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金玉良言(1 / 1)

拚搏年代 白色十三號 1633 字 1個月前

這個校友會,最早的時候就是袁靜和李文越發起的大學城同學的聚會,因為同為青照一中出來,很多高一級或者幾級的人陸續參加,後來人太多需要場地,乾脆就跟學校聯係起來,那時候老校長還沒退休,乾脆讓一中介入收編,成為一中的半官方組織。

也算老校長退休前給一中留下的遺產。

彆的不說,其中就有呂冬和宋娜這樣的商界成功人物了。

今年的聚會,放在青照一中剛落成的小禮堂裡麵,除了一中的畢業生們,現任校長張勇和退休的前任校長都過來了。

新校長不是一中提拔上來的,而是從外麵調進來的,所以跟一中稍早畢業的學生們,並沒有交集。

老校長大過年的過來,也是有目的的。

跟不少人聊過之後,他特意找到95級,也就是98年夏天畢業的這個小團體。

“文越去年就開始實習了。”老校長在任期間,貫徹這批人高一入學到高三畢業,威望肯定是有的:“聽說你在呂家村負責一大攤子事。”

這些同學都知道,李文越不否認,看了眼呂冬,故意說道:“有人掛了名,又不大做事,我隻好替他把事做了。”

呂冬接口道:“你是還沒正式畢業,畢了業這些都是你負責。”

周珊珊這時說道:“你們倆好的穿一條褲,還計較這些。”

齙牙劉傑突然說道:“珊珊,你可不能這麼說,你要這麼說,叫袁靜和宋娜咋想?”

宋娜就在旁邊,作勢要踢劉傑:“你這嘴裡,就吐不出象牙來!”

老校長抬起一隻手,微微往下壓,這裡立即安靜下來。

“劉……琳琳現在也回青照了,你們這批人馬上畢業,又都打算在青照或者泉南發展。”老校長跟以往一樣,總是想著一中:“你們都是一中出來的,這點永遠不會變,要團結,能幫忙的事,就彼此幫一把,等你們在社會上立足了,就會明白,同學關係比起你們在社會上結識的那些,可靠多了。”

這是金玉良言,眾人都若有所思。

老校長又諄諄而言:“到了社會上,每一步都不容易,你們千萬不要放棄學習,社會才是大課堂,你們會學到更多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

周圍這一圈的人,要麼踏入社會,要麼麵臨實習,即將真正的走出象牙塔。

就最早聚會的這些人,呂冬和宋娜不用多說,李文越已經在實習,袁靜和劉琳琳各自確定了實習單位,齙牙劉傑和鄒凱準備回一中當老師,蔣曉曉去了溫馨商貿,周珊珊也在找實習單位。

老校長說幾句,將新校長引出來:“這是張勇校長,不是外人,一中畢業的,是我當年第一次當班主任時的學生,算起來還是你們的大師兄。”

有這層關係,無形中就近了一步。

畢竟同學和同學也是有區彆的。

老校長去跟彆的同學說話,張勇在這裡跟眾人暢談一中的未來。

主要是青照一中建在老縣城人口建築最為密集的區域,如今大學擴招,高中也要擴招,一中需要更多的校舍,但周圍全都是住戶,一中想要擴大太難了。

據說去年上麵剛露出這個意思來,一中周邊的黃家灣的人,就堵了寧秀鎮府的大門。

當然,有錢啥都好說,補償款給夠了,肯定能搬。

問題多少錢是多?而且青照的財力,主要都投放在文旅計劃上了,哪有多餘的錢動員周邊的人搬遷。

縣裡解決的辦法是把一中搬出去,搬出縣城和寧秀鎮,找個便宜的地方蓋學校,賣掉老學校的費用差不多就夠了。

不足的部分,總能想到辦法,比如過往青照一中的優秀畢業生們。

但這個方案同樣不好通過。

那邊黃家灣的居民剛堵完,這邊商業街和一中周邊的商戶們,又聯合起來堵了寧秀鎮府的大院子。

寧秀鎮的領導們,同樣不想一個幾千人口,有著龐大消費能力的學校外遷。

所以,青照一中這個難題就拖下來了。

不出意外的話,還會拖相當長的時間,直到青照的財政或者上麵的財政寬裕一些再說。

至於什麼時候寬裕,這就不好說了,畢竟經濟發展建設,到處都缺錢。

呂冬很有覺悟,走到如今這個地步,將來母校建設,他一定會主動掏錢的。

這是應有之義。

果不其然,張勇校長專門找到他和宋娜,聊了好一會,又鄭重的給呂冬和宋娜留下了聯係方式。

這也有好處,起碼釘子將來考不上高中,能從張勇這裡弄到個名額。

分數不夠交讚助費上高中,如今仍然很普遍,校領導們手裡,每年都有分配好的名額。

這也算一種隱形福利。

聚會,又是大過年的,免不了一場吃吃喝喝。

宋娜剛把呂冬的外套掛在椅子背上,還沒坐下,就見到周珊珊過來,坐在呂冬另外一邊。

當然,她不會誤會什麼,周珊珊跟鄒凱談了這就兩年了,為了去一中任教的鄒凱,周珊珊據說放棄了去島城一個公司實習的機會。

呂冬跟她是老同學了,直接問道:“有事?”

周珊珊笑了笑,說道:“年前看報紙,你公司一直在招人?我見有招財務會計?”她乾脆問道:“我去你那實習,收不收?”

呂冬問道:“你咋也是財大畢業的,沒地方去?”

“有地方是有地方,但找份工資高點,福利待遇又好的工作不容易。”周珊珊明顯有想法,看了眼朝這邊走來的鄒凱:“他當老師前兩年工資很低,我倆畢了業,總得買房子啥的,咋也要有個賺錢多點的,他喜歡穩定的環境,冒險這種事,還是我乾好。”

呂冬笑:“來我這可不是冒險。”

周珊珊故意說道:“你那裡又沒編製。”

呂冬知道她是開玩笑,說道:“行,我那裡缺人,尤其信得過的。不過,珊珊,有些話我跟你說在前麵,咱們同學歸同學,工作歸工作。”

周珊珊點頭:“我懂。”

呂冬說道:“你這邊初七初八的就過去參加麵試,程序總得走走。”

周珊珊應道:“初七我就過去。”

鄒凱這時候過來,坐在周珊珊旁邊,幾個人換了話題,聊起學校裡麵一些趣事,不再提周珊珊要去呂氏餐飲這茬子事。

呂氏餐飲需要高端的人才,也需要優秀的大學生,哪怕這個社會上各種調侃的段子開始出現,也有少數大學生畢業之後,為當年班裡倒數幾名打工的例子,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有過高學曆教育的人,在普遍的可塑性和發展前景上,要更好一些。

那些成天在人耳邊說,你孩子不用上學就能混到咋樣咋樣的,不是蠢就是壞。

得益於畢業分配政策的取消,加上呂氏餐飲去年一年發展極快,真正成為省內能叫得響名號的民營企業,招聘大學人才比以前容易了不不少。

但困難仍然存在。

彆說呂氏餐飲,就算衛橋集團這般龐大的民營企業,招聘大學生也不容易。

年前的時候,楊烈文對呂冬說過一個事,關於大學生就業的,企業招聘難和大學生就業難,並不相悖。

十多年以後的事眾所周知,工廠類企業用工難是普遍性的,其中的原因更是複雜,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年頭,民營企業招聘難和逐漸露頭的大學生就業難,更多基於傳統的觀念。

彆的地方,呂冬不太清楚,就太東這邊來說,大學生畢業後的首選仍然是有正式編製的行政和企事業單位。

民營企業,哪怕是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很多人也瞧不上眼。

但取消分配以後,有編製的工作意味著要參加考試,有關係的自然容易一些,卻是少數。

逢進必考正在成為常態。

大部分人考不到編製也會成為常態。

周珊珊家在縣城裡麵,普通的職工家庭出身,不算多好,也不算太差,但比起袁靜來,差距有些大。

家中提供不了幫助,就要自謀生路。

相對而言,這年頭大學畢業後那種不工作的純粹啃老族,還是比較少的。

即便沒有編製,大學生也能找到相對不錯的工作。

不止是周珊珊,吃著飯的時候,蔣曉曉還帶來一位藝術學院低兩級的同學,跟宋娜說些設計上的事。

那位同學似乎對進入溫馨商貿挺感興趣。

正月初七,呂氏餐飲正式開工,所有店麵包括過年期間營業的在內,也在今天正式放鞭炮營業。

呂冬跟去年一樣,一早來到公司門口,為在總公司工作的員工,親手發放紅包。

各地的店長和區域經理,也同樣如此。

一句過年好,一個二百塊錢的紅包,能讓員工記很久。

做到公司老板這個地步,發出一部分獎勵,是為了讓下麵的人賺更多的錢回來。

新年的晨會很簡短,剛剛結束,周珊珊就找上門來,由薛天、呂冬和杜小兵三人進行聯合麵試,很快就會加入呂氏餐飲的財務部門,成為一名實習員工。

上班第一天,員工也沒啥工作,大都在聊天,像是場茶話會。

下午,研發部那邊有電話打過來,卻是楊峰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找呂冬。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