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藴秀(1 / 1)

唐土萬裡 特彆白 1448 字 24天前

  第181章王藴秀

  玉門關內,敦煌城中,並沒有因為大雪而消減其喧囂繁華,反倒是在銀裝素裹之餘,更添了幾分紅塵氣息。

  城中最大的酒樓裡,滿是撲鼻的熱氣,而酒樓中央的樓台上,程錄事和王參軍苦著臉,看著盤腿坐在二樓的那位王家十二娘,隻能繼續彈奏起那首《琵琶語》來。

  他們當日和沈光告彆後,一路快馬往長安城而去,本想著能在來年前趕到長安城,到時候憑著這首《琵琶語》,他們能在平康坊裡能混個幾大名樓的座上賓,誰知道他們到了敦煌後,因為橫渡大沙漠實在疲累得很,於是便在驛站多留了幾日。

  而這多留了幾日,便惹出了禍事來,他們三人閒暇時自是苦練合奏《琵琶語》,卻不曾想哪個好事之徒給宣揚出去,於是招來了那位王家十二娘,聽過他們彈奏後,竟是強行扣留了他們。

  雖說他們在敦煌城中還算自由,可是每天都要在這酒樓裡為眾人彈奏《琵琶語》並其餘幾首他們練習的曲子,想他們堂堂的錄事和參軍居然成了供人取樂的樂工,實在是有辱斯文。

  隻不過若是遇到旁人,三人少不得還要據理力爭,大不了就拔劍廝殺,可是遇到這位,他們卻隻能徒呼奈何。

  誰讓這位王家十二娘是當今節度四鎮,威名赫赫的王忠嗣大將軍的女兒,還是年過二十還沒有出嫁的老姑娘,他們就是挨揍也是給白揍。

  於是三人隻能苦中作樂,全當自己在練曲了,不得不說,這十多日每日合奏,三人間的默契也是大漲,胡琴、笛子和秦箏間的配合越發嫻熟,那首《琵琶語》也被他們演奏出了不同的風情來。

  一曲既罷,底下那些聽著的看客們都是高喊起來,“再彈一曲,再彈一曲!”

  對於這個時代的底層百姓來說,這等聞所未聞的曲子實在是百聽不厭,就連豆盧軍的士兵也是輪著來城中聽曲,更有甚者,每天還有人為了能擠進這酒家而打得頭破血流。

  “女郎,玉門關那兒有消息了?”

  大馬金刀地盤腿坐著的王蘊秀身後,忽地有牙兵從樓下擠過眾人,上樓後興高采烈地說道,而原本還正自沉浸在樂曲中的王蘊秀頓時眉眼一振,然後長身而起,這時候她身後自有跟隨的侍女為她披上雪白的狐皮大氅。

  “咱們走,難得沈郎君到了,我自當儘地主之誼。”

  王蘊秀身材高挑,尤其眉宇間英氣勃發,若非身段婀娜,當真叫人有種雌雄莫辨的俊美感。

  “女郎,咱們這般直奔玉門關,怕是不太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

  王蘊秀瞥了眼身後的侍女,然後就下樓而去,前方自有牙兵開道,將那些擠著的人群給推開,幾個脾氣不好的本待作勢欲罵,可一看到被牙兵們簇擁著的王蘊秀,頓時便沒了半點聲音,宛如見了貓的老鼠般害怕。

  這天底下母老虎多的是,但這位王蘊秀必定是最厲害的那頭!

  “王娘子,咱們今日……”

  “我等的人到了,你們自去長安就是。”

  樓台上,程錄事聽到王蘊秀的回答,頓時歡喜極了,就差和身邊兩個同伴相擁而泣,這等形同軟禁的日子終於結束了,於是三人自打算收拾樂器離去,卻不料底下的看客們不乾了,知道三人要去長安,哪肯放他們離開,於是三人無奈之下,隻能繼續彈奏起來。

  出了酒樓,王蘊秀接過牙兵們牽拉的馬匹,便打算直趨玉門關,結果卻被牙兵首領給拉住了馬韁繩,“女郎,如今天降大雪,道路難行,女郎身份尊貴,何必紆尊降貴,前去迎接那位沈郎,但使我等去玉門關就是。”

  “崔器,你要吃鞭子麼,鬆開!”

  王蘊秀厲聲喝道,手中馬鞭作勢欲揚,可是豆盧軍的校尉崔器卻是瞪著銅鈴似的雙眼,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最後叫她也隻能悻悻放下。

  “女郎,非是某阻攔你,實在是玉門關路遠,女郎就是騎馬趕往玉門關,誰知道那位沈郎是否已經離開玉門關,也許就在路上錯過了呢?”

  看到王蘊秀放下馬鞭,但臉上仍舊有些不甘,崔器連忙說道,“敦煌乃是前往長安的必經之所,女郎在此等候就是,想必最多三日就能見到那位沈郎。”

  “誰說我要見那位沈郎,我是去接我那可憐的史家妹子。”

  看到自家女郎言不由衷的樣子,崔器自不會蠢到去頂嘴,女郎心高氣傲,這麼多年也就那位元郎君算是勉強入眼,隻不過主君向來不喜那位元郎君,而且那位元郎君先前還曾娶過妻,怎麼配得上女郎。

  崔器也不知道那位天山軍的史娘子究竟在信裡寫了什麼,竟是叫女郎跑來這敦煌城,而不是跟著主君回長安城,但願那位沈郎君不是浪得虛名。

  想到這兒,崔器自是朝女郎身後的侍女使了個眼色,反正先將女郎哄回去再說,玉門關那裡,大不了他親自跑一趟就是。

  半個時辰後,當王蘊秀回到城中的彆院晴雪居時,崔器點了麾下一隊牙兵,風風火火地便朝著玉門關去了,他知道自家主君為著女郎的婚事操心不已,隻要那個沈郎不是太差勁,他就是綁也要綁回來。

  這沈郎君再差,也比那個元載好!

  在崔器眼裡,當年刻意接近女郎的元載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為的不過是攀附王家的門楣,好成為他在官場上的助力。

  敦煌城距離玉門關不到兩百裡,晝夜疾行,也就是一日夜的功夫,崔器雖然沒有趕得那麼急,但是第二日傍晚時也是趕到了玉門關,然後他看到了被擠得滿滿當當的驛站,就連周圍的逆旅也都住滿了人。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有那麼多人?”

  “崔校尉,您有所不知,這是龜茲國和焉耆國的兩位大王要前往長安朝覲聖人,這隊伍可足有千餘人,咱們這驛站裡哪住得下,這不連周圍的逆旅也都叫征用了。”

  被崔器抓著的驛卒自然認得這位豆盧軍的悍勇校尉,連忙作答道。

  “裡麵可有個叫沈光的年輕郎君,樣貌如何?”

  崔器沒有直接往驛站裡闖,而是尋那認識的驛卒仔細詢問起來。

  “您說得那位沈郎君,那可當真是好樣貌,某在這驛站裡迎來送往這麼多年,可還是頭回見到長得那麼俊朗的郎君,而且這位郎君拉得一手好胡琴,昨晚在驛廳裡聽者無不落淚,就是某也……”

  聽著驛卒的絮叨,崔器皺了皺眉,那被女郎強留了數日的程錄事不是說這位沈郎君擅長彈奏琵琶呢,怎地又變作了胡琴。

  感謝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