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便是五日一次的早朝。
衛允也早早起來,換上了朝服,騎著黑風,朝著皇宮而去。
算起來衛允也有三個多月沒有上朝了,如今再一次來到太和殿,竟生出幾分重臨舊地之感,衛允搖了搖頭,頗有幾分苦笑不得。
早朝自然要商議國事,而現如今再也沒有比西北的戰事更重要的事情了,雖然如今西夏已然投向,選擇了割地賠款,乞求和平,大戰也已經停了下來。
可大戰之後的那些後續事宜,才是真正的麻煩,那些個領兵大將們打完了仗,把剩下的兵往回一帶,就什麼都不管了。
一切的撫恤、安置,戰後的重建,還有剛剛納入國境的版圖,重新劃定的疆域也需要派人去接受治理,這些所有的事情,其中有一些雖說上一次永安帝下了聖旨,讓地方三司先行安置,但最後做出的決定的,還得是中央。
而且經過這一戰,陝西路數十年積累下來的府庫也早已消耗一空了,如今陝西境內的數百萬軍民,可都需要朝廷去安撫的。
上次衛允提議的以工代賑的法子倒是不錯,今日的朝會之上,又被大相公韓章拿出來說了,準備對新納入大周版圖和原先因為戰事而顛沛流離的那些百姓們施行這一政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此法確實頗具成效,此番西北邊境能夠這麼長時間不出亂子,衛卿獻出此法確實功不可沒,如今西北疆域重定,若行此法,定能為朝廷省下無數錢糧!日後若是地方再遇天災,亦可行此法安撫百姓!”
以前若是發生了什麼天災,如地震、乾旱、洪水之類的,百姓們皆是死傷慘重,或是遷往彆處,俗稱逃荒、逃難,或是就地等待朝廷賑災。
如今衛允獻出的這條以工代賑,將那些個受災的百姓合理利用起來,既替朝廷減輕了賑災的壓力,又替賑災增添了人手助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陛下聖明,臣等附議!”
殿中眾臣紛紛表示讚同。
緊接著永安帝又讓戶部,吏部和禮部還有兩位大相公一起商議對此番西北大勝的功臣們的封賞事宜。
沒辦法,永安帝雖然也想直接把顧廷燁和沈從興這兩個親信直接重賞,可若是當真如此的話,未免會惹人非議,說他這個皇帝有失公允,再加上如今曹太後垂簾聽政,手握玉璽,永安帝想要將朝政大權從曹太後的手中拿回來,便不能讓其抓到半點把柄。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也逐步被定了下來。
玉階之上,永安帝龍椅旁的趙內官又站了出來,用他那獨特的聲音吼了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有本奏!”
一聲爽朗清亮的聲音忽然響起,之間左側的文官堆中,靠前的位置,一個年輕的官員手持笏板,走至殿中,衝著玉階之上的永安帝和簾後的曹太後躬身一禮。
高聲說道:“微臣戶部侍郎衛允,有事啟奏!”
永安帝看著殿中的年輕官員,臉上露出個笑容,說道:“原來是衛卿呀!不知衛卿有何事啟奏?”
衛允道:“回陛下,回大娘娘,微臣昨夜淩晨收到一封來自北鎮撫司諜報司三處的信報,信中言及,半月之前,西南大理國出現叛亂,叛亂首領乃是大理楊氏一族的家住楊允賢,大理國與我朝交界,微臣是擔心此番大理內亂,或許有可能會波及廣西路和貴州路與大理交界之處!”
永安帝還沒發話,便有人站出來反駁衛允:“陛下,微臣認為,衛侍郎此言差矣!大理地處西南,疆域狹小,國力衰微,我朝又有大敗西夏與吐蕃之勢,任憑大理境內如何叛亂,他們也絕不敢犯我大周虎威!”
此言一出,自然獲得了無數支持。
衛允卻笑著道:“陛下,韓侍郎所言,臣亦覺得很有道理,不過臣以為,若是大理國內雙方實力僵持不下,其手下士卒皆有上官約束,自然不敢進犯我朝,可若是有一方戰敗,勢必便會造成潰逃之勢,彼時,我大周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那些潰兵沒了上官的約束,便等同於脫了韁的野馬,再也沒有束縛,陛下,彼時潰兵若是成為流寇,襲擾我朝邊境百姓,對於邊境之處的百姓而言,無異於是滅頂之災呀陛下!”
“隻要是我大周百姓,便該受到朝廷的庇佑,以顯陛下之聖明,太後大娘娘之仁德”衛允直接開始戴高帽了!
永安帝還沒說話,簾後的曹太後卻先開口了:“衛卿所言有理,凡我大周百姓,皆當受到朝廷庇佑!”
玉階之下,大殿之中,兵部侍郎也站了出來:“西南邊境自有邊軍駐紮,陛下隻需向西南邊軍主帥下一道聖旨,令其密切關注大理內亂,防備有潰兵越過邊境,進入到我朝境內即可!”
韓大相公也道:“再令廣西和貴州的通政使司通知靠近西南邊境的各州府,近期加強防範,密切關注陌生之人即可!”
衛允卻搖了搖頭,說道:“陛下,邊境綿延數百裡,邊軍縱使再多,又如何能防得住,再說了,依韓大相公所言,州府縣城所在自然能夠避免流寇襲擾,可村寨之中呢?若有流寇襲擾,百姓們又該如何自保?咱們總不能讓百姓自己去與賊人拚殺吧!”
衛允的師伯秦尚書亦站出來說道:“陛下,臣讚同衛侍郎的說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理與我朝接壤,此事確實因當早做防範,免得事到臨頭了,咱們再去想辦法!”
永安帝亦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愛卿說的是!”忽有看向殿中的衛允,問道:“聽衛卿所言,似乎心中早有成算?”
衛允道:“回陛下,臣以為韓大相公方才所言,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不過若隻是如此自然不夠!”
永安帝追問:“那依衛卿所言,還需如何?”
衛允道:“方才兵部侍郎所言,臣亦非常讚同,如今我朝攜擊敗西夏與吐蕃之大勝,定能威懾周邊諸國,使其對我朝不敢有絲毫進犯!
微臣以為,隻要派出一大將,前往西南邊境,統攝西南邊軍,震懾大理,令其臨機決斷,若是情況危急,便是出兵大理亦無不可!隻要咱們師出有名,彼時便有了和大理國君討價還價的本錢!”
“派出大將?”永安帝愣了一下,隨即嘴角輕揚,露出個笑意:“不知衛卿認為朕應當讓哪位將軍去呢?”
永安帝心中已然意動了,雖說西南邊軍不似西北和蜀地那般勢大,卻也有著四五萬的人馬,若是能夠將西南邊軍握在自己手中,那他的腰杆子豈非更硬了,便是在曹太後和滿朝諸公麵前,說話也能更有底氣一些。
雖說大周以文治國,但軍權才是王道,曆朝曆代,為什麼那些個爭儲奪嫡的皇子王爺們,都要極力的拉攏統兵大將,因為掌握了兵權,便等同於掌握了話語權,才有上桌談判的資本。
“陛下,顧指使和沈將軍、張少將軍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可若是此等小事,若是動用他們的話,未免太過大材小用了些!”衛允沉聲說道。
永安帝亦深以為然的說道:“不錯,大理區區西南邊陲小國,顧愛卿和沈愛卿還有張愛卿,皆是我朝棟梁之臣,若是因此便將他們派去西南的話,未免顯得有些風聲鶴唳!”
衛允道:“微臣倒是有一個人選!就是不知合適不合適!”
“哦?衛卿不妨說來聽聽!”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的,好似提前演練過無數遍似的。
衛允笑著道:“陛下,西北一戰,顧指使屢出奇謀,先破蘭州,之後又在半月之內,連下西夏數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威名遠撥!
而顧指使出身寧遠侯府,臣聽聞顧指使有一嫡親三弟,名喚顧廷煒,今年已有十八之齡,同樣是文武雙全,少年英傑!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顧指使這般文韜武略,用兵如神,想必顧廷煒亦不會差,若是能夠讓顧廷煒前往西南軍中坐鎮,上有寧遠侯府威名,下有顧指使之聲勢,定能夠對大理起到震懾之用!”
“陛下不可!”衛允話音剛落,顧廷燁就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弟尚且年幼,心性未定,此前又是白身,從未有過統兵的經驗,恐怕不能勝任!”
衛允卻道:“顧指使此言差矣,顧指使在此番出征西北之前,亦從未有過統兵的經驗,卻也不是攻城拔寨,百戰百勝嗎!顧廷煒乃是指使嫡親三弟,定然也如指使一般,繼承了先寧遠侯之勇武。
再者說了,此番派遣將領前往西南,並非是為了打仗,隻不過是為了威懾大理,防備大理大亂之後,有潰兵化作流寇,潛入我朝境內,襲擾我朝百姓。”
說著,衛允又衝著龍椅上的永安帝躬身禮道:“請陛下和大娘娘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