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1 / 1)

40分鐘後,常浩南便來到了丁高恒的辦公室。

有些出乎他預料的是,除了後者本人之外,還有航空工業總公司的董事長梁卓平也在。

“丁主任,梁總。”

常浩南隻是在去年參與八三工程之前的那次麵談會上跟他見過一麵,不過再怎麼樣,他對於自家航空工業的掌門人肯定還是認識的。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合理,畢竟丁高恒這種身份,不可能親自去主持一次具體技術層麵的會議。

而常浩南又沒那麼多精力去搞行政工作。

所以大會真開起來,無論在哪,肯定還是得由梁卓平來負責實際的籌備工作。

“小常啊,隨便坐吧。”

丁高恒正在翻看手中的一份報告,從封麵上看似乎正是有關航空發動機產業的。

而梁卓平竟然主動站起身,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浩南同誌,好久不見。”

僅僅第二次見麵,稱呼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雖然聽起來似乎區彆不大,但其中隱含著的意思,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梁卓平已經不太好把常浩南視作一個單純的晚輩或者下屬了。

實際上前者的內心此時也是有苦說不出。

要知道,當年讓常浩南參與八三工程,他好歹也是出過力的。

但畢竟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後麵也就沒有格外去關注。

畢竟剛開始一段時間,關於八三工程的報告裡麵,對方的名字出現頻率也不是非常高

結果等到今年年初意識到情況不對,終於反應過來的時候,再想發力就已經來不及了。

誰能想到才半年左右的功夫,人家把人脈直接建設到丁高恒那去了?

於是梁卓平就有點尷尬了。

在科研領域,他不是院士,甚至也不是型號總師這類帶頭人。

行政上雖然身居航空工業董事長,但對方又不是你航空工業總公司的員工,再說看人家跟丁主任這關係也是非比尋常,誰能壓誰一頭還說不準呢。

而要論個人關係,他還不像閻忠誠和楊奉畑這老幾位一樣,在常浩南剛加入八三工程那時候就一直帶著他。

艱苦創業你不陪,功成名就你是誰?

這點自知之明,梁卓平還是有的。

總之小常同誌四個字卡在嗓子眼半天愣是沒能叫出口。

最後還是換了個稱呼。

常浩南倒是沒在意這些。

能跟梁卓平在地位上儘量拉平一些沒有壞處。

不是說對這個人有什麼意見。

而是在他的計劃裡麵,未來要把航空工業總公司下麵所有負責航空動力的單位全都拆出去單獨成立一個華夏航空發動機集團,勢必要觸及到梁卓平的利益。

早點讓對方意識到自己沒辦法跟大趨勢對抗,反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到時候出現一些不愉快的可能。

“丁主任,我這段時間經過詳細的調研和考慮之後,寫了一份關於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的報告,請您過目。”

常浩南從包裡把掏出一個檔案袋,放在了丁高恒的辦公桌上。

後者拿起檔案袋,被裡麵內容物的厚度震驚地動作停頓了一下,然後才動作麻利的拆開。

“簡單說說伱的想法,關於那個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的。”

常浩南的報告主要是關於技術可行性論證,以及彙總國內外航發產業發展情況,並沒有直接提到剛剛在電話裡麵說過的內容。

“我認為,渦噴14發動機的最終定型,實際上以另外一種形式實現了當年高推預研項目設定的目標,也就是對標f404發動機,為我國自行研製渦扇發動機提供技術儲備。”

所謂高推預研項目,是1980年時,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啟動的第一個按係統工程組織管理的大型預先研究項目,曆經15年,才終於在1994年1月拿出來了一個樣機。

儘管這台樣機在紙麵上達到了換算流量25kgs的目標,但實際上麼……

反正在項目總結裡麵,重點部分隻能寫“鍛煉了人才隊伍”。

這也是我國搞第三大渦扇大推過程中遇到的眾多挫折之一。

隻不過在如今的時間線裡,由於渦噴14表現出的性能過於支棱,甚至在部分指標上達到了早期型f404的水平,相當於給這個不是很成功的項目強行挽了個尊。

但無論如何,這都說明咱們華夏已經把第二代發動機給玩明白了,按照一般科研規律,接下來就是時候搞第三代了。

因此停頓了一下之後,常浩南又繼續道:

“應該認為,目前已經有了正式啟動推重比8一級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項目的基本條件,我希望能夠集中整個航空工業係統的研究力量,以606所為總工程師單位,結合624所和黎明廠(410廠),共同牽頭,其它單位負責協助參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把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

“所以,在正式啟動項目之前,我希望能夠將相關單位的同誌們集中在一起開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