾天在想如何給白廳寫報告。”帕梅拉蒙巴頓有些心疼的道,“你不知道他這個人就是這樣的,對一些娛樂並不感興趣。”
“那樣不是很無趣?”女孩衝著帕梅拉蒙巴頓眨了眨眼低聲道,“是不是和個老頭一樣?”
“那可不是,他這個人可是很有趣呢。”帕梅拉蒙巴頓含羞帶怯的和朋友竊竊私語。
“要不直接把地中海東岸直接讓給美國?”艾倫威爾遜一隻手托著下巴苦思冥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