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1 / 1)

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

對於自己這篇論文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常浩南此時還並不知情。

因為在工程領域,即便是最簡單和直接的用途,也需要短則幾周,長則幾年的時間進行測試和驗證。

並且影響力還很難被擴散到本領域之外的地方。

所以,要想在IPCC的會議之前搞出足夠大的動靜,重點反而是這篇論文的後半段。

也就是跟人工神經網絡有關的那部分。

眾所周知,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如果真想要速度,那研發周期和發表周期都可以短得嚇人。

像arXiv這種預刊載論文的網站之所以能有存活空間並且還不斷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幫人的研究疊代速度甚至比正規論文期刊的審稿速度更快。

如果走傳統流程,那很有可能出現大量關於原創性的爭議。

而常浩南和利塞爾的那篇文章,則恰好給正在網際網路泡沫當中emo的廣大計科人提供了巨大的水論文空間。

因此一時之間,各大高校爭相跟進,水平較高的學者們開始琢磨著如何利用類似的思路拓展出新的領域,而層次一般的研究人員則就地開始灌水。

總之,具體對行業發展的貢獻不論,但至少在論文數量和熱度方麵,已經絲毫不弱於一些老牌的研究領域。

已經不可能有人否定這個改進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本身的正確性。

而這,就已經達到常浩南最開始的目的了……

……

2004年12月,IPCC第四次評估正式展開。

其實從原則上講,IPCC更接近於國家之間的學術會議,其本身並不進行任何科學研究,也和學術期刊一樣,不對任何所采納的數據本身負責,隻關注科學的評估手段,以及在「假設數據為真」的前提下給出分析和建議。

這當然是出於技術可行性的考慮,畢竟聯合國並不是真的權力機構,不可能跑到彆人國土上去隨便調查。

但卻也說明,IPCC給出的結論,並不一定真的靠譜。

隻不過因為背靠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兩個平台,而大家畢竟還要在這一個馬勺裡吃飯,所以還是傾向於認同其權威性。

但真到了評估過程中,那場麵其實和菜市場吵架沒有太大區彆。

而今年,因為某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則更是從一開始就多了些火藥味。

由於參與IPCC評估的國家數量並不算多,隻能借鑒而不可能照抄聯大的發言順序,因此擱在以往,光是誰先誰後這件事,就足夠討論上一段時間。

但這一次,當美國代表提出按照國家首字母排序時,竟然沒有人提出異議。

就連俄羅斯代表,也沒有做出諸如「你們美國的首字母明明是U」之類的表態。

因為在這種安排下,美國將會和華夏挨在一起。

而所有人都想看看,這兩邊到底會撕出如何絢爛多彩的火花……

按照慣例,無論後麵的順序如何,第一個發言的都是巴西。

作為南美諸國的代表,他們的核心關注點自然是在熱帶雨林的變化上麵。

「在過去五年中,由於極端氣候丶亂砍濫伐丶以及自然災害等影響,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麵積已經縮小了大約1.3萬平方公裡……我提醒各位注意,亞馬遜雨林占據了世界雨林麵積的一半,以及全球森林總麵積的五分之一,擁有無可代替的生態和氣候價值……」

「此前,根據氣象研究,2005和2006兩年,美洲大陸將會遭遇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整個地區的局麵已經站在沙漠化的邊緣,平均一旦突破臨界點,雨林將無可挽回地開始死亡,進而對全球氣候帶來災難性影響,甚至毀滅整個世界……」

「……」

巴西代表一上來就是一段明顯危言聳聽的內容。

這些說法騙一騙那幫沒腦子的所謂「氣候活動家」們還行,但在座的哪個不是千年的狐狸,不可能被這些早就聽慣了的說辭給蒙到。

你亞馬遜雨林確實很重要,但很少有人提到森林麵積在減少的同時也會自發性擴張,每年的淨減少麵積根本達不到平衡臨界點。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