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在除了氣膜孔內壁的重融層、解決掉渦輪葉片工作狀態不穩這個最大的隱患之後,兩個型號的渦噴14終於順利進入了批量生產階段。
和常浩南之前的推測差不多,在換裝新生產的發動機之後,內側掛架無法以導軌方式發射霹靂8和霹靂11空空導彈的問題同樣迎刃而解。
00批次的殲8c也得以按照計劃,在1997年的第一周,航空兵正式開訓之前交付給部隊進行試用。
對於一個新型號來說,此時還不能算是修成正果,有點類似在市場買水果時候的試吃環節,隻有用戶滿意之後,才會真正批量下訂單。
如果擱在西方國家,到了這個階段,已經可以敲鑼打鼓大肆宣傳起來了。
反正吃瓜群眾和投資人也搞不清楚交付、服役、形成戰鬥力這些階段的區彆,看上去牛逼,能讓股價上漲就完事。
不過在華夏這邊,一方麵我們的傳統還是比較低調,另一方麵,不得不承認在過去幾十年中,部隊試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普遍比較多,甚至不乏大量返工乃至重新設計的情況出現。
雖然在進入90年代之後,隨著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那種會導致部隊退貨的惡性質量問題或者設計缺陷已經在逐漸減少,但甲乙雙方還是會心照不宣地避免半場開香檳。
畢竟華夏的軍工係統又沒有股價壓力,等到正式服役的時候再慶祝也不遲。
所以對於這次實際上意義重大的交付,最終隻是在112廠的總裝車間門口辦了個規模很小的慶祝儀式。
當然,無論規模多小,常浩南都必定是在受邀請行列之內的。
殲8c能如此迅速且順利地走到這一步,不說完全,至少大部分依賴他在過去半年多時間裡堪稱逆天的工作效率。
這麼一號人不到場,彆人都不敢動筷子。
……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一架機頭掛著大紅花的嶄新戰鬥機被從總裝車間裡麵拖了出來。
隨後是第二架、第三架……
重生之前,常浩南也曾無數次吐槽過這個裝飾實在是土的掉渣。
隻不過當他真正身臨其境地站在現場時,卻意外地覺得有些順眼。
這種日子,就是應該喜慶一點。
總共6架殲8c,很快以半圓形排開在了交付現場周圍。
“何工,我記得之前不是說這次隻交付4架飛機麼,怎麼多出來兩架?”
常浩南一邊鼓掌,一邊側過頭向旁邊的112廠副總工程師何明問道——二人之前曾經有過一麵之緣,聊起過關於十一號工程技術引進的不少細節。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埋頭研究軟性磨料的事情,並沒怎麼關注過飛機總裝的情況。
“還有兩架是交付給海軍航空兵的,上個月才派下來生產任務,我估計殲8c這次可能要同時裝備海軍和空軍了。”
經過何明這麼一提醒,常浩南才注意到距離他最遠的兩架飛機塗裝和其它4架不太一樣,並且正在入場的甲方代表中還有幾個穿著藏青色雙排扣的海軍冬禮服。
“海航竟然能拿出這麼多經費?”
實在不是常浩南看不起海軍航空兵,要知道1997年是華夏建國以來軍費占gdp比例的最低點,總共隻有不到820億元,分到每個軍種頭上就更少了。
尤其對於燒錢最狠,買一艘船動輒十位數的海軍來說更是不夠,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
而岸基海軍航空兵本來就是個比較尷尬的定位,從實際作用來講跟空軍同行並無太大區彆,最大的價值是保留編製,給現在看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