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石油禁運的後果
印度總理夏斯特裡堅決反對了海灣石油國家對印度的石油禁運,強硬的表示戰爭一定會持續下去,直到勝利為止。
然後轉頭就通過外交部和英國取得了聯係,表達了對石油禁運的擔心,英國在波斯灣的存在感還很高,新德裡希望倫敦,能夠發揮自己對海灣國家的影響力,阻止石油禁運的發生。
“就說我們會儘力,不過不能保證會成功。”聽完迪克遜的彙報,艾倫威爾遜麵帶笑容的回答,“不過這一次還真是令我刮目相看,美國人天天在越南就知道轟炸在轟炸,地麵部隊根本沒有向北攻擊,完全是縮在南越被動應對。全指望空軍能成功麼?關鍵時刻還是需要陸軍解決根本問題。”
英美二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其實遠沒有自己宣傳的這麼管用,事實上德國就是硬頂著英美的戰略轟炸,將德國的工業水平推到了最高峰。
德國的軍事工業是什麼時候一落千丈呢,是一九四五年一月,當時蘇聯紅軍發起十次斯大林突擊的後半段,從第七次突擊開始,已經收複了全部被德國占領土地,十次斯大林突擊完畢的結果,是德國的羅馬尼亞石油被切斷,德國在波羅的海的軍事港口被占領,和挪威的鐵礦石航線癱瘓,東普魯士的工業基地已經處在戰火當中。
這才是造成德國軍事工業一落千丈的原因,而不是已經持續兩年多的戰略轟炸,空軍是不能在全麵戰爭當中代替陸軍的,雖然製空權很重要。
“秘書長對印度刮目相看?這倒是很少見!”迪克遜很是驚訝,好像這是在談及印度問題的時候,他第一次聽見無上權威對印度誇獎。
“很少見,但是我說的是實話。能打大規模戰爭的國家不多,以後還會越來越少。”艾倫威爾遜歎了一口氣道,“遲早你會明白的。”
其實應對大規模戰爭,蘇式武器的設計理念更加合適,美式武器不太適合,自從海灣戰爭之後,美式武器的戰爭成本越發高漲。越來越多使用美式武器的國家打不起仗了。彆說是一般國家,五六百億軍費的英法,一個皇家海軍就剩六艘驅逐艦,一個空襲利比亞打光庫存,還要美國幫忙。
印度哪怕在二十一世紀,也能打出來幾十萬兵力規模的戰爭,在世界上已經很少有國家能夠做到,有聲有色的大國並不全是吹出來的,隻要彆和北方的鄰居比較,印度當然可以再一般國家麵前驕傲的挺起胸膛。
很可惜,印度的兩個鄰居也都具備這種能力,巴基斯坦不過是規模小了一點,至於另外一個,也是一個擅長陸戰的國家。
雖然可能沒有當初的蘇聯這麼有壓迫感,但對於幾十年後的世界,一樣是不可戰勝的。
比起轟炸在轟炸的越南,艾倫威爾遜還是喜歡這種互相豬突的地麵戰爭,看著就熱血沸騰。不像是斯拉夫兄弟內戰,一個據城死守,一個重炮犁地,這是什麼?一戰時期的西線戰壕戰就是這麼打的。
印度的武器裝備當前仍然是以英製的百夫長和勝利坦克為主,其中勝利坦克並不多,隻占英國十七個裝甲騎兵團當中的五分之一。
而巴基斯坦則已經完成了美式裝備的更迭,截止這次戰爭爆發,巴基斯坦陸軍已培養出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包括十五個裝備四十五輛坦克的裝甲騎兵團。
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有美製M47/48巴頓係列坦克。此外,他們還保留了兩百輛屬於二戰經典款的M4謝爾曼坦克和為其輔助的一百五十輛M24“霞飛”輕型坦克。
至於比例最低的M36坦克殲擊車,也是不可小覷的強力裝備。巴軍將以上武備集中編組為第一和第六裝甲師,期望能以重拳出擊之勢碾壓印度。
在產油國宣布集體要對印度進行石油禁運的消息傳到卡拉奇,巴基斯坦軍方歡呼雀躍,對和平教兄弟的支持表達感謝,這也增加了巴基斯坦對這一次戰爭的信心,開始醞釀著大規模攻勢,巴基斯坦軍方將其命名為大滿貫行動。
卡拉奇沉浸在一片優勢在我的氣氛當中,兩年前的戰爭證明了印度軍隊的戰鬥力也就那樣,這一次還有和平教兄弟國家對印度的禁運,可謂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想要在兩年後再次複製喜馬拉雅山的輝煌。
被美國訓練的巴基斯坦空軍承接了主要製空權任務,巴空軍司令努爾·汗下令出動三十二架F—86和八架F—104戰機對印本土縱深的五個機場和三個雷達站發動突襲。
不得不說有美國空軍訓練的巴基斯坦空軍是一個好學生,在使用空軍力量的領域,遠比印度更加自如。F—104戰機那種飛行棺材,都被巴基斯坦空軍用的有模有樣的。
美國駐倫敦大使唐納德找到了艾倫威爾遜,闡述了美國對這一次戰爭的看法,毫無疑問尼赫魯死後印度仍然和蘇聯過從甚密,英美兩國都應該支持巴基斯坦,平衡印度在南亞的影響力。
“尊敬的大使,這隻會讓印度越發的遠離自由世界,還有就是印度是英聯邦國家。”艾倫威爾遜當然不能同意,英國絕對不能站在印度的對麵,印度留在英聯邦當中,英國卻支持一個已經退出英聯邦的巴基斯坦?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就像是如果美國和蘇聯打仗,我們支持蘇聯,你覺得這可能麼?”
“秘書長,這種比喻並不合適。不少阿拉伯國家都站在了巴基斯坦那邊,印度固然很有分量,難道波斯灣就不重要了麼?”唐納德心說英國最好是支持印度,這樣說不定中東會爆發反英情緒。
他肯定不知道,阿拉伯國家對印度的石油禁運,始作俑者就在他的對麵,艾倫威爾遜不能破壞和印度的關係,但也不能站在印度那邊。反正到時候他就說是受到了美國的脅迫,本來英國是要幫助印度的。
事實上因為這一次的石油禁運,也讓蘇聯本來擴大在印度影響力的初衷,出現了變化。
石油禁運涉及到的國家太多了,不但有一堆君主國,還有美國很看好的伊朗沙特,英國有傳統影響力的伊拉克、科威特、約旦。甚至還包括了轉向親蘇的敘利亞、蘇丹,蘇聯正在著重拉攏的也門。
這些都不隻是阿拉伯世界,而是整個和平教世界,涉及到了不同的山頭,有親美的有親英法的,最重要還有親蘇國家。
因為英國臨走之前促成了南北蘇丹分裂,導致了蘇丹出現了一個後果,就是易卜拉欣·阿布德對英國十分不滿,近年來采取親蘇政策。其實蘇丹轉向蘇聯在曆史上還早得很,為了南蘇丹的石油,艾倫威爾遜竭澤而漁,導致這一過程大大加快。
英國之後在南蘇丹修建的途徑肯尼亞的石油管道,拍拍屁股走人了,北蘇丹因此開始仇視南蘇丹以及始作俑者英國,就成了現在的局麵。
敘利亞和蘇丹是阿拉伯世界的親蘇國家,現在蘇聯還在接近爭取代表進步的也門自由軍官組織,希望在沙特這個親美國家的屁股上埋下一枚釘子,還可以就近在蘇伊士運河附近建立影響力。
現在這個阿拉伯世界,甚至整個和平教世界,抄起了石油禁運這張牌,不分親美親蘇和親英法,讓想要在印度擴大影響力的蘇聯也很撓頭。
克林姆林宮,還和謝列平處在蜜月期的勃列日涅夫,將謝列平叫過來,商量怎麼對待當前的局勢,“舒裡克,現在看來整個和平教世界團結一致,如果我們過於明顯的偏袒印度,對得罪整個和平教世界。對於我們和帝國主義的鬥爭,顯然是不利的。”
“是啊,沒想到這麼突然,伊拉克那個國王還有這種想法?”謝列平很是詫異,“這麼多國家都站在巴基斯坦那邊,如果我們支持印度,肯定會得到新德裡的友誼,但是無法在阿拉伯麵前交代。畢竟我們的官方立場,也是支持阿拉伯人解放事業的。”
支持阿拉伯解放事業是蘇聯的官方態度,蘇聯也確實想要拉攏印度,但是碰到這麼多石油國家的明確立場,官方態度也不是不能靈活一下。
“就連英國的殖民地和保護國,這一次都站在了巴基斯坦那邊,我記得好像英國在印度也有龐大的利益。連英國都不敢說什麼。”勃列日涅夫沉吟片刻,“我相信現在英國也處在兩難當中,要不然,我們可以試一試,和英國方麵溝通一下,共同調停讓兩國終止戰爭,你覺得怎麼樣?”
如果隻是蘇聯這麼乾,就有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但要是和英國一起,這件事就不是不可以辦了。英國在波斯灣也有自己的利益,好幾萬駐軍還在呢,在印度也有遺留的英資企業,勃列日涅夫覺得英國和蘇聯的處境類似。
英美蘇二戰三巨頭,因為石油禁運這件事的出現,一時間不知道怎麼應對了,美國是最簡單的,美國一直都支持巴基斯坦。處在沉默中的是英國和蘇聯,避免表明態度,防止得罪其中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