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徽宗時空。
「朱昭?宗澤?劉光世?種師道?種師中?還有嶽飛?」宋徽宗微微沉吟。
這些人中,宗澤,劉光世,種師道,種師中,他自然都有印象。
宗澤是朝中之臣,他自然知道。
種師道與種師中就不用多說了。
唯有這劉光世。
他知道這劉光世,不是因為劉光世本身,而是因為劉光世他爹,劉延慶。
好歹也是將門世家,而且,也是在京城內做事的,哲宗時期,就當上了拱聖軍指揮使,好歹也是個正五品。
地方官他或許可以不熟,但京城官,他不熟不行。
他唯一不知道的,可能也就朱昭了。
在秦鎮描述中,這個朱昭也不過隻是個正八品罷了。
正八品太低了,根本入不得他眼。
或許,這朱昭要是能活著,將來也可能棲身朝堂,可惜了……
而嶽飛……
嶽飛的大名,他已經不止一次聽說過了。
可惜,現在的嶽飛,估摸著還小,甚至,還沒出生。
等嶽飛死的時候,才三十九歲。
算算時間,嶽飛應該是出生了,但還是太小了。
不過,到也無所謂,記住這些人就行了。
既然宗澤有帥才,那就讓他去軍中。
同樣的,還有李綱……
儘管李綱有些保守派的立場,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綱能夠在國破山河的時候站出來,就說明了李綱的立場與那些賣國賊不一樣!
這樣,就好辦了!
……
而此時,大宋欽宗時空。
「這……」
此時,宋欽宗怔怔的看著天幕,聽著秦鎮的描述,一時間,不由陷入沉默之中。
真的,他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是這樣?
誠然,正如秦鎮說的那樣,他的確是個傀儡。
是個毫無話語權的傀儡皇帝。
但凡他有權力,也不至於出現朝令夕改的情況。
就是說,如果真的是他下令誅殺了蔡京丶童貫丶王黼,那他就不會重新重用蔡京丶童貫丶王黼推薦的人才。
本來,在他想來,成為傀儡也無所謂。
在他看來,他爹,也就是宋徽宗,也是從傀儡過來的,隻要在皇位上的時間長了,將來權利始終會落到手中的。
甚至,就連他也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意思是,他其實是主動配合那些文官,最終奪門成的皇帝。
還是那句話,在他看來,一開始當傀儡無所謂。
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掌權。
但他怎麽也沒想到。
那些文官不隻是想要當從龍功臣,而是想要將大宋給賣了。
他隻是順著秦鎮說的未來發生的那些事,很快就明白了很多……
清除前朝舊臣,是新皇登基後必乾的一件事。
而且,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非正常繼位的情況下。
所以,貶斥童貫,貶斥蔡京,殺王黼,乃至其他三人。
這些敕令,是那些文官們在清除黨羽。
同樣,他也順水推舟。
這些,也是他默認的。
估摸著,是自己在未來終於看清了那些文官的真麵目。
也反抗過,但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然後,趁著父皇的生辰,趕緊去詢問對策,這才有了啟用蔡京,童貫,王黼推薦的人才這事。
可惜,他本來就說了不算。
而那些文官在得知他還想反抗之後,那就更說不上話了。
徹徹底底的成為一個傀儡。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打包送走……
唉……
可惡啊!
這些該死的文官!
同時,他也有些後悔,後悔當初聽信了那些文官的鬼話,竟然奪了父皇的門。
就算不奪門,將來,這皇位不還是自己的嘛?
要是父皇的話,現在又該怎麽辦呢?
他下意識看向了龍德宮方向。
想要說話有分量,手上得掌握有力量才行。
不管是軍,還是政,至少得掌握一個。
可惜,軍權,也就是樞密使,現在在耿南仲手中。
而政權,耿南仲同樣也是其中之一。
可以說,這算得上是典型的文官掌控兵權了。
同時,這裡麵還有個吳敏。
這吳敏也是少宰,同樣也是樞密院事。
就這,到底怎麽玩?
罷免這個,那個還能說的上話。
罷免那個,這個又能說的上話。
今天,他可以讓李綱成為樞密使。
明天,人家就敢彈劾李綱,找出各種理由,非得扳倒李綱才行。
所以說,在這朝堂上,不是他想乾什麽,就乾什麽的。
在沒有一定力量的情況下,不是他想要培養心腹,就能培養的出來的。
禁軍通領不是他的人。
皇城守軍也不是他的人。
所以,讓他這個傀儡皇帝到底怎麽辦?
難啊!
……
同一時間,問答空間之中。
秦鎮再次開口了:「此時,金軍南下,抵達開封。」
「京城內,有一批人是想要放棄開封的。」
「而宋欽宗,甭管他是不是傀儡皇帝,他肯定是不願意成為亡國之君。」
「可他之前反抗了,卻沒辦法。」
「不是他想用蔡京丶童貫丶王黼這些人舉薦的人才,那些人就能頂替朝中那些賣國賊的。」
「於是,他就開始在宗室中,尋找能否解決眼下困難的局麵。」
「也不說彆的那些兄弟如何如何,反正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康王趙構!」
「趙構這人吧,之前稍稍提過一嘴,在金營為質的時候,就表現出了不俗的心理素質。」
「當然,能被趙桓選中,也絕對不隻是因為這個。」
「趙構,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子,在當康王期間,表現出了很強的悟性,學習能力,琴棋書畫多有涉獵,特彆是在書法上麵,也有很深的造詣。」
「這趙構,簡直就是個青春版的宋徽宗,與宋徽宗年輕的時候簡直一模一樣。」
「當然,宋徽宗肯定比趙構強一點,宋徽宗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不過,趙構在書法上也有不錯的造詣,比不上他爹,但也不錯了。」
「最關鍵的是,趙構還習武。」
「《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中記載:大觀元年五月乙巳生……八月丁醜,賜名,授定武軍節度使……宣和三年十二月壬子,進封康王。資性朗悟,博學強記,讀書日誦千餘言,挽弓至一石五鬥。宣和四年,始冠,出就外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