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能夠以弱勝強的用兵大家,沒有專門依靠詭計而能成事的。田單在即墨、光武在昆陽、乃至曹公在官渡、周郎在赤壁,其勝利的前提,都是自身少而精銳的兵力。
首先敢於以薄弱兵力與敵對抗,與敵糾纏,在此基礎上穩紮穩打,不為一時局勢動搖,始終保持著耐力和耐心,待到戰機來臨,則要驟然行動,發出雷霆一擊。
孫子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過去的半個多時辰裡,曹軍連續動用了五撥騎隊,將奔行的路線畢竟到距離羽林營橫陣不足七十步的距離,這當然是有意的試探。而對於漢軍而言,既然己方卓有餘裕,送到嘴邊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呢?
就在敵騎再一次掠過陣前的瞬間,鼓點聲驟然再度加速,原本被高舉如鋼鐵長牆的盾牌忽然分開。
薑維張弓搭箭,猛然挺身,大喝道:“去!”
伴隨著喝聲,一道銀光抖手飛出。
曹軍騎隊的將領正猛衝到薑維的正前方,雖然身前身後都是自己的士兵,卻隻能充當一隻孤零零的活靶。箭矢瞬間越過人群,正中他的脖子。
薑維在西域時,曾與群狼搏鬥,所以現在養成了習慣,愛用特選的強弓和箭身加重加長、箭頭也寬大厚重的獵獸大箭。而敵騎因為是輕騎,騎士們多披皮甲,沒有帶頓項的。於是薑維這一箭如同銳利無比的鏟子那樣,瞬間切碎了脖子一側的肌肉和血管,又猛地鑿進頸骨,後繼的衝力使箭矢偏轉,帶動鋒刃又切斷了脖頸前側的氣管和筋腱。
那敵將身體不動,雙手還操縱著韁繩,整個頭顱卻向後方翻折下去,軀體內的血液像是噴泉那樣從脖頸處向天噴灑,瞬間形成了漫天血雨。
血雨未落,箭雨就到。
以薑維這一箭為號令,半蹲在地為連弩上弦的弩手們轟然起身,向前方的敵騎猛烈射擊。
按照羽林監的兵種配備,每一個都伯下屬二十五人,得結成一個具體而微的五五方陣,方陣外側的刀盾手、槍矛手十六人,而內側被掩護的弓弩手有九人。也就是說,薑維一次射擊,大約能動用所有兵力的四成以上,大約一千一百名弩手。
這些弩手們使用的,還都是十矢連發的連弩!
距離連弩首次上陣,已經過去七八年了。在這七八年裡,漢軍所使用的連弩迭代了四個型號,弩身上使用的金屬部件愈來愈多,而弩矢的威力、弩弓的可靠性則不斷提升。
此時千弩齊發,瞬息間萬箭飛射。弓弦一次次迸彈的聲音,彙成了攝人心魄的連綿悶響,而漫天的弩箭飛舞,發出陣陣厲嘯。
曹軍騎兵們早就聽說漢軍弓弩之利,事前也儘量作了準備,比如許多人都在臂膀上套了小型的圓盾也供遮擋。可是這種超越正常人想象的密集箭矢,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如果裝備上頭沒有飛躍的發展,哪怕再遇見十次,一百次,也隻能瞠目結舌。
刹那間,密集如雨的箭矢落下,輕輕鬆鬆地穿過不著甲具的軀體,帶出一蓬又一蓬揮灑的血霧。受傷的騎兵怒吼著,想要堅持作戰,但中箭的戰馬瘋狂地蹦跳嘶鳴,將騎兵們前衝的勢頭完全打亂。
也有些弓騎自度必死,乾脆勒停戰馬,奮力開弓還射。可騎射的威力主要體現在遠程打擊與戰馬的機動性結合,單以殺傷力而論,本來就不算出色,何況勒停戰馬之後,自己從移動靶變成了固定靶?
待到十矢俱發,曹軍千騎已然潰不成軍,一片血肉橫飛、人仰馬翻。中箭落馬的身體以各種扭曲的姿勢,橫七豎八地散落在地,無主的戰馬慌亂地打著轉。還騎在馬上的騎兵數量不會超過三五百,他們全都喪失了鬥誌,開始勒馬向後奔逃。
“好!”向寵激動地揮動拳頭。
“伯約乾的漂亮!”諸葛亮身邊的好幾名侍從、參謀也都欣喜,有人甚至大力敲打著盔甲,連聲喝彩。
“幼常以為如何?”諸葛亮平靜地問道。
馬謖稍作沉吟,隨即道:“伯約還是急了,區區千騎,他不必動用所有弩手的,更不必十矢俱發……現在曹軍知道了我方弩手的大致數量,知道了連弩的射程,還知道了連弩射擊的正常頻率。丞相,接著曹軍繼續試探,目的便是確定我們裝填弩矢的速度了。”
諸葛亮微微頷首:“說得好。幼常你看,敵騎又來了。”
“是不是可以遣人通報伯約,讓他稍許有所防備?”
“不必。”諸葛亮搖頭:“就讓伯約放手施為,正要如此,曹軍才會自以為得計。”
諸葛亮與馬謖商議的時候,張遼正側耳傾聽戰場情形。
這片戰場,乃是夾在鹵中鹹池和渭水河道間的平原。但關中的平原地貌,與河北、中原不同,地麵雖然平整開闊,但自古以來流水反複衝刷,形成了密集而複雜的溝壑、穀地,將平原割裂成一處處台塬。
台塬並不險峻,不足以成為作戰的憑依,而台塬間的無數溝壑穀地,卻成了天然的兵力調度通道,外人難以探查端倪。
此時張遼正牽馬而行,領著本部騎兵們,順著一處溝壑前進。這處溝壑的起點在曹軍本隊聚集的土崗後方,上有荒草莽林遮掩,恰好阻住了漢軍眺望的視線。而曹軍輕騎縱橫戰場的遮蔽作用,又使得漢軍的斥候不可能迫近探看。
於是張遼等人便在溝壑間偷偷潛行了數裡,藉著兩軍正麵鏖戰的機會,接近到了漢軍的側翼。
張遼背靠在溝壑的邊緣,仔細傾聽著己方輕騎的又一次突進。
待到騎兵們又一次敗退回來,他對旁邊的曹洪說道:“半刻。確定了,就是半刻。”
曹洪頷首,沉聲道:“十支弩矢,最快在百息之內射出,但每次更換弩矢的時間,需要半刻。這比我們預料的要快很多,顯然漢軍的連弩又換了新型號,不是原先當場裝填入木製卡槽的結構。”
“子廉將軍覺得,半刻時間,夠麼?”
“當然不夠。”曹洪默然半晌,又道:“但也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