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5章未雨綢繆的蠢人
於是,這個被命名為“混沌之眼”的組織,在漫長的戰爭中如同滾雪球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膨脹。
對戰爭的參與度,也越來越深,越來越廣。
甚至有漸漸擺脫孟超的控製,試圖用滲透敵後的“超限戰”的方式,來一錘定音的意向。
以至於,除了間諜、暗殺和破壞等等職能之外,混沌之眼竟然在呂絲雅的支持下,暗中組建了能夠發起中等規模戰役的準軍事團隊。
孟超對此大感頭疼。
嚴令呂絲雅將混沌之眼的職能和組織,限製在一定範圍之內。
乖乖在敵後執行情報刺探和分化利誘的工作,切勿燒殺搶掠,大肆破壞,刺激聖光神殿的神經。
這倒不是他害怕呂絲雅的羽翼豐滿,和自己爭權奪利。
而是他時刻沒有忘記高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儘管今天的混沌陣營,已經發展壯大到,擁有十餘座類似昔日龍城的繁榮大城,就算其中幾座被天基軌道武器徹底摧毀,整個文明也不至於崩壞的程度。
但孟超仍舊吃不準,今天的聖光神殿,究竟能激發幾次天基軌道武器打擊。
要知道,在怪獸主腦的太古記憶中,“古人”的天基軌道武器打擊,可是能降下無邊無際的熊熊烈焰,將大半顆星球的表麵都燒成玻璃,整個生態係統都要用億萬年時間來重啟的程度。
“在聖光神殿感受到徹底絕望之前,必須首先了解和瓦解他們,使用天基軌道武器的能力。”
這是孟超絕不能讓步的底線。
為此,他和呂絲雅爆發了多次爭執。
甚至威脅要動用正規軍的力量,對混沌之眼進行全麵的肅清。
麵對他殺氣騰騰的威脅,呂絲雅選擇了退讓——至少當時的孟超,是這麼認為的。
呂絲雅將混沌之眼的大部分力量,特彆是負責實施暴力的那部分,都撤出了聖光之地。
之後一年,表麵上老老實實,對孟超言聽計從,再沒有對聖光陣營,搞出什麼自行其是的幺蛾子。
孟超還以為,呂絲雅足夠明智地遏製住了自己的野心。
但他千算萬算都沒算到,呂絲雅已經將她的戰略重心,轉移到了另一個地方。
那就是圖蘭澤。
龍城文明和圖蘭文明,是歃血為盟的親密戰友,亦是組成混沌陣營,最早也最粗壯的兩根中流砥柱。
但這對“親密戰友”,從締結盟約的一開始,就蘊藏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首先,從地形上來說,龍城位於異界大陸的最南端,通往北方廣袤土地的道路,統統都被圖蘭澤阻隔。
當龍城文明處於弱勢的時候,這樣的地形,有利於地球人將圖蘭獸人推到前線充當肉盾,無論前線的戰事有多麼激烈,隻要聖光陣營無法在短短幾十年內,將航海科技提升到相當於二十世紀的地球的程度,並投入天文數字的資源,組建一支強襲艦隊的話。
龍城就可高枕無憂,無需擔心敵人從任何方向朝自己襲來。
然而,順著勝利天平逐漸朝混沌陣營的方向發展,特彆是在南線,龍城和圖蘭澤聯軍,高歌猛進,攻城略地,奪取了大量土地、人口、資源和能源之後,原本的地形優勢,就變得格外尷尬。
遼闊的圖蘭澤,從原本“堅實的肉盾”,變成了“堅硬的骨頭”,橫亙在每一個地球人的咽喉中。
因為圖蘭澤的阻隔,位於大陸最南端的龍城,和位於大陸中部的新占領區域,變成了互不接壤的兩個部分。
如此巨大的“飛地”的存在,無論統治、治理還是交流彼此的資源和信息,都格外不方便。
在上兩個未來,孟超之所以要“遷都“,在新征服區建立一座嶄新的”龍都“,就是出於治理便利的考慮。
然而,龍城畢竟是人們從地球時代就已經熟悉的,獨一無二的家園。
苦心經營百年,龍城人在龍城,留下了太多盤根錯節,無法割舍的利益。
遷都不但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還會損害很多絕世強者以及百年老店的利益。
由此帶來的反撲,正是上上個未來,孟超敗亡的主因之一。
這個未來,孟超的威望和口碑,都強化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但遷都一事,仍舊在龍城文明內部,掀起軒然大波。
安撫眾多根深蒂固的既有利益集團,小心扶持和控製,因為遷都誕生的新興利益集團,還要關注前線的戰事……想要順利完成龍城文明從偏安一隅到稱雄天下的轉型,並沒有那麼容易。
然而,圖蘭文明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圖蘭澤和聖光之地天然接壤。
在過去萬年的戰爭中,圖蘭文明就反複北伐,多次占領過現在屬於聖光神殿管轄的城鎮和鄉村。
是以,在伴隨著鋼鐵洪流的新一輪征服之後,圖蘭文明駕輕就熟,消化吸收掉了新占領區的大部分資源,綜合實力飛速提升。
圖蘭文明的提升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連孟超都計算不清楚,在這場雙贏的合作中,究竟誰才是更大的贏家?
而圖蘭文明的飛速發展,就引出了雙方的第二個矛盾。
那也是古往今來,無數患難與共的盟友,在富貴和勝利之後,都會拋給對方的問題。
一山難容二虎。
最終勝利之後的異界,究竟是誰家之天下?
龍城文明,還是圖蘭文明?
放在幾十年前,聖光神殿仍舊是統治異界萬年的絕對霸主,處於守勢的混沌諸部,一心所想,唯有“生存”二字,根本不必為虛無縹緲的宏圖霸業煩惱。
但現在,聖光神殿已經變成了搖搖欲墜的破廟,最終勝利之後,究竟誰主沉浮,就成為了兩個文明的領袖,孟超以及“末日魔狼”卡努斯,共同的焦慮。
好在孟超和卡努斯都是聰明人。
知道在將聖光神殿徹底消滅,將天基軌道武器完全破壞,最後一個祭司都從物理上抹除之前,思考這個問題,既無謂,又危險。
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總有喜歡未雨綢繆的蠢人。
往往,還比聰明人,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