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二百年之爭(1 / 1)

第474章 二百年之爭

武將方麵,可以通過不斷的戰爭,從那些冒頭的人裡麵遴選。

但是文官,李雲現在還是太缺了,最明顯的是,現在的他,連江東六州的刺史人選都給不出來。

而一旦,他沒有足夠的人選,那麽就隻有一個辦法,就是任用大周的舊官僚。

事實上,李雲一直在用大周的舊官僚,哪怕他占下了地盤,除了少數幾個地方以外,其他大部分地方,都隻能繼續用周臣。

上半年,因為皇帝陛下重新返回關中,李雲麾下的不少大周官員,還因此掛印離開,要去京城檢舉李雲,告李某人的狀。

即便如此,後來李正在江南東道占下來的大部分地方,占下來之後,用的也依舊是周臣,隻不過是這些州郡的錢糧,都交給了李雲而已。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要從根本入手。

說的再直接一些,想要建立自己的文官體係,就必須要建立自己的文官選拔機製,如果再往前追溯,還要建立自己的教育係統。

以現在江東的情況來看,從頭搞教育顯然是來不及了,畢竟沒有個十年時間,休想完成教育的流程。

但是,搞自己的選拔機製,沒有什麽問題。

如今,江東的人事任命權,都在李雲手裡,他想要誰做官,誰就可以拿著他的文書去做官。

手握這種權柄,選拔機製很容易建起來,不管用什麽名目,隻要完成考試到錄用這個流程,再形成固定規製,就算是成了。

至於是叫科舉,還是叫文會,都不重要。

雖然這些錄用的「新人」們,未必立刻就能投入到各個職位上去,但是萬事總有有個開頭,如果現在不開始做,過幾年再做,隻會越來越拖遝。

哪怕現在錄用的,隻是一些「實習生」,也算是給將來的江東小朝廷「儲才」了。

而且,民間說不定就藏龍臥虎,能夠被李雲挑出來一兩個厲害人物,直接就能用在戰場上。

李雲看著杜謙,繼續說著自己的想法。

「這幾天,我仔細考慮過這件事,按照我的構想,這個文會往後每一年都辦,等三年之後,改成兩年一辦,再往後改三年一辦。」

說到這裡,李雲看著杜謙,低聲道:「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我們這個文會,考試內容,與科考不一樣。」

大周的科考,分明經科,進士科,然後還分為常科,製科。

前者是考試的科目,後者是考試本身的名目。

考的內容,四書五經,詩詞歌賦。

而江東的考試,李雲準備將他專業化。

所謂專業化,就是除了考一些基礎知識之外,還要考專業知識。

先通過一些常用知識點,比如說四書五經之類的,遴選一批人出來,然後各個衙門按照自己的需要,對這部分人進行複試。

比方說負責邢名的衙門,招人的時候,就需要從朝廷律法上下手,會被朝廷刑律,會斷案,或者有其他專業知識的,自然優先錄用。

而分派到各個地方衙門當地方官的,則由李雲親自進行一次綜合性考校。

這段時間,關於選拔製度,李雲考慮了很多,這會兒就一股腦,都對著杜謙說了出來,他喋喋不休的講了一個時辰左右,然後猛喝了一口茶水,看向杜謙,問道:「杜兄,你覺得我這個法子,可行嗎?」

杜謙許久沒有說話了,聞言看了看李雲,苦笑道:「使君,這個取士的法子,你是準備在金陵文會上用,還是以後…以後正經舉辦科舉的時候,也這麽用?」

「現在算是試點,畢竟咱們江東太缺人。」

李雲笑著說道:「如果能行,往後就都照此辦理。」

「此是術治。」

杜謙看著李雲,低聲道:「傳將出去,要被天下儒生,指著鼻子罵的。」

儒家,或者說這個時代的儒家認為,聖人之法,乃是天下大法,乃是普世之道,隻要學會了聖人的學問,百行百業都可以適用,天下無處不能治,天下無事不可管。

這才是行道,也就是比術治高一檔的「道治」。

李雲不以為然,喝了口茶水之後,開口道:「我隻管做自己的事情,想要罵我,任他們罵去就是,有本事到我麵前來罵我。」

說到這裡,他忽然抬頭看了看杜謙,問道:「杜兄也不同意這種取士的法子?」

杜謙沉默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