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沒有急著演奏,而是先試了試琴音,同時熟悉這把古琴。
高仙芝同樣不著急,想聽這位沈郎君撫琴,不是什麼臨時起意,而是他故意試探。
這世上很多東西可以作假,唯有學到的本事做不得假,琴棋書畫都是需要浸淫時間去練習的,就像是練武那樣,隻有持之以恒的苦練,才能練出真正的技藝。
精舍內,隨著琴弦撥弄,餘音嫋嫋,一一試過琴弦後,沈光按琴不語,直到最後的琴弦餘音消失,才起手撫琴演奏起來。
從未聽過的曲調響起,高仙芝幾乎是從沈光撫琴的第一刻起,便聚精會神,不敢漏過半句,而且那分外蒼茫又充滿思念的琴音,讓他心湖內漣漪微蕩,慢慢地堆作重疊波濤,最後化為滔天巨浪,叫他心緒難寧。
一曲《左手指月》完整地彈奏下來,沈光自己也是雙眼微紅,時隔千年,他再也見不到父母家人,這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在”,沈光隻恨自己過往沒有好好孝順父母,反倒是任性的時候更多些。
高仙芝沉沉歎了口氣,他想到了故去的阿耶,也想到了少年時曾經愛慕過的女子,這首從未聽過的琴曲,比他在梨園裡聽過的任何一位大家演奏都要打動他的心弦。
“高某終於明白何為繞梁三日,三月不知肉味了。”
“不知沈郎此曲何名,某竟是從未聽過。”
看著眼眶微紅的沈光,高仙芝早將龜茲城內,臨行前自家那位幕僚說的話忘了個一乾二淨,便是這位沈郎君來曆不明,他都想將他帶回龜茲城內。
“一時感懷而作,還未取名,倒是叫高都護見笑了。”
沈光想了想答道,他若直接說曲名,也解釋不好何為《左手指月》,倒不如這般說法,免得高仙芝尋根問底。
“不想沈郎才華高妙至此,某佩服。”
高仙芝肅容道,安西境內諸國皆善舞樂,尤其是龜茲城內,擅長演奏器樂的大家比比皆是,可是能做出這等動人心魄的曲子卻是鳳毛麟角,便是長安城內也無有幾人。
一時間想到那位最好音律的聖人,高仙芝都想將這位沈郎君送去長安,以取悅聖人,不過好在這念頭轉瞬即逝,他還是更想將這位沈郎君收為左右。
“高都護過譽了。”
沈光知道自己撫琴的技巧隻能算是一般,不過是占了曲子的便宜,才能打動高仙芝。
就在兩人對話的時候,精舍外能聽清琴音的牙兵中也有不少人被勾動了莫名的情緒,好幾條昂藏大漢俱是淚流滿麵,哽咽不已。
高仙芝沒有讓沈光再撫琴,反倒是起身出了精舍,朝那些不知何時聚在外麵的牙兵們道,“沈郎今後便是某的判官,爾等以為如何?”
牙兵們俱是歡呼雀躍起來,判官在軍中職務可大可小,高仙芝是安西副大都護兼兩鎮的鎮守使,他要舉薦誰做判官,便是一言而決的事情,隻需到龜茲城辦了文書手續,沈光便是高仙芝幕中的人了。
沈光本來編好了故事,以備高仙芝詢問,卻沒想到就這般輕鬆成了高仙芝麾下的判官,叫他始料未及。
“沈郎,某此番回於闐,不會久留,待某去西城交待完諸事,你我便啟程回龜茲。”
“既蒙都護抬愛,那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麵對高仙芝的邀請,沈光自然不會拒絕,隻有在高仙芝麾下,他才能補上身份的空缺。
“王神圓,以後你那隊便是沈郎的護衛。”
高仙芝頗為看重沈光,他帳下不缺武夫,反倒是像沈光這樣的人才幾乎沒有,就是他最器重的封二,無論是容貌還是風儀,都差了太多。
眼下他即將接任安西副大都護,要和四鎮還有北庭河西等都護府打交道,讓封二待人接物就有些勉為其難,倒是這位沈郎君極為合適。
高仙芝來得快,走得也快,而他留下的那隊牙兵正是當日救了沈光的人馬。
“多謝諸位救命之恩,等到了龜茲,沈某自請諸位吃酒。”
精舍的院落內,沈光朝王神圓那隊牙兵躬身謝道,頓時叫這些牙兵們動容,他們聽都護說了,沈光是名門之後,還是四轉的驍騎尉出身,更何況這位郎君貌似天人,又彈得手好琴,豈是他們這些莽夫能比的。
“郎君使不得,這傳出去豈不是折煞我等。”
王神圓慌忙間扶住沈光,本想抬起這位看似白淨文弱的年輕郎君,卻不曾想這位郎君紋絲不動,他雙手使勁也抬不起來,最後不由在四周部下們狐疑的目光裡訕訕道,“郎君好大力氣。”
“某也是練過幾年武藝的,雖然不如諸位,但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沈光很是高興地說道,接著便請這些牙兵們入精舍內相談,他如今頂了個世家子弟的名頭,可隻有他自己清楚自家事,在高仙芝回來前,他要了解更多有用的訊息。
“郎君如今是判官,我等……”
“都護雖許某判官,可沒有文書告身,某便還是白身,諸位於某有救命之恩,難不成諸位以為沈某是那等不知恩義的小人麼?”
論口舌之利,王神圓這樣的純樸武夫如何說得過沈光,而牙兵們也對這位沈郎君極為好奇,於是都紛紛起哄,最後二十多人都入了精舍,隻不過除了王神圓和幾個老軍漢坐在沈光邊上,其餘人仍舊都是站著。
“咱們乃是郎君護衛,豈有全都坐下之理。”
這回王神圓倒是堅持到底,他們這些牙兵是將主養的精銳,在戰場上隻有到了最危急的時候才會被派出去打惡仗,或者護衛將主,那都是要用身子去擋刀槍的,但使隊裡還有人有口氣在,便不能叫人傷了將主。
沈光沒有強求,這個時代的大唐人自有其價值觀,他要做的是入鄉隨俗而不是特立獨行。
開始時王神圓和牙兵們還有些拘謹,可是當沈光不斷挑起話題,詢問他們過往戰事和生平經曆後,這些向來沒什麼誇功機會的軍漢們便都來了勁,在這位生得好看講話又好聽的沈郎君麵前,說起了自家當年的英雄事跡。
二十三名牙兵,除了七人是安西軍本地出身外,其餘十六人都來自大唐各道,沈光很樂意聽他們講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聽得是津津有味。
“郎君,都護說你是江南人,你給我們說說江南那地方是什麼樣子?”
牙兵裡沒有南方人,有幾個年輕牙兵見沈光隨和,倒也大著膽子詢問起來,王神圓和那些老軍們雖然沒說話,可臉上都滿是好奇之色。
“江南啊,那兒可是個好地方……”
沈光雖不知道這個時代的大唐江南是何等風光,可是小橋流水人家、烏蓬小船、采蓮的姑娘在他口中娓娓道來,仍舊聽得牙兵們神往不已。
“若有機會,某定要去錢塘江看看郎君口中勝似千軍萬馬的大潮。”
“你這旱鴨子若去看潮,說不定被潮頭一卷,便要丟了性命。”
牙兵們喧鬨起來,互相損著對方,叫沈光有種久違的熟悉感,而同樣在房內倒水的多聞也很喜歡這樣的氛圍,他最喜歡聽那幾個老軍漢說他們當年和吐蕃人打仗的故事。
“他叫多聞,已經還俗,不是什麼小和尚,是某的隨從。”
見牙兵們頗喜歡多聞,沈光將多聞的故事講給這些牙兵們聽,直叫這些牙兵們紛紛跳將起來,“郎君放心,咱們自會好生教他本事,那些吐蕃狗賊,咱大唐遲早發兵滅了他們。”
安西四鎮本就是為了防止吐蕃染指西域和河中諸國所立,安西軍和吐蕃軍之間同樣稱得上仇深似海,每隔數年便有戰事,多聞這樣的戰爭孤兒在安西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